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大学终于毕业了,学的是制药工程专业,在大学氛围的耳濡目染下,如愿地成为了一名工艺技术员,制作的虽然只是药妆类的冻干粉。 到达车间的当天,在车间主管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生产车间,大致的了解人员分组情况与浏览了一遍车间所有的文件,认识到车间文件的缺失与不合理化,在主观的安排下,第二天开始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轮岗学习,而且是带着任务的轮岗,要求把工序流程及注意事项学习到,然后修订各类规程文件,首先的则是工序作业指导书及卫生管理规程的修订,所以每天大脑都在高速运转中,轮岗后修订文件、进行培训落实并监督跟进,所以脑子里每一刻都在想着戴帽子、换拖鞋,然后进入车间内部,然后进入洁净区,时刻想着也记着从上而下,换洁净服,戴口罩、手套,手部消毒,风淋等一系列的要求。 言归正传,自从做了工艺员之后,每天都在思考,也在幻想,更有时候不知所措,晚上学习看书时,看到大学的制药工程学中所形容的那一类工程师,整天幻想着自己可以达到那种境界,此为幻想之一;因车间缺乏批记录,当批记录修订出来,觉得车间可进一步改变,员工质量意识会增加,主管应该也会去重视,此乃幻想之二,其实没那么简单;在车间,特别是洁净区内,时刻要求着自己和里面的人按照自己制定的办事,灌装区不可随便开门,学会合理利用传递窗,灌装时不可大声说话,灌装时注意灌装手法,清场时间应为30分钟,在洁净区中头发和口鼻不得外露,内帽不能漏出,瓶消毒间和配液间的门得关着,等等一系列,其实,这只是幻想,短时间没那么容易改变,甭谈质量和管理的意识了故,则为幻想之三;最后因为洁净区要求较高,所以进入洁净区观察、调研、了解、学习和打样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形成了固定的一种进入洁净区模式的思维与时刻谨记洁净区内的要求,所以每一次去医院,看到医院的地板和周围环境,就时刻在幻想,该戴帽子了,该穿拖鞋了,然后使劲地在找男一更在哪,也在想洁净服够不够,可是,我明明是在看病啊,而且在医生问诊和吊输液时,也在这样幻想,更有一次,我还离开了,去寻找男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