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10|回复: 5
收起左侧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传统之药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2-11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毒手药王 于 2018-2-11 08:39 编辑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传统之黑膏药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0499&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传统之药浴

    药浴,属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适当的中草要,利用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手臂浴、面浴、目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药浴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期,宫廷中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左传》中记载了人们对水土质量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山海经》中收载了许多药物资料,其用药方法也颇具特点,其中就有药浴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将泡浴疗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摩之浴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脾风…… 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可浴”;《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指出了药浴与足浴的适应症;《灵枢.百病始生篇》还指出了“用力过度,若入房 汗出,浴则伤肾”等洗浴疗法的禁忌症。这些均为药浴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随着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药浴疗法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至清代其治疗范围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在药浴种类上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1.药浴的作用机理
1.1药浴的整体作用机理
药浴的整体作用是指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发挥其药理效应。近些年来,人们对中药药浴外治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认为药浴外治除药物直入血液循环发挥其本身的药理作用外,还有调整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有人研究中药经皮肤吸收的途经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另外角质层经水合作用,使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其二,药物对皮肤局部的刺激,通过药浴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退肿作用;另外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机体某些抗体的形成,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总之,通过皮肤的刺激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1.2药浴的局部作用机理
药浴的局部作用,是指中药对病灶局部发挥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中药药浴将药物作用于局部组织,可使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部位,故局部疗效明显,而且收效迅捷。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黄连、黄芩、黄柏、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均有抗菌、抗病毒的化学成分,因此对局部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蛇床子、苦参、百部、土槿皮、山柰等中药,对皮肤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常被运用于癣类、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的治疗;通过对祛腐生肌作用的研究发现,此类药物还有:
①促进细胞增生分化与肉芽组织增长的作用。②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提高局部抗感染的能力;③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加快其新陈代谢,从而促进愈合。
1.3药浴的美容机理
    药浴是古老而又能体现中医特色的强身治病又美容的方法。它是籍浴水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和药力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通畅,从而达到美颜悦色的目的。
    现代研究认为,面部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角质细胞、真皮、皮下组织缺水,从而出现角化、脱皮、皱纹等。而中医的药浴疗法选用人参、当归、白芷、川芎、细辛等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药,在洗浴过程中,即可以治疗面部损容性疾病,又可以补充皮肤的水分,利用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清除已死亡的表皮细胞,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防止皮肤过早松弛和产生皱纹,还能使皮肤细腻光滑。有些美容药物作用于面部皮肤后,一般通过皮肤局部吸收,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除去污秽、洁净皮肤、滋润皮肤、除皱增白、祛除外邪、防御外邪侵袭的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中药面浴能使皮肤组织得到滋润和营养,提供必要的新陈代谢环境,使面部皮肤组织细胞直接获得营养物质而达到美容目的。
