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和BioNTech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BNT327,用于多种实体瘤类型。
BioNTech和BMS将共同努力,扩大并加速这一临床候选药物的开发。根据双方的协议,BMS将向BioNTech支付15亿美元的首付款,并在2028年前支付总计20亿美元的非或有性周年付款(non-contingent anniversary payments)。这些可抵扣税款的费用将在发生时被记录为已收购的IPR&D费用,其中15亿美元将在第二季度入账。此外,BioNTech将有资格获得高达76亿美元的额外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BioNTech和BMS将共同承担开发和制造成本,比例为50:50,某些情况下除外。此外,全球利润/亏损将在BioNTech和BMS之间均等分担。BioNTech的BNT327这款管线,是不久之前通过收购中国创新药公司普米斯而获得,此前的研发代码为PM8002。PM8002是普米斯生物(Prometheus Bio)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PD-L1与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通过同时阻断免疫检查点和血管生成通路,实现协同抗肿瘤作用。根据普米斯生物早先新闻稿介绍,PM8002已经在中国开展多项2期研究,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小细胞肺癌、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瘤种中展现出抗肿瘤活性。
2024年11月13日,普米斯宣布与美国BioNTech公司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根据协议条款,BioNTech将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支付方式主要为现金和部分美国存托股份(ADS)。
此外,BioNTech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也就是说,BioNTech公司收购普米斯的最高对价,也不超过10亿美元。但是现在再看这笔交易,仅仅一款管线的首付款,就让BioNTech公司收到了15亿美元,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剩下的其他资产,完全相当于白送。这也给广大中国创新药企业好好提了一个醒,BD的时候报价不能太保守,否则只会让中间商狠狠赚差价。再回到PD-(L)1/VEGF这个靶点上,这简直是2025年全球医药行业的“年度分子”。
就在上个月,三生制药以天价的12亿美元首付款 ,将自己的一款PD-1xVEGF双抗授权给辉瑞,总交易金额超过60亿美元。
5月30日,美国Summit公司公布依沃西单抗(PD-1/VEGF)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HARMONi研究的顶线结果:在PFS这一主要终点上取得统计学显著且具临床意义的改善,总生存期(OS)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数据显示出积极趋势。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iWkP3l1b_4EIDzzzkgMH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