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标题: 这种算偏差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15
标题: 这种算偏差吗?
我遇到个问题,偏差定义一般是偏离,如果我在计划前把偏离的情况写出来了,这种算是偏差吗?
举例:我有一个设备老是出问题,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现在我将这种情况体现到设备SOP中,那下次出问题我是走偏差还是按照设备的SOP直接执行?
再深一点如果该设备是层析系统,出问题会造成图谱的不连贯,这样还算偏差吗?

作者: 琦瑞福生    时间: 2025-5-6 13:17
SOP执行即可
作者: cwsun@163.com    时间: 2025-5-6 13:17
异常情况如果涉及到产品质量,应当算偏差。
作者: 鬼使神差    时间: 2025-5-6 13:18
嗯,检查员会问你,设备明明有故障,为什么不修好


作者: 红烧牛肉面    时间: 2025-5-6 13:18
你已经知道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SOP,那么下次出问题时肯定就不是你预防措施涉及的问题(因为你已经做了预防措施)
所以还是偏差
作者: A110    时间: 2025-5-6 13:19
这种也是偏差,属于计划内偏差。好像是不用出偏差报告了吧,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案做SOP,直接处理就行。
作者: Ocean12345678    时间: 2025-5-6 13:20
我觉得算偏差
作者: 老K    时间: 2025-5-6 13:21
是偏差,你们的现有做法是偷换概念。
要想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维修或更换设备)
作者: 星星bq    时间: 2025-5-6 13:22
以前有计划性偏差的概念,现在好像没这个说法了,只要有偏离就是偏差。不能明知会出现问题还继续去做。
作者: xm907    时间: 2025-5-6 13:23
偏差管理有计划性偏差,例如停电、停水这种有提前计划的。但是你这种设备总是出现同样故障的,是没有根本解决或者该设备存在问题,应当找出解决办法,这种不能算计划性偏差。
作者: Lily_VIP    时间: 2025-5-6 13:24
学习一下,这个问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吗?
作者: 爱笑的一天    时间: 2025-5-6 13:25
这种情况还是走偏差好些,纠正措施也是需要评估的
作者: lipi    时间: 2025-5-6 13:26
我想知道的是哪家的层析系统,避避坑
作者: 药徒    时间: 2025-5-6 13:30
现在是允许该异常现象持续发生?这不是一种好的做法吧
作者: 蓝雨~    时间: 2025-5-6 13:37
不是一个东西,仍旧是一个偏差,只是你的纠正措施可能是现成的,但是你偏差的根本原因调查呢?影响评估呢?预防措施呢?
作者: 门门    时间: 2025-5-6 13:38
偏差不偏差的,我不想说,因为就是个GMP文学词语而已。
但你举的例子,“有一个设备老是出问题,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我有办法:
换新的,嘿嘿。
作者: W123309784    时间: 2025-5-6 13:41
文件中规定  特殊情况的处理  不算偏差  
作者: asd2997610    时间: 2025-5-6 13:45
没有解决偏差的问题,不能写进sop吧。sop应该以生产出合格产品为目的。
作者: 2540063165    时间: 2025-5-6 13:46
纠正措施是有了,但是你之前发生的偏差的根本原因调查没有,影响评估也没有。可以是问题没有解决启动了CAPA,但是在设备没有完全消除这个问题前其实再出现偏离(偏差)还是在这个CAPA里,CAPA并没有关闭。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52
老K 发表于 2025-5-6 13:21
是偏差,你们的现有做法是偷换概念。
要想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维修或更换设备)

能否展开说说呢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54
门门 发表于 2025-5-6 13:38
偏差不偏差的,我不想说,因为就是个GMP文学词语而已。
但你举的例子,“有一个设备老是出问题,我们也找 ...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领导不给钱解决。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55
xm907 发表于 2025-5-6 13:23
偏差管理有计划性偏差,例如停电、停水这种有提前计划的。但是你这种设备总是出现同样故障的,是没有根本解 ...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55
药徒 发表于 2025-5-6 13:30
现在是允许该异常现象持续发生?这不是一种好的做法吧

是的,所以才来找找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嘛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3:55
蓝雨~ 发表于 2025-5-6 13:37
不是一个东西,仍旧是一个偏差,只是你的纠正措施可能是现成的,但是你偏差的根本原因调查呢?影响评估呢? ...