2药浴常用中药
2.1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别名冰台、艾蒿、灸草、蕲艾、萎蒿等。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注意事项:阴干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2.2薄荷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别名夜息香、水益母、接骨草等。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疼,疏肝行气。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疖,瘾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4~10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2.3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别名芳香、泽芬、白臣、香棒等。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忌服。
2.4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别称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疼定搐。用于外感表通、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2.5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又称忍冬花、二花等。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2.6苦参
苦参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及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用于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敷。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医学人门》:胃弱者慎用。
(3)《本草经疏》: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2.7千年健
千年健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干燥根茎。别名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用于凤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跌打损伤、胃痛、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1)有报道病人服用千年健组成的复方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全身抽摔、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角弓反张、呼吸困难。临床使用该药应注意用量及药后反应。
(2)不能应用于风湿痹痛属热证者。阴虚内热体质者不宜久服该药。
(3)阴虚内热者慎服,阴虚内热体质者不宜久服该药。
(4)《相园小识》:“忌莱菔。”
3.药浴液的制备方法
3.1将药物加水适量,煎煮为液。
3.2将药物放入溶液中浸泡数日制成浴液。
3.3将药物研细过筛、制成散剂或丸剂保存,用时加热水溶解而成浴液。
3.4将药液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加入皮肤吸收促进剂,调成药浴液。

4.古代药浴疗法的发展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熏浴方8首,如用雷丸水浴治疗婴儿疼痛、韭和酒煮沸以其热气熏蒸来治疗外伤等,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关于药浴的文字资料。《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介绍了一些药浴疗法,如治疗百合病的百合洗方:“上以合百一升,以水一斗,渍之—宿,以洗身。洗已……”不但说明了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还说明了使用药浴后调理及注意(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则收录了更多的药浴内容,对不同的疾病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酒洗、醋洗、黄柏洗。“若有息肉脱出,以苦酒三升,渍乌梅五枚以洗之”。最可贵的是运用药浴开创了急救的先河:“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马矢以水煮取三斗以洗。”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有“食毕当漱口数过”的记载,作为口腔保健方法介绍,实为含漱药浴治疗方法的起源。到了唐朝以后,运用药浴治疗疾病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常见外科皮肤疾病如痈疽、冻疮、丹毒外,还运用于妇科、儿科以及临床急症抢救等。到了宋明时期,随着各大医家流派的出现,药浴更是百家争鸣,对药浴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都有了更深的见解,极大丰富了药浴治疗方法的内容。
    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浴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太平圣惠方》记载有熏洗方163,除了大量的内科药浴方外,还包括眼科方24首方、扭伤骨折方11首、阴疮湿疹方24首。《圣济总录》“治外者,由外以通内……,籍以气达者是也。”“渍洗法,所以宣通形表,当以汗解,若人肌内坚厚,腠理致密,有难取汗者,则服药不能外发,须借汤浴,疏其汗孔,宣导外邪,乃可以汗……”。《幼幼新书》分四十论,五百四十七门,集百家之方论,其中药浴方法内容丰富。元朝周达观《真蜡风土记》“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擦洗,便自痊也。”明《伤科补要》详细记载了熏蒸疗法的具体操作:“凡宿伤在皮里膜外,虽服药不能根除,服瓜皮散,次用落得打、陈小麦、艾叶三味,用河水共煎一锅滚透,入小口缸,横板一块,患人坐在板上,再将单被盖身,其汗立至,不可闪开,恐汗即止,病根不除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明以前的单验方万余首,在外治中介绍了含咽、沐浴、药磨、擦洗、热浴等多种药浴方法,治疗范围的扩大很多。
    到了清朝,药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刊物。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急救广生集》又称《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程参考400余种医书,历经数十年精心类聚,汇萃精要而成,全书载方1500余首,共收病症约400余种,以供给临床治疗因人因病制宜。
