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46|回复: 3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医学哲学史集锦系列——从医学的角度谈社会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6 12: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医学的模式已转为社会—心理—生物模式,医学无法逃避社会,要主动的承担医治社会的责任。医生可以先解剖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


主要不是医生的问题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40429/xw/sd/200404290065.asp
  医疗行业在整个医药行业中位处下游,中游有药品经销,上游有药品生产或引进;而在整个医药行业之上,更有医药行业的监管者。这实际上是一个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越是处于高端,获利越丰;越是处于低端,则获利越微。医药行业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医疗行业因为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末端,其利益最微薄,暴利都流向医疗行业之外的其他环节。

  围剿红包的战争正在打响。某省不久前发布医疗机构及医生《索要、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按此办法,凡索要收受“红包”、回扣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将面临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最近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负责人也宣布,卫生部即将全面开展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顿工作,最先开刀的就是医生收红包。这位负责人称,卫生部门要设立患者投诉电话,凡收红包、拿回扣的医生都将被取消行医资格。
  坦白地说,我对此不以为然。医疗行业确实问题多多,社会满意度确实很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医疗行业是社会满意度最低的行业之一。整顿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正因为问题多多,更不应草率为之。仅仅迫于公众义愤,不问情由,不待确诊,只就表面现象下药开刀,其结果往往会转嫁矛盾,而掩盖深层次的问题。
  那么,深层次的问题究竟何在?用利益分析方法来考察,答案显而易见。医疗行业并不是整个医药行业中获利最大的环节。医疗行业在整个医药行业中位处下游,中游有药品经销,上游有药品生产或引进;而在整个医药行业之上,更有医药行业的监管者。这实际上是一个食物链。在这个食物链中越是处于高端,获利越丰;越是处于低端,则获利越微。正如一位专家所云,目前我国病人总体医疗费用中,医院所收的医护人员的劳动费用其实很少,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大约在5%-10%之间,而这些费用也并非全部付给医护人员。就连前任卫生部部长也承认,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较低,“不能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医疗机构只能从药品销售、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开展新特项目中得到补偿,致使医疗行为扭曲”。
  医药行业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医疗行业因为处于这个食物链的最末端,其利益最微薄,暴利都流向医疗行业之外的其他环节。譬如一具血管支架,产地美国只卖8000元,到了中国竟卖到18000元。多出来的10000元中,国家收取销售总额21%-30%的税收,保守计算至少拿走3780元;另外4000-5000元为分销商所得;医院所得为仅仅5%的管理费,即900元。医疗行业某种程度上类似城市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不过赚一点把药品和其他耗材品从经销商手上转送到病人手上的跑腿费而已。本来是高智力的劳动,得到的却几乎是体力劳动的报酬。这种特殊形式的“脑体倒挂”在医药行业普遍存在。几乎每个地区,都只有寥寥两三家特大型医院、名牌医院经营状况良好,医生收入丰厚。绝大多数中小医院则清汤寡水,那里的医生们,收入并不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大多面临着沉重的生存压力。
  但获利最少的医疗行业,却是整个医药行业中跟社会互动最多最直接的环节,仿佛整个医药行业的“形象先生”。于是,人们往往把整个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简单地统统归咎医疗行业,谤声蜂起。
  这就是说,真相其实很清楚,并不是医生在“吃人”,而是一种食物链在“吃人”,医生不过被迫充当这个食物链的末枝器官而已。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或者换句话说,是什么造成这样的食物链结构呢?一位专家曾披露:“高额的医疗费用主要是由药品、消耗品、器材价格的虚高造成的。其中,中间环节的分销商赚得太多了。”由此不难推导出部分答案,那就是监管者的纵容。没有监管者的纵容,中间环节的分销商根本不可能赚那么多,医药行业也就不可能那么黑。专家披露的另一个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物价部门管医院管得很紧,但所管的都是小钱,并未管到药品器械这些高质消耗品。对这类产品,经销商向物价部门报价是多少就是多少,物价部门并未限定此类商品的价格。然而,病人花钱最多的往往正是在这类高质消耗品上。有的抗菌素1000多元一支,注射10针就是1万元;有的药20元1片,一个疗程下来就是几千元。这部分在总体医疗费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上书国家部委呼吁抑制药价的青年教师刘飞跃则提供了监管者纵容与药价虚高的具体情节:“贵州圣济堂制药厂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成本不足5元,政府的最高限价是46.80元。山西恒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络血宝注射液,企业给经销商的实际供货价是2.10元,可物价部门给其定的零售价是14.50元。”很显然,医药费用急剧攀升,以至超出绝大多数国民的实际承受能力,主要是医药行业中、上游环节与监管者共谋的结果。
