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标题: 微生物异常结果求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刘万虎    时间: 3 天前
标题: 微生物异常结果求解
产品稳定性18个月微生物检测结果异常,三批需氧菌均检出微生物(结果是合格的),菌落有白毛,像是霉菌;阴性对照正常;但三批产品霉菌和酵母菌又都未检出。该三批产品成品及其他月份的稳定性均未检出需氧菌。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求解。
作者: 不见猫骨头    时间: 3 天前
你的疑问是什么?是TSA上面长了类似于霉菌而SDA上面却没有吗
作者: 刘万虎    时间: 3 天前
不见猫骨头 发表于 2025-11-3 12:02
你的疑问是什么?是TSA上面长了类似于霉菌而SDA上面却没有吗

想问的就是这个
作者: hhhhhhjjjjj    时间: 3 天前
刘万虎 发表于 2025-11-3 12:57
想问的就是这个

可是TSA上长霉菌不是很正常嘛。做灵敏度的时候,就有加入真菌菌株啊
作者: 34f54f29    时间: 3 天前
问题1,TSA三批长菌,疑似霉菌,SDA三批菌未长
TSA和SDA是否用的同一个供试液?
如果是同一个供试液,阴性未长,该微生物疑似“白色链霉菌是放线菌门、链霉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需氧菌”,需要鉴定确认

问题2:产品和其他月份稳定性样品未检出
18个月之后的月份有做过的么?也未检出么?
如果未检出,怀疑此月份稳定性样品受到污染?
作者: 34f54f29    时间: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34f54f29 于 2025-11-3 13:14 编辑
hhhhhhjjjjj 发表于 2025-11-3 13:07
可是TSA上长霉菌不是很正常嘛。做灵敏度的时候,就有加入真菌菌株啊

是的,TSA可以生长霉菌。疑问应该是,为什么SDA没长


作者: 不见猫骨头    时间: 3 天前
刘万虎 发表于 2025-11-3 12:57
想问的就是这个

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药典1105)
这种情况我觉得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微生物分布不均匀,做需氧菌的时候你刚好取到了;二是它只是像霉菌但不是霉菌;三是它是霉菌只是在TSA上面生长(可能和pH有关)
作者: 34f54f29    时间: 3 天前
不见猫骨头 发表于 2025-11-3 13:17
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 ...

思路对的
我怀疑是第二种,网上看了确实有疑似菌落的存在
因为它三批都长了,阴性对照没长
作者: qaqc    时间: 3 天前
看你们用的还是玻璃的培养皿,而且很多都是长在培养皿边缘,我个人觉得污染的概率更大
作者: lxiaof    时间: 3 天前
长出的菌落位置在平板边缘或者靠近边缘,可能是这几个平板倒培养基时被环境污染了,或者是培养皿接种后,在传递至培养箱期间被环境污染了。
作者: Rabbi    时间: 3 天前
这个菌落分布位置,更像是培养箱被污染了
作者: mxl12325    时间: 3 天前
有条件的话做一下显微镜镜检看一下微生物形态吧,我目视看下来感觉不像是真菌

作者: 不见猫骨头    时间: 3 天前
34f54f29 发表于 2025-11-3 13:28
思路对的
我怀疑是第二种,网上看了确实有疑似菌落的存在
因为它三批都长了,阴性对照没长

我也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情况,都是在TSA上面长的,1和3的概率太小了;所以还是委外测序会更好一些
作者: hhhhhhjjjjj    时间: 前天 13:02
34f54f29 发表于 2025-11-3 13:13
是的,TSA可以生长霉菌。疑问应该是,为什么SDA没长

分配不均呗。吸得这一部分她就是没有,微生物实验这不是很正常嘛,本来都是概率问题,又不是加大规格的阳性菌
作者: 刘万虎    时间: 前天 13:15
Rabbi 发表于 2025-11-3 16:08
这个菌落分布位置,更像是培养箱被污染了

同次试验还做了其他产品,都没长菌,就这三批同品种被污染了,感觉运气没这么背吧。
作者: 刘万虎    时间: 前天 13:23
34f54f29 发表于 2025-11-3 13:11
问题1,TSA三批长菌,疑似霉菌,SDA三批菌未长
TSA和SDA是否用的同一个供试液?
如果是同一个供试液,阴 ...

1、严格来说不是同一个供试液,TSA用的是稀释的1:10供试液,SDA用的是供试品原液,我们也怀疑过稀释剂灭菌不彻底,但是同次试验还做了其他产品,需氧菌都没检出。
2、目前产品稳定性只到18个月,24个月还没到时间,有点儿怀疑此月份的样品被污染了。
作者: 34f54f29    时间: 前天 13:27
刘万虎 发表于 2025-11-4 13:23
1、严格来说不是同一个供试液,TSA用的是稀释的1:10供试液,SDA用的是供试品原液,我们也怀疑过稀释剂灭 ...

我觉得2的可能性大




欢迎光临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https://www.oury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