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umupai 于 2014-11-20 09:17 编辑
真空输送系统与 IBC ( 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 )系统之比较
作者:张庭涛
谈世宏
关键词:粉体输送
真空上料
密闭输送
国内制药企业 认证完成之后,我国的制药企业在硬件水平上提升了一大块, 但是与国外制药企业相比, 国内制药企业在很多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 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密闭输送问题。常用的物料密闭输送系统有真空输送系统和 IBC 系统, 下面将对这两种系统进行对比:
1 、 IBC ( 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 )系统
IBC 系统是目前在制药企业比较常见的密闭输送系统,上图是 IBC 系统在固体制剂 生产上的应用模型, 以片剂生产为例, 物料首先从三层中转料仓通过自动称量装置控制, 定 量的输送到一层的料仓, 然后运送到三层混合机处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物料运送到压片机的 上方, 通过落料装置对压片机进行上料, 压好的药片经过筛片机处理直接输送到一层的料仓 中, 又从一层运送到三层包衣机上方, 对包衣机进行加料, 经过包衣的成品药片通过管道输 送到一层的料仓, 再从一层运送到三层, 落到二层的泡罩线进行最后的包装, 整个生产结束 后, 所有中转料仓送到清洗室进行清洗。 整个生产过程中, 物料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与外界的 接触,有效的避免了物料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
2 、真空输送系统
药品生产中另一种常用的输送系统是真空输送系统,上图是真空输送系统在固体制 剂生产中的模型, 同样以片剂为例, 物料首先由真空输送器输送到自动称量装置, 称量后的 物料运送到混合机处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物料运送到压片间, 将中转料仓与真空输送器对接, 实现压片机的自动上料, 压好的药片经过筛片机处理后储存在中转料桶中, 运送到包衣车间, 将中转料桶与包衣机的真空输送器对接, 实现对包衣机的自动上料, 经过包衣的成品药片也 通过中转料桶运送到包装线, 通过包装线的真空输送器, 实现包装线的自动运行。 整个生产 过程物料完全密闭输送
上述两种输送系统都能够很好的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密闭输送,但是在实现方式上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对这两种输送方式进行对比:
1 、
物料的输送原理上, IBC 系统是靠物料的重力进行输送,真空输送系统是靠负 压产生的 “ 吸力 ” 进行输送;
2
、
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上, IBC 系统由于靠的是重力输送,必须要采用多层结构的 生产车间, 来形成供料点和目标设备的落差。 真空输送采用的负压吸送, 对车间结构没有过 多要求,并且输送器的体积相对料仓要小得多,对车间的层高也没有过多的限制;
3 、
在系统的灵活性上, IBC 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位置、对接点、物流通 道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使得 IBC 系统的改造成本异常昂贵。真空输送系统采用的是管道输 送,输送管道布置灵活,充分利用生产现场的空间,相对于 IBC 系统来说,真空输送系统 由于其突出的适应性,改造成本要低得多;
4 、
在系统应用方面, IBC 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密闭输送系统,在国外的制药企业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真空输送系统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 国内目前的制剂车 间多采用平层结构,物流通道比较窄,因此更适合使用真空输送系统。
目前, 国内的真空输送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LC 系列真空输送系统采用了 “ 全程控 制 ” 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粉粒分层,突破了真空输送系统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达到了国际 领先的水平。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随着国内企业在工艺流程上的日趋完美, 中国的制药行业 必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