就很纠结,主要是设备的根本原因找不到
作者: 光脚大象    时间: 2025-5-6 14:04

SOP执行即可
作者: 门门    时间: 2025-5-6 14:07
现场小跟班 发表于 2025-5-6 13:55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计划性偏差”这个GMP文学词语,
已经在前两年被吐槽到耻辱柱上了。
换个词吧,道理还是不变即可。
换汤不换药,但是必须换汤。
作者: 果王    时间: 2025-5-6 14:10
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说明处理问题不彻底,有效性评价就不通过,偏差就没有关闭。
作者: 13712754309    时间: 2025-5-6 14:19
必须是偏差啊,都出问题了,只是没找到解决办法,意思就是偏差一直没解决,不可能说偏差成为了一种常态就不再是偏差了吧
作者: 机智鼠    时间: 2025-5-6 14:20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偏差通常指与既定规程、标准或预期结果的偏离。若您在计划前已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写入SOP,并经过正式批准和更新,则后续按照修订后的SOP执行不属于偏差,而是对规程的合理优化和补充。

例如,层析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图谱不连贯的情况,若已在SOP中明确处理步骤(如设备重启、参数调整等),且该方案经过验证和批准,则后续操作应视为正常执行,无需按偏差处理。但需注意,SOP的修订应符合变更控制程序(如《已上市药品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可控性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评估。

若实际操作中仍出现不可预见的异常或超出SOP范围的情况,则需启动偏差调查流程。建议结合《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及企业内部偏差管理规程进一步细化边界。

【鼠鼠还在学习中,内容仅供参考(药搭GM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 果王    时间: 2025-5-6 14:29
必须是偏差啊,都出问题了,只是没找到解决办法,意思就是偏差一直没解决,不可能说偏差成为了一种常态就不再是偏差了吧

问题没有解决,偏差就没有关闭,问题处理有效性评价不通过。
作者: 逸清草堂    时间: 2025-5-6 14:32
门门 发表于 2025-5-6 13:38
偏差不偏差的,我不想说,因为就是个GMP文学词语而已。
但你举的例子,“有一个设备老是出问题,我们也找 ...

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
所以,看来看去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解决办法
作者: 可亲可爱    时间: 2025-5-6 14:33
“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这话不是前后矛盾的吗?你们究竟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啊?
作者: 唐stt07fat    时间: 2025-5-6 14:39
我的产品可能不合格,我写到文件里,后续出现不合格就不算偏差了?这是怎么理论。
作者: 药海浮沉    时间: 2025-5-6 14:45
看样子措施只是纠正,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说明调查不充分,没有找到根本原因,还是偏差。
作者: MrLu1234    时间: 2025-5-6 14:48
你也说了,是出问题了会造成不连贯。那就是说这个系统在设计安装就是没做好。后面出来的偏离正常运行情况的都是偏差。就好比我们都知道偏差的解决办法,但不是说偏差本身就不是偏差,只是问题没解决。
作者: 彳亍1234567    时间: 2025-5-6 14:52
首先想说的是:计划性偏差不再被采用。其次,这种偏差如果一直存在而不被解决,应该是你们被监管的程度不高吧,不高的话只需要反映情况就好了。如果使用部门改不了,反馈给领导啊
作者: 现场小跟班    时间: 2025-5-6 14:59
可亲可爱 发表于 2025-5-6 14:33
“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这话不是前后矛盾的吗?你们 ...

其实就是偏差根源没找到,无法预防下次发生,但是知道发生时如何去应对。
作者: zhaohui529    时间: 2025-5-6 15:06
可亲可爱 发表于 2025-5-6 14:33
“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这话不是前后矛盾的吗?你们 ...

他这意思应该是找到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但是没有找到杜绝出问题的方法吧  哈哈哈哈
作者: 特尔斐工作日志    时间: 2025-5-6 15:34
我总感觉提问中提到的“解决办法”不能算解决办法
作者: 远远乡の锦衣郎    时间: 2025-5-6 15:35
启动一次偏差,现在只是纠正措施阶段,制定了纠正方案控制风险,造成偏差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控制,偏差不能关闭。就是这样一直开着,等老板给钱处理吧。
作者: jianing4233312    时间: 2025-5-6 15:52
1.正常情况下我们默认设备是不会有问题的,您这里设备老出问题,我理解你们通过实践找到了临时的解决方案,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你们设备的故障还是存在的,因此还是偏差。
2.你们可以联系厂家,通过厂家的维护彻底解决问题。

