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00|回复: 4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三拗汤加味治小儿寒咳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8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由带节麻黄、苦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黄、杏仁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笔者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寒咳收到很好效果,且具简便廉验之特点。兹举案例如后。    病例一
    吴憧,男,5岁,2014年12月5日初诊,诉咳嗽3周,在医院补液抗炎4日,咳嗽不但未减,反而加剧,诊见咳嗽连声,伴气急,咳呛,痰白稀薄,咳嗽时涕泪交流,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寒邪束肺,肺气不宣而作咳。处方:麻黄4克,杏仁6克,甘草5克,法半夏4克,款冬花5克,桔梗6克,苏子5克,白术6克,茯苓6克,黄芪5克,生姜3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白术、茯苓、法半夏健脾化痰;款冬花润肺止咳;黄芪补益肺气;生姜助诸药发表。
    3日后复诊,咳嗽剧减,食纳亦佳。上方减麻黄为2克,续服1剂,临床治愈。
    病例二
    刘煜,男,3岁,2014年1 月3日初诊,诉咳嗽半个月,曾服消炎止咳药1周,效不显,继用蛇胆川贝液和枇杷膏之类药,无甚效果,刻诊,咳嗽伴气急,痰清稀,剧咳时,呕吐清稀痰涎,尤以夜间为剧,鼻塞,流清涕,处方:麻黄4克,杏仁6克,甘草5克,法半夏4克,款冬花5克,桔梗6克,苏子5克,白术6克,茯苓6克,黄芪5克,生姜3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少量多次喂服。随访,自服药后,有微汗遍身,咳嗽减轻,现已基本痊愈。
    按 咳嗽是肺系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气候突变时较多。临床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导致小儿咳嗽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以外感咳嗽为常见。尤其气候寒冷的冬天更多见。由于风寒外袭,肺失宣肃,治宜宣肺解表,药用辛散,三拗汤辛温宣散、宣肺解表力强,故对小儿寒咳具有很好的疗效。《幼幼集成·咳嗽论治》所说:“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闭其解散,为害不小。俱以辛散为先着……”在现行疾病俱“炎”的误导下,其家属或医者往往多以消炎止咳为首选,或以抗生素成群接队地用;或补液抗炎并伍;或大剂甜腻止咳药滋肆,致肺气壅窒,腻痰滋络,肺气不能清肃,黏痰不能咳出,致壅者越壅,塞者越塞,以致变证多端,或发为喘嗽,或厥脱诸变,良可叹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8 23: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方三拗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29 09: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中加黄芪是何用意?楼主能解释一下吗?
是不是必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1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我们厂叫三拗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23 1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芪补气实表,恶寒重者当加。玉屏风散、桂枝加黄芪汤就是这种用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6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