    吴尚先字师机,在精心研究历代先贤外治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外治法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历数十年,著成颇具特色的《理瀹骈文》一书。在书中吴氏精辟的阐述了外治与内治机理统一的原则。他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不同的只是采取的方法各异而已。书中采用药浴疗法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扩大了前人应用的范围。在药浴种类上论述了洗、沐、浴、浸、渍、浇等法,对病人局部或全身进行洗浴。如沐头、洗手、浸足、浴身等。在论述如何应用外治法时,吴氏提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必先求其本。” 即采用外治疗法,象应用内治疗法一样,必须探讨研究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脏腑虚实。虽然从形式上看外治在体表、体外,但治则和内治并无两样,不但可以与内治法一起使用,而且可以补充内治法的不足。这些论述无疑为药浴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书中列举浴方79首。如治疗外感风热痛的桑菊祛风汤,治疗外感中风发热的大戟苦参汤;治疗风瘫的麻仁五枝汤;治疗臌胀的水鼓汤;治疗癃闭的温参通汤、开闸汤;治疗麻风的三物涤癞汤;治疗热毒下注、肛门肿痛的清肛汤;治疗妇女血瘀经闭的坤草汤,子宫脱出的回宫汤;治疗小儿胎垢的涤垢汤,治麻疹的赤柳汤;治疗赤眼的五行汤,眼痒的蝉菊汤。整理的系统实用。
    清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是清政府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在“外科心法要诀”各类方中专有洗涤方。有治疗痈疽疮疡的葱归溻肿汤;有治疗肛门瘙痒的却毒汤;有治疗脱发的海艾汤;治疗多发性疖肿的芫花洗方。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中药外用,包括药浴疗法的治疗机理,即中药“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皮肤湿度越高,它的渗透与吸收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说明了早在清朝实践上就已认识到了中药外治的原理。
    清代的外科医家祈坤撰写的《外科大成》记载了许多中药药浴方剂,为药浴在皮肤科疾病的运用作出了贡献。清代药浴疗法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还表现在宫廷盛行药浴。
    在清代宫廷秘方中,有许多沐浴方,洗头方,洗目方及其它外洗方。说明药浴疗法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在宫廷也很盛行。说明药浴疗法到了清朝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应用也很广泛,不仅一般医生掌握运用,宫廷御医也善于运用药浴疗法,而且疗效确切,而帝后嫔妃们因为药浴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舒适有效,所以乐于接受。《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就收集了慈禧光绪所常用的药浴处方65个,其中沐浴方20个,浴头方16个,洗目方15个,洗四肢方7个,坐浴方4个,洗面方3个。
5.少数民族药浴
5.1藏族药浴
   《四部医典》中说,沐浴“除垢去臭息体热,壮阳增力并延年”,还将西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每年的藏历7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沐浴时节,此时雨季刚过,河水转清,水温回暖,大部分植物停止了生长,到处是一派成熟景象。据说这个时候天上的药神要到大地来采药,一颗名为“噶玛堆巴”的星星就是药神的化身,这颗星一年中仅出现在初秋的7个夜晚,凡经这颗星光照耀的水皆成甘露。此时入水洗浴,能祛除疾病和罪孽,故而也称药水浴,西藏的沐浴节即由此而来。西藏高原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江河湖畔随处可见戏水之人,尤其是当夜暮来临,“噶玛堆巴”星悬挂夜空之时,水边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和着清亮的击水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健康快乐的心情,给宁静的高原夜空增添了几分欢快。
    藏药浴,从理论上说,是沐浴节的延续和深化,它综合了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如果说沐浴仅仅是一种宽松的健身活动,那么藏药浴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如藏药浴中最普通的“五味甘露汤”,就是将圆柏叶、黄花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黄菊等五种药用植物放在一起煎煮成汤。用其水气熏洗身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的功效。为了扩大藏药浴的治病范围,历代藏医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临床实践,在藏药浴这一领域,已研制成功多种配方,分别针对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关节、皮肤、神经等病症进行治疗和预防。藏药浴作为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西藏高原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防治疾病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5.2瑶族药浴
    在瑶族,家家都有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瑶族人十分重视洗澡,无论严冬酷暑,每人每晚都必须入“庞桶”内浸泡,既洗涤刀耕火种时沾染的炭灰泥迹,又通过温水浸泡解乏,使血脉流通,便于入睡。药浴时,根据不同对象、季节或疾病选择药物,通常新生儿及产后妇女多选用温补和消炎作用的药物,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节风、鸭仔风、穿破石、杜仲藤等,这样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感染,又能滋补气血,促进产妇子宫复旧。产后药浴,在瑶族被称为“月里药浴”,是许多瑶族妇女产后经过药浴等调养保健的重要手段,洗过“月里药浴”的妇女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瑶族人民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药浴操作非常简单。药浴开始,洗浴者坐在木桶边,用热气进行一番熏蒸,待水温适当时,全身泡进桶内,让药水渗入身体。每天劳作后首要事情就是洗药浴,药浴完毕,身轻气爽,一天的劳顿和浊气尽除。药浴不但能防止发痴、感伤风寒、风湿等病,跌打损伤、肌肤肿痛、皮肤病等,经过三五日的药浴,亦可消除或减轻病痛,药浴使毛孔顿开,能舒筋活络、驱风除寒、健体强身。