不知道你们下一步是什么打算,是打算继续用临时的解决方案吗?
作者: 1192363978    时间: 2025-5-6 15:57
不管走偏差,还是异常事件,还是其他流程,重点是解决问题,一次性解决不到,那就持续解决,检察官重点是可控,不是流程对不对。对于设备问题,要是能换的,走个偏差定个CAPA换就行,没钱换的,你就风险评估,定个长期措施。
作者: DJH    时间: 2025-5-6 16:01
这个偏差既然知道是为什么发生的了,你们应该制定一个怎么预防这个偏差不再出现的措施,并写到SOP中执行,若果问题得不到解决那这个偏差就没做好
作者: AJackySong    时间: 2025-5-6 16:06
1.算偏差,而且是系统性的偏差,你明知道设备有问题,还用,查到了起底就是主要缺陷
2.检查老师会挑战你设备的运行确认,还有你的设备的持续确认,挑战你设备是否具有检验能力;
3.设备坏了,本身就是个偏差,你还得调查是否影响到以前的产品的放行判定。搞不好以前放行的产品整个召回不得麻烦死。
4.建议让设备厂家修,如果修不好,就换个设备,产品放行可不是儿戏
作者: 涂涂qdz    时间: 2025-5-6 16:24
文件规定了就不是偏差,按照文件处理。但是,你的处理方法是否造成了OOS、数据完整性缺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吗,如果没有评估的话,你的措施有效性就存疑。
对于层析系统,个人认为即使SOP中有应对措施,仍建议通过偏差系统记录,以体现质量体系的严谨性和透明性
作者: 门门    时间: 2025-5-6 16:24
逸清草堂 发表于 2025-5-6 14:32
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
所以,看来看去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解决办法[face20.gi ...

不如说得更严重点儿,产品不合格后,我们可以不合格品放行上市,所以可以。
冷知识:不合格品放行上市是GMP文学允许的!  是不是很神奇!
作者: 门门    时间: 2025-5-6 16:27
可亲可爱 发表于 2025-5-6 14:33
“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这话不是前后矛盾的吗?你们 ...

这话并不矛盾。
当然如果你跟我似的,整天骂GMP,那倒是可以认为他矛盾。
不如说得更严重点儿,产品不合格后,我们可以不合格品放行上市,所以可以。
冷知识:不合格品放行上市是GMP文学允许的(特殊情况下)!  是不是很神奇!
作者: 可亲可爱    时间: 2025-5-6 17:07
都 不太清楚你们走偏差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记录这个事情吗?不是为解决问题吗?这样偏差做的意义何在?
作者: minesters    时间: 2025-5-6 17:24
还是出现同一个问题,那就说明这个偏差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偏差并没有被关闭。
作者: 郭永刚    时间: 2025-5-6 17:31
纠正预防措施无效导致的偏差再次出现
作者: tpqzerking01    时间: 2025-5-6 17:32
1 偏差之外还有  质量异常事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偏差来体现。
2 你们认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设备仍然出问题,我认为你们只是发现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检察官的角度来说(虽然这很狭隘),明知故犯,设备带病运行,主要缺陷。
3 如果是层析系统,图谱还不连贯,检查老师怎么知道你是故意挑数据还是 其他问题。 重大缺陷。

为什么你们还在纠结是否偏差的问题,难道这些问题的本质,不足以吓人?
作者: Lanaej    时间: 2025-5-6 17:43
不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可以直接按SOP

作者: Ooeqsneqd4    时间: 2025-5-6 22:28
考虑下是否可以评估下,对质量有影响算偏差,无影响制定个sop,个人愚见
作者: KMT    时间: 2025-5-7 08:00
换设备,明知有问题还一直用
作者: BOBO1899    时间: 2025-5-7 08:29
逻辑不对吧:既然你说找到了解决办法,那为啥后面还是会出问题?那说明没找到根本的原因。如果还是出问题,肯定算偏差的。
作者: 随风g3h    时间: 2025-5-7 08:57
你这逻辑有点神奇,你的逻辑是假如产品检验不合格,只要我提前说了不合格,哪怕检验出不合格的也就合格了,就能上市了,你不就是这个逻辑么?你觉得可以上市么?
作者: slingdan    时间: 2025-5-7 09:14
学习下,看下后面的进展如何
作者: 无垠rkz    时间: 2025-5-7 10:02
在SOP中提前写明了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应对措施,这些内容经过正式批准(如通过变更控制流程),则后续按SOP操作属于正常执行,不构成偏差;层析系统通常用于生物制药等关键工艺,图谱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属性(如纯度、收率),属于关键质量偏差,需触发偏差调查。
作者: wsx    时间: 2025-5-7 10:11
你如果能接受这种中断过程,就是正常的,不是偏差。不能接受就是不正常,偏差。
作者: 优秀的小嘉    时间: 2025-5-7 10:11
可亲可爱 发表于 2025-5-6 14:33
“我们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是我们在多次出问题后知道了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这话不是前后矛盾的吗?你们 ...

