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80天0家IPO过会,裁员频率剧增,Biotech回暖会走出V型曲线吗?

2023-03-23 22:20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E药经理人

“生物技术并没有死!”


2023年,虽然一开年就诞生了430亿美金大并购,MNC扩张的活力似乎正在恢复,但对于Biotech来说,冬天的寒气仍在存续……


回首2020年夏天,平均3.75天一家药企上市、Biotech动辄数亿美元融资,往事不可追忆;当下的境况却是2022年美股IPO数量尚不及2018年水平,2023年A股和港股暂无一家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IPO过会(IT桔子数据统计),Biotech裁员、破产、重组持续不断,硅谷银行的破产更是让行业情绪降至低谷。


但也并非没有好消息,经过上一轮的“挤泡沫”,医药创新逐渐回归本质,有Biotech港股上市前估值就达百亿,更多国资进入资本市场,药审机构被前沿技术“淹没”。


这个春天,属于Biotech的全景图是如何演绎的?


80天0家IPO过会,或被否,或撤回,药企“退出”遇阻


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22日下午收盘)无一家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上市。这与2020年每3.75天就有一家药企上市的盛况仍旧形成了强烈反差。


IPO之旅不可谓不艰难。就在不久前,科创板出现今年首家上会被否的企业太美医疗,该公司股东包括腾讯、经纬中国、北极光创投、高瓴等。尽管有如此多的投资界大咖加持,但仍然被上交所拒绝。上交所给出的提示是,持续经营能力与核心技术水平是关键的“考核”因素。3月21日,受集采冲击的医疗器械企业辽宁垠艺生物也终止了IPO。


“二级市场‘退出’不通畅,尤其港股流动性不高,上市公司数量很少。”长期关注生物科技市场的投资人李阳讲述。近两年,即使顺利IPO后,也仅是一个开始,而非真正实现“退出”,这还得看企业能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2021下半年以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新股申购只赚不赔定律被打破,药企首日破发事件已非一起两起。事实上,公开股票市场投资者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入流动性差的长期资产,这意味着在生物技术领域,投资者在一家公司提交IPO申请之前买入该公司股票的交叉轮投资极为罕见。


在药审改革与港股18A、科创板等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共同催化下,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发展,但资源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配,当投资不再与临床需求结合时,叠加疫情影响,泡沫越吹越大,但泡沫破裂,伪创新被识破,整个行业陷入了一个漫长而延绵的寒冬。


为了穿越寒冬,一些Biotech也选择了别的“退出”道路。如几天前,宣布成功借壳SPAC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依生生物,还有拟“借壳”转战纳斯达克的冠科美博。


不过从全局来看,即使沿着两家Biotech的路线去观望国际市场,近期生物技术企业的情况也不甚乐观。


Evaluate Vantage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糟糕的股市环境对IPO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生物制药和医疗科技行业都是如此。2022年,IPO窗口的关闭对生物科技风投行业造成了冲击,投资金额明显低于2021年,“上市前景几乎被抹杀。”去年,Biotech完成IPO的情况是2012年以来制药公司上市情形最糟糕的一年。



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有些东西始终不会改变。


在众多投资人看来,市场始终会对创新属性强的优质标的予以珍惜,“淘金”的标准一直没有变。这一点,从被默沙东看重、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科伦博泰就能看出。2021年,科伦博泰的A轮融资达5.12亿元,投资机构包括Wealthy Linkage、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LAV Kecheng、苏州礼康及高瓴良恒等;2023年1月,科伦博泰完成B轮融资13.48亿元,投资者包括默沙东、Wealthy Linkage、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Leyue Capital、科信伦达、信达资本、新兴产业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B轮融资后,科伦博泰估值达到了100亿元。


业内从生物科技企业低迷的IPO情况中也收获了一定经验与教训,投资者开始支持那些能再次拿出可靠数据的公司,愈发重视一家企业的平台、团队实力、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IPO窗口需要打开,才能真正看到该行业的复苏。”全球顶级风投Flagship Pioneering高级合伙人Bernie Cooney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今年或许将更难获得资金,也可能不会看到处于早期阶段的公司以疫情之前的速度上市,但最好的生物技术企业还是会脱颖而出。此时这些企业需要一定的‘价值’催化剂,例如知名股东站台,临床开发合作伙伴关系等等。”


环境越是艰难,越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调整期必然痛苦,但其中也蕴藏着泡沫消散后,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然。在黎明“爆发”之前,要相信黑夜中还包裹着一些炽热的生命。


而在近日,随着“港股实名制”正式落地、香港资本市场透明度提升;上交所第二届科创咨询委名单出炉,出现了多位医药国家部委机关人员……进军资本市场的生物科技企业们,又会有什么新故事发生?这令人期待。


融资V形反转,资本市场仍需时间来消化


“春天总会复苏”“生物技术并没有死”“生物科技不会因为市场不乐观而停止。”有业内人士预测,仅在未来两到三个月,至少会有两到三起大型融资公告。


Evaluate Vantage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大型融资的数量在下降,交叉轮投资者退出,融资总额也大幅下降,这是风投公司收紧钱袋的另一个迹象。显然,从去年“低谷期”走向今年,来自投资者们的预言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数据上也确实有了一定缓和。IT桔子数据库统计,在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2023年以来,国内共发生52起A轮、B轮或C轮的融资,投资总金额超110亿人民币,数量上前三个月呈V型走向。