    瑶族药浴原理是在于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及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加入不同的药物,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瑶族乡民每天劳动后,都要采集新鲜草药,分别捆成小把,放入大锅中煎煮,药液煮沸后半小时左右,趁热倒进高约70cm、直径80cm左右的大桶中,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保持在38℃左右,进行洗浴。规矩是先让小孩洗,然后大人洗。每天全家人都要浸泡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经我们多次深入瑶寨考查,瑶族乡民喜欢采集半枫荷、透骨香、钩藤、九节茶等十余味草药来洗浴。
半枫荷,为金缕梅科植物金缕半枫荷的树皮及枝叶,药性甘、淡,微湿,可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药性辛、温,可祛风除温,舒筋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孪缩,寒湿脚气,疖癣肿毒。
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药性甘、凉,功效清热熄风,祛风通络。治小儿惊痫,大人头晕目眩,妇人子痫等。
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枝叶。药性辛、平,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等。
    瑶族药浴适应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疼痛、急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瘫多发性神经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妇女产后诸风、外感身痛保健等。
6.常见疾病的药浴及熏蒸治疗方法
6.1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征药浴
黄藤茎叶
【主治】各种原因所致腰痛。
【组方】黄藤茎叶适量。
【用法】沐浴法(半身浴)。将上药用纱布包裹,放入浴盆中,加热水适量,30分钟后进入浴盆浸泡。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补肾方
【主治】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征所致腰腿痛,遇劳更甚者。
【组方】肉桂50g、吴茱萸100g、生姜150g、葱头50g、花椒80g。
【用法】沐浴法(半身浴)。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裹,放入热水浴池30分钟,然后进入浴池洗浴20分钟,每日1次。
活络方
【主治】外伤、扭伤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征,疼痛甚者。
【组方】伸筋草60g、鸡血藤60g、赤芍60g、白芍60g、甘草60g。
【用法】熏洗法。将上药水煎后,去渣,先熏再以毛巾浸入上药液中,取出热敷患部,或蘸取药液,趁热轻柔擦洗患处,至皮肤发红、发热,每日2~3次,5日为1个疗程。
祛风止痛方
【主治】风湿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综合征。
【组方】鹿衔草、海桐皮、千年健、伸筋草各30g、食盐10g。
【用法】浸洗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20~25分钟,去渣,取液,倒入盆内,加食盐10g溶于药液,趁热浸浴患部痛处。每日1次。
芍乌汤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疼痛。
【组方】白芍15g、川乌20g、苍术15g、杜仲20g、土鳖虫10g、防风15g、附子15g、地龙15g、羌活15g、桂枝15g、红花10g、细辛10g、透骨草15g、葛根15g。
【用法】熏洗法。将上药水煎后,去渣,趁热熏洗全身。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
归尾化瘀方
【主治】风湿及外伤瘀阻所致腰腿疼痛。
【组方】酒归尾、汉防己、杜仲、牛膝各10g、炒赤芍、牡丹皮、防风、秦苀、木瓜各6g、川芎9g。
【用法】浸洗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25~30分钟,去渣,取药夜,温洗患处。每日1次。
6.2感冒药浴
6.2.1用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生姜各9克,白芷、柴胡、前胡各12克,将上药加水煎汤2000毫升,熏洗头面部,每日两次。适用于风寒感冒。
6.2.2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桔梗、桑叶、菊花、前胡、杏仁、板蓝根、甘草各等量。上方药量视蒸疗室大小而定,将诸药放入蒸锅煮沸,按全身蒸气浴常规操作,每次蒸浴30~45分钟,每日两次,3日为一疗程。适用于风热感冒。
6.2.3香薷、苏叶、厚朴、藿香各12克,羌活、淡豆豉各10克。将上药水煎两次,取汁3000毫升,擦浴全身,每次10~2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换药一剂,病愈即止。此方适用于暑湿感冒。6.2.4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涕浊,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黄而黏稠,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疏散风热,可选用下列足浴方:
生姜蒲公英汤:生姜50克,蒲公英100克。将生姜切细,蒲公英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次10~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
板蓝根蒲公英汤: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将上药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用法同上。
6.2.5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畏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治宜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可选用下列足浴方:
羌活解毒汤:羌活、独活、白芷、川芎、麻黄各30克。将上药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次10~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