  最后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谋?答案四个字:利益驱动。就医药从业者而言,他们只是商人,逐利而来,岂有他哉?不存在实质性的监管,他们当然要百无禁忌。就监管者而言,各个职能机构事实上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有着与一般经济主体毫无二致的强烈的利益冲动;放松监管能为它们提供广大的寻租空间,它们何乐不为!而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张,医药产业的不断膨胀,更可以给一些地方政府带来两个直接的收益:其一是刺激GDP的增长,带来政绩;其二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同样是何乐不为!以医药产业为支柱产业,以权力培育医药市场,成了共识。这种情况下,要求加强对医药行业中、上游的监管,把其利润压缩到合理的、即社会平均利润的区间内,岂非虎口拔牙?便有了这样微妙的对比:一方面,医药产业迅猛发展——1990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超过20%,既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亦远远高于全球医药工业的平均增幅。另一方面,中国被列为世界上“卫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生负担公平性的排名中,中国位居第188位,是倒数第四位。这两种景观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实在颇堪玩味。
  可见,医疗行业固然需要整顿,但医疗行业的问题主要不是医疗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医药行业的问题,又尤其是监管者的问题,是整个食物链的问题,而不能单单把医生推上风口浪尖。医生既要遭受来自食物链内部的盘剥,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又要承受强大的舆论和行政压力,承受千夫所指。长此以往,难免身心交瘁。而医生是我们的生命的看守者,如果医生自己都身心交瘁,还能指望他们看守我们的生命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善待医生,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行动:

天使先锋 认为: 2004-05-05 14:51:59
http://news.163.com/special/d/doctor040409.html
我还是头一次知道最不想当医生的国家有越南和中国。我听说过,连非洲的印度的医生待遇都比中国的好。
很多人还在网上提议让美国医生来中国给他们治病呢。可是他们很无知的是,美国医生的光挂号费是100美圆,合900人民币。他们花的起吗?中国的医生很想去美国是真的,还没听说美国的医生很想来中国。因为美国的医生是富裕阶级,他们住大房子,打高尔夫球,有很多假期。收入比总统还多。他们大概还没有做好到这里扶贫的思想准备。而且我们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医生给看病,怎么有些人民就都异想天开的要求美国医生给治疗了。这种把外国人当救世主的想法很有意思。历史上这种人从来就没有缺少过。
媒体的工作很有意思,把一部分医生里的专家捧的很高,而把剩下的人扁的很低。好象是把他们可以分开,好象医生是卖糖果的,你卖的是果单皮,他卖的是巧克力....其实一个病人经常是全身各系统都出了毛病,而且经常需要所有的人一起努力来完成抢救和诊治。而且不得不说明的是,人的复杂性在于所有的器官都是相联系的。这方面的知识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尤其记者同志们需要提高。
我建议让一些医生和记者们座谈,纠正一下记者报道中常犯的一些与科学相违背的概念。记者们大多对文学比较精通,善于运用文字来渲染情绪,可是医学是严谨的科学,高于普通的服务。不是病人来了先要求知情,然后自己完全自主的选择应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而医生则象奴仆一样在边上伺候着。估计提出医疗是服务行业的人脑子里是这么想的,这也难怪。他们不懂得医学。社会上也不宣传医学的正确概念,现在开始宣传了,但是并不是老百姓都有兴趣看。
所以,我看医生们也不能着急,犯不上。都说人体是最复杂的,老百姓把这个最复杂的科学理解成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不就是来这里开点药吃吃吗。我们想吃什么心里都很清楚。
一些领导知识也很有限,不懂医学。所以街上才开了很多药店,也不规定什么处方之类的。就跟买东西似的,吃药跟吃巧克力似的...如果与遇上打折可能吃的更多。商人们很高兴。卖的多赚的多。
我们是医生好歹自己占了便宜,就是知道里面的道理,自己不瞎吃。你去劝周围的人,他们还很讨厌你。
比如我有个亲戚,孩子感冒了。我劝他别让孩子多吃药。他不但不感谢我,还很恨我,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不给贵一点的药吃不是缺德吗。
连家里人都不理解我,还要求那些不相干的病人的理解,可能吗。
现在,我学会了不说。或者只说一次,因为那是我的良心,不说心里不忍,但是说多了对自己是种伤害。
这个女医生的自杀,我觉得同情,但是我也觉得想和她聊聊。不要强求。你只有当上媒体上愿意宣传你的专家病人才把你的话当人话。而且,医生只可以救人的肉体,却不能拯救他们的灵魂。
妇产科的医生都有点压抑,甚至说他们精神经受着剧烈的考验。每天看着那些好好的女孩去卖淫,得了性病,治了又得没完没了。对自己的耐心是一种摧残。你跟她讲道理,有用吗?你要是有良心你就自己难受,你因此必须学习麻木。对着有病的肉体,你只能治病,不能救人!
我们哪个医生没有遇到过,病人家属对垂死的病人冷漠的样子?医生急的跟什么似的。家属还在那里说风凉话,甚至捣乱。他们不掏一分钱,但是为了表现自己关心亲人,就和你打架!而且越是这样的家属就越混。反咬你一口怎么样?这样的事情少吗!