其实就是治标不治本。就像每次生病都发烧,我就退烧,至于为什么发烧,不清楚,也解决不了
作者: 优秀的小嘉    时间: 2025-5-7 10:14
唐stt07fat 发表于 2025-5-6 14:39
我的产品可能不合格,我写到文件里,后续出现不合格就不算偏差了?这是怎么理论。

举个例子:我的物料平衡不是100%,而是有一个范围,比如95-105%,原因是我在物料收集、称量、计算中会有误差,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在sop中规定了收率平衡的允许范围。
作者: whqiang78    时间: 2025-5-7 11:15
这就是实际药企出现的现实问题啊,药监部门可能都很头疼对于这样的药企,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
作者: 唐stt07fat    时间: 2025-5-7 11:20
优秀的小嘉 发表于 2025-5-7 10:14
举个例子:我的物料平衡不是100%,而是有一个范围,比如95-105%,原因是我在物料收集、称量、计算中会有 ...

现在问题是你的物料平衡已经超出这个范围了,然后你在文件里面写物料平衡可能超出范围,然后就不用出偏差了?
作者: 小茶泡泡    时间: 2025-5-7 13:29
A110 发表于 2025-5-6 13:19
这种也是偏差,属于计划内偏差。好像是不用出偏差报告了吧,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案做SOP,直接处理就行。

GMP没有计划性偏差这个定义
作者: 二甲基亚砜    时间: 2025-5-7 16:20
请告诉我是哪家公司,好让大家避避坑!
作者: 二甲基亚砜    时间: 2025-5-7 16:25
明知设备(仪器)有问题,为什么还要用呢?不能维修,更换?是维修人员技术不行还是公司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这就好比你面前10杯水,其中1杯有剧毒,你会抱着侥幸心理去喝吗?朋友,赶紧找时间维修好吧,实在不行赶紧跑路,这种公司待着也没意思。
作者: 栗子7    时间: 2025-5-7 16:42
既然知道问题,不解决问题嘛
作者: 蠡怡良    时间: 2025-5-8 06:25
早上好

作者: 寻找一种味道    时间: 2025-5-8 07:07
现在的老师应该不不会接收这样的,说明计划内偏差本来就是伪命题
作者: 赤明    时间: 2025-5-8 07:44
这种情况走偏差好些,纠正措施也是需要评估的
作者: 涵飞子zpn    时间: 2025-5-8 08:56
既然写入SOP中,那说明这是设备操作的一个步骤,应该不算是偏差了。你这是按SOP正常操作的流程了,如果没操作这一步骤反而算是偏差了。