麻桂姜汤:麻黄、桂枝、生姜、紫苏、葱白、白芷各20克。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用法同上。
6.2.6 疫毒型感冒: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颜面潮红,头身重痛,肢节酸痛,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咳嗽气促,神识昏蒙,烦躁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浮数。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下列足浴方:
银翘解毒汤: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桔梗、桑叶、菊花、前胡、杏仁、板蓝根、甘草各20克。将上药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次10~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
二石二牛汤:石膏、知母、牛蒡子、水牛角、寒水石各30克。将上药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纳入寒水石溶化,候温浴足,每次10~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
6.2.7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可引起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治法:3岁以内的幼儿用青蒿100克(鲜品加倍),3岁以上小儿用200~250克。先将洗澡水烧开,加入青蒿,盖上锅盖再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焖出药味,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倒入盆中,去药渣,温洗患儿全身10~15分钟。洗浴后覆被,令出微汗,退热而安。此法对成人感冒发热亦效。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全草。有特殊芳香气味,其味苦、辛,性寒。入肝、肝、胆及肾经。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阴液已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症。
6.3祛痱药浴
痱子草浴
取痱子草30克,配苦参、黄柏、苍术各20克,薄荷6克,藿香15克。每日1剂,水煎洗浴,一日两次。一般当天即可止痒,连洗5~7天即愈。
薄荷浴
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复方苦芩浴
苦参、黄芩、白芷、薄荷、防风各30克,红花20克。用纱布包好,多加些水煮沸,待凉至温度适宜后给小儿洗浴。每剂可用1~2天,每天洗浴2~3次。每次用药前均需煮沸,以防药物变质。
土茯苓浴
将土茯苓30克水煎取汁,待温,用干净毛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5次;另取适量加入温水中洗浴,每天1次,连续3~5天。因小儿皮肤病多为湿热毒邪结于肌肤所为,故土茯苓外用最为相宜。
桃叶浴
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们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涂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时,其比例是:桃叶100克加水1000毫升,将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
6.4脑血栓药浴
6.4.1.二草红花水
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0克。上药入砂锅里,加清水1500ml(通常水高出药层三至四厘米就可以),煮沸10分钟,把药液倒进脚盆内,趁热(温度以50至60度为好)将患肢(手足)浸泡在药液中15至20分钟。冷则加热,依法浸泡。如手足拘挛者,先浸泡患手,再浸泡足部。每天浸泡3回。浸泡时,手指和足趾在药液中进行主动伸屈活动。60日为一个疗程。可用于脑血栓、手足拘挛的辅助治疗。
6.4.2.路路通桂枝水
路路通30克、桂枝15克、千年健25克、牛膝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伸筋藤25克、透骨草15克、威灵仙20克、木瓜15克、五加皮20克。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的,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和1500ml热水同人脚盆中,趁热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两脚。每日两次,每次40分钟,45日为一个疗程。活血化瘀,强壮筋骨,通络除痹。可用于脑血栓的辅助治疗。
6.4.3.陈艾木瓜酒
陈艾、木瓜、酒、醋各250克。将前2味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和1500毫升热水同入脚盆中,趁热熏蒸偏瘫位置,待温度适宜时泡洗两脚。每日三次,每次40分钟,30日为一个疗程。用于脑血栓的辅助治疗。
6.5治胃炎药浴
方1 药物:生姜30克,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芍药50克。
方法:加水少许,煎煮至沸腾,待温热后,泡洗双脚30分钟,每日1次。
方2 药物:党参40克,白术20克,苍术30克。
方法:上述药物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沸腾,待温热后,泡洗双脚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11 08: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叶和苦参用的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11 09: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银花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11 1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浴的效果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11 18: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5 09: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准备买个木桶,试验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GMT+8, 2024-3-28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