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喷雾干燥热质传递特性研究—胡洪2011.5.1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831
【目录】:目录6-8 第一章 绪论8-13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9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9-11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1-13 第二章 干燥塔内流场与液滴轨道控制方程13-23 2.1 质量守恒方程13 2.2 动量守恒方程13-14 2.3 能量守恒方程14-15 2.4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15-16 2.5 湍流模型16-19 2.5.1 Sparlart模型16 2.5.2 标准κ-ε模型16 2.5.3 RNG κ-ε模型16 2.5.4 Realizable κ-ε模型16 2.5.5 雷诺应力模型(RSM)16-17 2.5.6 各种湍流模型比较17-19 2.6 通用控制方程19-20 2.7 液滴运动轨道模型20-22 2.8 本章小结22-23 第三章 液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23-32 3.1 大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数学模型23-25 3.1.1 大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不考虑内部梯度)23-24 3.1.2 大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考虑内部梯度)24-25 3.2 有限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数学模型25-28 3.2.1 有限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不考虑内部梯度)25-27 3.2.2 有限空间内液滴动态蒸发(考虑内部梯度)27-28 3.3 喷雾干燥过程多组分液滴动态蒸发数学模型28-31 3.3.1 液滴内部的热量传递28-29 3.3.2 液滴与气相的热质传递29-30 3.3.3 液滴内部的质量传递30-31 3.4 本章小结31-32 第四章 数值求解过程32-44 4.1 求解区域离散32-33 4.2 控制方程的离散33-41 4.2.1 不同对流项离散格式选取讨论33-41 4.2.2 控制方程离散41 4.3 流场计算的SIMPLE法41 4.4 离散相Particle Source in Cell算法41-42 4.5 欠松弛算法与收敛判别42-44 4.5.1 欠松弛算法42-43 4.5.2 收敛判别43-44 第五章 喷雾干燥几个关键过程讨论44-61 5.1 液滴动态蒸发过程44-47 5.2 塔内气相、粒子热质作用过程47-56 5.2.1 流场与热质传递47-51 5.2.2 颗粒轨道51-55 5.2.3 不同进风温度、速度的影响55-56 5.3 旋风分离过程56-61 5.3.1 工作过程与分离原理56 5.3.2 物理模型56-57 5.3.3 模拟结果分析57-61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61-63 6.1 主要结论61 6.2 研究展望61-63 附录A63-64 参考文献64-68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8-69 致谢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