有些家属专门盼着亲人死了好告医院,捞上一笔钱啊。
医生算什么东西?你只能治病。我曾经亲眼看着我的病人已经不能说话了,不让我用药,眼睛里都是泪水。而几个儿子还在为各自承担的医药费打架,为谁来值班打架呢。很多不孝子孙盼着老人死好分遗产呢。
医生能管的了吗!
我的一个病人,子女都下岗了,孙子上学要靠她的退休费,她不舍得来看病,但是看的时候我发现她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我不敢告诉她,只好托其他医生通知她。我也遇到过,一个老人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因为我的一句安慰,他在我的办公室里哭的象个孩子。
我愤怒过,不平衡过,我也庆幸过。因为我因此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生与死的众生像。
任何人,无论你是谁,你都要有生死。谁都不能逃避。医生是唯一一种和人的一生都有关的职业,唯一一种和所有人都有关的职业...
我喜欢看一个电影叫“日瓦格医生”。建议你看看。
医生需要的是坚强的性格。你不能阻止战争,瘟疫,卖淫,家庭暴力,一切不平等...你是无奈的。
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看着中国人在观看杀头的国人的笑脸的时候发现一个无知的人即使拯救了他的生命。他还是会去笑的,杀人好看呗。
现实是我们反正也盼不来全民素质提高。就一定要多提防着点。
自己多保护自己,哪怕不干这个工作了。自己的生命都是最珍贵的。
吃什么不是一口饭啊。何必自杀?伤心的是自己的家人,有谁会同情你?SARS以后还不明白吗?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是自私的,为了他们想不开太不值得了。
所有懂科学懂道理的人们应该多向周围宣传,做到教化大众提高知识的作用。希望尽快使大家明白很多道理。
对媒体我主张多应用,要鼓励医生多写浅显科普文章。现在关于疾病的较多,对医学常识的少。在这方面,洪教授做的很出色。他的关于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靠自己,而且要早预防的道理已经在被大众接受着。
医生本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下九流。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地位。文人、老师、官员都一直是社会里优越的族群。(记者大概是文人的延续)。
近代随着西方社会的科学观念的传播而逐渐进步。
我们的社会地位(很悲哀,因为SARS期间同道的牺牲)已经在改善了。
估计以后还要改善。
总之中国要和国际接轨,厕所要干净,其他也不例外。
都富裕的中国人肯定都希望活的长,活的好,没有病。所以社会全面进步以后,医生地位肯定提高。
我们要有耐心。冬天虽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中国人不能老让外国人骂我们,只要钱,不要命吧?!
还有什么先用命换钱,再拿钱买命的生活态度,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有很多用钱买不来命的冤死鬼来教育大众。然后大家会发现,原来健康也是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决支持高耀洁!大家试试用这种思维方式去作出自己理智的判断,而不要上了中国官员的当.

1.现在的小姐多数有些防艾知识,即使掌握得不多,起码每次每客必要求戴套,但感染人数照样年年激增,为什么?这就说明戴套无用。正如高耀洁所说,接触感染的情况方式和可能性太多,防不胜防.你愿意迷信"套安全论"赌一把吗?高耀洁故事中的阿菊就说明问题.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要因为医生官员不宣传,当事人不宣扬,你不知道就以为这只是个特例.官方的宣传策略是出于大局考虑,目前改变不了社会现状只能推广用套,对国家人口来说可用概率理论,对个人来说也能用吗?所谓的机率论者说:与女性带菌者无保护性交被感染的机会为1/200,靠得住吗?谁都不敢去试!你用脑想想都能想到,让你去无保护性交,保证两三次就能得上,了不起你运气好四五次才得上.1/200这种数字游戏又有什么意义呢?戴套性交的机率理论也是同样的道理,用来安慰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2.最后,我自己就是惨痛的例子.次次戴套,小心翼翼,速战速决,最终遇上真正的"目标"一两次就可"中的".我已经过恐艾期,灵魂也曾因恐惧"洗净"过一次,但后来反倒因为掌握了所谓的"科学的宣教知识",把应有的畏惧当成过虑,重蹈旧路,最终应了那两句老话,"上得山多终遇虎","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现在一切看透,有艾也不恐,不是老天没给机会,是自己不给自己机会,一切均为咎由自取,这里只想奉劝大家,不要把洁身自好当成苛求而宁愿信奉套子防御论,因为我知道身边还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戴套没事.还在不断地把纯洁分子拉入染缸,他们之所以以为没事是因为感染人数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毕竟还是少数,他们还没碰上"目标",一旦真的遇上,他们即使戴套也不能幸免,象这样自以为懂,自以为没事,只会害人又害己.年轻的朋友们,我以自身的惨痛教训劝戒大家:赌不起啊!只要你有召妓行为,遇上感艾者,你就已经中奖了,而不象有的专家说的戴上套做还相当抽一次奖,要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机会才能中奖.实在是误人一辈子啊,我如果早些看到高教授的文章也不会这样了,哎,现在只会说些空话套话文过饰非的人越来越多了,而能实事求是说些实在话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生命无take two,行前慎三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8-16 1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正能量,独立思考。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0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