从全球情况来看,今年1月和2月,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及事件数仍旧处于较低水平,但融资事件数略好于去年第四季度。且相比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外的数据虽有所下降,但从2月到3月情况的好转,给行业给予了一定信心。


也有投资人向E药经理人分享了最近愈发忙碌的工作状态:“近期比以前忙了很多,投资速度更快。经历了三年寒冬,好的公司为了增加资金储备量,会出来积极融资,情况实际比去年更好。”


不过,细看最近三个月融资集中的轮次,B轮、C轮或更偏后轮的融资数量相对A轮会更少一些,不少生物技术公司与IPO仍相隔甚远。


来自产业机构的投资人则表示:“临床早期阶段,估值已经变得很高,后面的投资人就不太接得动了,一二级市场估值严重倒挂。这种情况都需要慢慢地去回归正常。最终还是要靠创新力去破除内卷,推动发展,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资本市场最终还是需要慢慢消化。”


李阳也提到,“此前投早期投高了的情况慢慢有所缓解,从全局来看,早期投资并不像几年前那么顺利了。”


此外不得不提的另一个在延续的趋势是,近两年,募资结构分化趋势仍在持续,3月17日,上交所第二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发布,新增多位国家部委机关背景的委员。此外,由国资背景管理人发起设立的基金越来越多,引导资本向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集中,另外产业资本也在跃跃欲试。


三月初平均每天一家Biotech裁员,大药企是回暖的希望吗?


资本市场是Biotech生存现状的“公开面”,而业务运营是Biotech发展现状的另一面。裁员、破产成为Biotech的常态,大药企正在梳理自身管线,精简运营,提高效率。等到合适的时机,两种高效的资产有可能走进整合模式,这在2023年会成为一种主流。


外媒Fierce Biotech统计,进入2023年刚刚81天,就有48家美国制药公司宣布裁员,更为惨烈的是,3月上半个月几乎平均一天一家公司裁员。或是临床失败,或是业务重组,但归根结底财务问题是其中大部分公司裁员的主要原因。


Vyant Bio、Editas、Elevation Oncology等公司甚至裁掉了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官等主要高管;Cyteir Therapeutics和Finch Therapeutics两家公司的裁员数量甚至高达70%和95%。


硅谷银行的倒闭,让这些Biotech更是雪上加霜。譬如一家名为Praxis Precision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其20%的存款存在硅谷银行,即便该公司声称硅谷银行的倒闭实质影响不大,但该公司专注于曾被称为“研发黑洞”、诸多大药厂都望而却步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创新药物的开发,前景风险之大难以估量。Praxis Precision在其主要资产临床II期失败之后,仍然选择继续“献祭”CNS的研发,有国外分析师预计该公司的现金流或许只能撑到2024年。


当然,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环境对于生物技术公司的“不友好”,BioSpace发布的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薪酬情况,2023年生物科技行业的薪资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往年,但在2022年,生物制药行业的薪酬远高于整体,甚至增速逐年递增。


甚至大热的基因和细胞疗法是裁员的高地。有外媒统计,今年裁员的新疗法Biotech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基因和细胞疗法公司。作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仍然举步维艰。


目光回到国内。资本的保守、监管的严格以及药企普遍的Fast-follow策略,多重因素叠加,让资本寒冬在国内的触角或许无法更加深入。截至3月22日下午收盘,A股共有47家医药保健企业披露了2022年员工人数,其中仅有13家企业相较于2021年人数减少,按比例计算最高也只有10%。


而在港股,就“18A们”目前披露财报信息的企业情况来看,有好有坏。


截至3月22日下午收盘,港股18A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一共有9家披露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比较好的情况是,有2家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所增加,并且有5家企业“账上的钱”超过20亿元。但另一方面,5家披露了三费开支(行政开支+研发费用+销售及分销成本)的企业中,有4家按照现在“账上的钱”,仅能支撑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甚至其中一家企业仅能维持8个月的开销了,但还有一家企业能支撑超过7年。


当然,也不排除接下来通过产品商业化、海外授权的方式进行回款。譬如今年1月26日,康方生物发布公告称,其PD-1/VEGF双抗依沃西已收到来自Summit的第一期首付款3亿美元,其中包括2.749亿美元的现金,之后还将收到约2亿美元现金的第二期首付款。


最终,来自中国的大药企和国外的MNC或许能够成为推动资本寒冬收尾的因素。


瑞穗证券估计,大型制药公司手头有2000亿美元的现金,而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总市值为5000亿美元,占整个市场的40%。大型制药公司完全有能力可以帮助整合生物技术行业。普华永道也预测,“战略调整和投资组合管理将持续到2023年。准备充分且积极主动的管理团队愿意考虑收购和资产剥离,将最有能力提供丰厚的回报。”


接下来或正是收购的“好时机”。但不得不考虑的是,此时对于中国大药企去海外“抄底”来说是否正是好时候?


三一创新投资管理合伙人尹正向E药经理人表示,MNC之所以可以以BD形式来获得资产,且愿意给出较高的价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具备全球的商业化网络,且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于国内部分的Pharma来说,它们或没有全球化的商业网络,本身资金实力或也决定了不大可能在首付上愿意给出一个“天价”。所谓的现在去“抄底”,看似有机会,但实际上做起来具有很大的挑战。“当然,如果是从长远布局,通过投资或收购的形式去获得一些技术平台,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以这样的形式去‘抄底’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从资产端的角度来看,仍具有挑战。”


(文中李阳为化名)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xueqiu.com/3483303916/245305612)

 赞(0)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42168号

GMT+8, 2024-3-28 22:1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