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33|回复: 3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风险及预防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17 1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非类固醇激素类药物,能够消除疼痛、肿胀、四肢僵直及炎症,通常被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疼痛性疾病,包括关节炎、滑囊炎、肌腱炎、痛风、经期痉挛、扭伤、劳损以及其他损伤等,但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却不可忽视。有关资料显示,在需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的患者中,超过86%的存在胃肠道高危因素,由此容易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胃穿孔等,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特别是对于具有中度和高度风险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事件的概率更大。
  高危因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高危因素为:有溃疡病史;使用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高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年龄在70岁以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与用药时间、剂型、剂量密切相关。好发阶段:治疗最初的3个月。用药时间: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增加;粪便潜血实验定期随访能及早发现黏膜损伤。剂型:无论是胃肠外给药(肌注、肛栓剂)或肠溶阿司匹林片剂,均不能改变其消化道黏膜损害危险。剂量:剂量与危险指数呈正相关。
  对消化道的风险
  经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基本上都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和消化道出血风险。它对整个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黏膜均有损伤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是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发生出血、穿孔、胃肠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及增加病死率的危险。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所致的严重胃肠并发症主要为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胃排空障碍。出血原因可以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溃疡、黏膜糜烂等,也可以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前已存在的无症状溃疡。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多达25%会发生溃疡病,若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发生率将高达50%;而2%~4%会发生出血或穿孔。一些致命性的胃肠道并发症常无任何前驱症状。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病的患者中,21%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食管炎。
  长期规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约有23可能出现肠道黏膜损伤,且比非甾体类抗炎药胃损伤更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规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60%~70%在发生肠道并发症时并无临床症状而不易引起重视,大多数发展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被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结肠损伤可表现为特异性结肠炎,也可使原有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加重。
  相关胃肠并发症的预防
  为预防胃肠道并发症,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必须使用时尽量减少用药剂量,或选择胃肠道反应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美洛昔康等。
  对高危人群,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同时,应使用胃黏膜保护性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米索前列醇等。
  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溃疡并发症者,应尽量避免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低危人群,可给予普通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对所有患者,无论风险等级大小,在开始接受长时间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前,需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监测,并对明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根除治疗。
来源:中国医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6 17: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7 09: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2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GMT+8, 2024-3-29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