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38958
帖子
主题
积分31209
注册时间2012-7-19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仲夏秋夜云 于 2015-2-8 17:07 编辑
【瞎想】最近流行换老大?
这次中国的药监局有件事走在了美国前面,那就是换老大。毕井泉上台比FDA的Margaret Hamburg辞职要早了两星期。同样换了老大,但两边好像会迎来完全不同的未来,各有各的路线。
据说FDA要更名为DA了,因为人家打算把膳食补充剂给摘出去了,也就是说以后FDA不管food了,直接只做药。管你是保健食品还是保健药品,美国没这么分的,人家就是叫膳食补充剂,反正同样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只要没有治疗作用,人家就不管了,专心致志做药。也就是说,FDA在做减法。
相对的,我们正在做加法。除了食品药品,现在加上质量工商,连查处山寨货都准备纳进来了吧?有没有人盘点过现在药监局管多少事儿?按范围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草药前加工……其实在FDA要变成DA的时候,我们应该叫CFDCEA。按职能分从审评批准临床监控生产认证到定标准编写药典指导原则并监督实施,接着还有事后追查不良反应投诉召回,食品来源输出监管核查飞检,积极推动全国各个行业发展……药监局真的太忙了。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加法。
加法和减法,各有各的算法,各有各的用途。打开手机,看看朋友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转发文章:马云告诉你企业成功的秘密。不管这种帖子是不是马云说过的内容,但总的来说也能看出一些门道。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会遵从加减乘除的模式。加法,也就是在初创阶段,积累原始资本保证资金链运转,所以目的是做大,不管什么业务,只要相关,就先把周边、信誉、业务范围都扩张开来,都炒热了。这段时间,创业者和员工都是辛苦的,抱怨多的,但也充实和满足的,充满希望的,偶然的绝望回头看看也是一种历练。减法,就是到了企业可以稍微稳定,不愁流动资金,不愁业务量的时候,就到了减去部分业务范围的时候。就连诺华、辉瑞、阿斯利康这样的企业也时常在做减法,舍去不再赚钱或者阻碍发展、占用过多资源的业务,然后腾出手,在把自己的企业做强,更强,直到站在行业顶峰。很多行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即便在各种排行榜上看得到第二,那也已经是数量级的差异。乘法,那就到了几何级上升阶段,类似于上市,兼并,企业开始影响行业,甚至引导行业,账面上的钱似乎只是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开始运作,老板关心的不是公司业务,而是资本运作。除法,看看比尔盖茨,终极目的化整为零,也或者被反托拉斯或反垄断之类的牵制,因而化整为零各自发展,才能整体利益最大化。不同的阶段,应对不同的问题,自然有不同的选择,没有哪种选择更好或者更差的说法,只有合不合适。也许我们的国情和行业现状就应该做加法,尽量地管,都管起来,直到有一天整个行业变得专业,整体化,相对平衡,整合成几个大集团规模化,标准世界化,我们也会走到减法的那一步,一点点放开,比如说API采取备案制度。
对了,我们的监管部门还很操心药价。毕竟现在归并到卫计委了,这医药分家的事情呼吁了那么久,也劳心劳肺地劳烦了不少相关部门,加上网络传言这次毕井泉的经济学学士背景就是冲着药价去的,似乎这药价大变革马上尽在眼前了。小妖叹了一口气,药价这个事,美国是怎么管的呢?FDA管药价吗?对了,如果药品就是一般的商品,我们一般有什么办法去调控价格呢?压低供应价、减免中间环节、减少燃油及交通桥路税收成本、限制市场零售价、禁止高价产品销售、反倾销、抓腐败。反正就小妖的这点常识,也就想得到这点方法了,但这些方法都是针对一般产品的,或者说是普通市场常用的、通用的不方法,不知道在经济学上,对药品这样的特殊产品会有什么样不一同的方法呢?压低供应价,湖南招标对价砍已经体现了;反垄断倾销、抓腐败,安徽抓了两只小老虎了;至于网传某些区域禁售高价进口药不知道真的要抑制市场价……反正近期事关药价的新闻还是很多的。
FDA要变成DA,我们也在积极变革。对了,刚刚看新闻,说河南禹州被央视二套曝光了。市场上非法加工中药材,给栀子染色,随意在路边摊开加工,还混有动物粪便,柴胡等常用药材以次充好,柴胡跟和杆搀和一起卖,在抽检的二十家中,中药材合格率为O,药监局这下是不是又过不好一个年了?
此文申明:药价定价是物价局管的,不是药监局,小妖文里写的意思是插手。你们懂的。市场问题,有没有上市意义,是不是该药监局管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