作者: EPO2B小青年1    时间: 2025-5-8 10:11
不允许有计划性偏差
作者: Mothong    时间: 2025-5-8 10:15
偏差中的偏差,根本问题还是最开始的偏差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作者: 咒逐    时间: 2025-5-8 10:31
有CA无PA,或者PA无效,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之前的偏差关闭不恰当。
作者: jshafei    时间: 2025-5-8 12:43
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偏差关闭不了的
作者: 成康    时间: 2025-5-8 13:25
这个问题是偏差,它会延长工时,增加物料成本等。比如这个步骤一直都是30±1分钟一个样品,令1分钟是3个西格玛。因为这个问题导致步骤实际35分钟,恢复花了5分钟,这个工时在SPC上已经反馈出异常了。那它就是偏差。
作者: ceq518    时间: 2025-5-8 13:30
关键是要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重复发生!如部件维护,定期更换!如果问题还是发生说明上次的没有找到问题根本原因,偏差级别反而要提高一级!
作者: 马进    时间: 2025-5-8 13:37
产品原内控标准是10,总是容易超,我们改为20后不超了,算不算偏差,
但是法定标准是15,那还算不算偏差。都是要视情况而定的,
如果你这个操作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这样处理只能算是设备的特殊操作,我在文件明确规定就行,但是你这个操作本身会给产品带来风险,或者本身不符合法规要求,如设备停电会影响产品质量,我发现设备停电后就对其重启,你觉得算偏差吗
作者: 马进    时间: 2025-5-8 13:40
知道是偏差了还任其存在,只能说明偏差没有得到解决
还有可以告诉你,有临时变更和计划性偏差概念,当然你这里并不适用
作者: 不安。    时间: 2025-5-8 15:03
个人见解:不算作偏差。
偏差定义:与已批准的程序或已建立的标准发生偏离的任何情况。如果已经意识到会出问题,并写进了SOP,那就按照已经批注的程序在执行。并没有与已有文件产生偏离。你的文件中所描述的这个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可以理解成注意事项。
当然,从风险评估的角度说,带着未能识别的问题去生产使用设备,本身就具备很大的产品质量隐患。所以,无论使用偏差工具还是其他工具,最终还是把这个问题彻底识别出原因所在并解决才是最正确的做法。SOP的规定只能作为暂时给自己设备出故障提供一个合理解释,但是不能作为设备故障的理由。
作者: 15050495125    时间: 2025-5-8 15:13
偏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预防纠正措施。你说找到了解决办法,也制定了SOP,这个就是纠正措施。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呢?如果再次出现,超过了工艺规程或常识的范围,那还是偏差,说明之前的纠正措施是无效的或者是不足够的,没有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应进一步制定纠正措施,直到此事件不再发生。
作者: letheyifang    时间: 2025-5-8 15:35
算偏差....
作者: laugh    时间: 2025-5-8 16:09
属于偏差,既然设备老是出问题,就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现在你设备出现问题的时间可能间隔比较长,以后可能会每天都出现问题,那就会影响工作进度。建议你找设备厂家查找根本原因,实在不行就换了。
作者: 金毅    时间: 2025-5-8 16:11
学习到了,感谢分享
作者: 15857667220    时间: 2025-5-8 16:56
根本问题没解决,我觉得是偏差
作者: 冰点SunnyBoy    时间: 2025-5-8 17:15
直白点就是,看你们自己评估了,评估产品质量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是偏差,如果没有你可以说:设备故障并非偏差
作者: Tasche    时间: 2025-5-9 10:38
这个必须叫变更
作者: cxz123147    时间: 2025-5-9 11:32
这当然是偏差了,设备同样的故障频发,这就必须解决了,维修或者更换,你不想着更换,却想着再出现这个故障怎么糊弄过去,不光设备偏差,管理的人也有偏差
作者: 薛启荣    时间: 2025-5-9 11:34
重点是“图谱不联贯”这个风险大,不要搞错重点
作者: 胜利者    时间: 2025-5-9 13:40
这设备是关键设备
作者: 扛大刀    时间: 2025-5-9 14:30
有一种叫重复偏差,重复偏差怎么处理?
作者: 多明戈    时间: 2025-5-9 14:32
偏差就是偏离相关规定,你直接把偏离写到了规定里,那如果没发生偏离不就成了偏差?
作者: 蓝色白云    时间: 2025-5-9 16:09
说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问题依然存在,算偏差
作者: 15735291465    时间: 2025-5-9 16:15
必然得算偏差啊,SOP只是指导你怎么去解决,你设备运行中会产生数据,这些都会因为设备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收到质疑,建议更换设备,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这种给人的感觉就相当于我知道我有问题,但我就是不改。
作者: 清晨的太阳    时间: 2025-5-9 17:30
分情况,情况小的可以这样操作,情节严重的算偏差
作者: wanson_lee    时间: 2025-5-11 14:24
如果SOP已经规定了出现的情况要怎么处理,完全就不算偏差,都没有偏离文件,怎么能算偏差呢
作者: 天涯咫尺1    时间: 2025-5-11 17:34
补充一点,你的设备异常是否会影响重要/关键工艺参数、物料属性、数据完整性、产品放行、患者用药安全等,如果不,评估下,风险在可控范围,按SOP;如果有,按偏差。
作者: 紫气东来k3b    时间: 2025-5-12 10:15
生产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要走偏差
作者: 小焦ohd    时间: 2025-5-12 10:30
我觉得算是偏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存在隐患。
作者: 小焦ohd    时间: 2025-5-12 10:34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规定范围时,都应该及时填写偏差通知单,因此我认为楼主说的情况属于偏差。









欢迎光临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https://www.oury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