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芳华如梦 于 2018-12-23 20:31 编辑
格药致知——【知药学社】的兴替变革
一、智库革新,时势适然
世间之物,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名,与四时合其序。每一个事物的孕育、发展、转变都与其所处的环境背景密不可分。
回首以“比十”局为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时期,我国正式加入ICH,与国际接轨;一致性评价持续开展,药企大佬看好过关斩将后的政策红利;“优先审评”有序推进,高效审评解决审评积压问题;市场总局成立、《创新意见》颁布……
在这如火如荼、形势大好的背景下,“藏器于身,待时以动,智库班级应运生”。也有了“传药道,论政策法规,砥柱中兴”、“聚中外企业,药监系统;群英荟萃,诸子争鸣;数今朝,见龙在田兮,君自与盟”的豪情壮言。
然而,行业的激流勇进、高涨情怀,却伴随着长生生物事件戛然而止。紧接着,药监系统人事震动,高风险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行业整体笼罩在高压、紧张的氛围之中。
于此同时, 蒲公英智库班也经历了初创、发展壮大、趋于平稳的成长之路。“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智库班走上了革故鼎新之路。
二、知药为人,成人达己
【蒲公英智库班】正式更名为【知药学社】。原蒲公英智库班的分享模式为:
(1)每周末由一名老师在班级微信群进行专业一次专业的原创分享。
(2)每周不定时发起专业话题讨论,或某项技术、或某项法规、或某种行业现象等,主题不限。
(3)由班委将原创分享以及群内讨论精华进行整理,在【蒲公英智库班】公众号发布。
【蒲公英智库班】变革为【知药学社】后,除保留以上模式,又增加了新模式:
(1)付费培训。群内聚集了很多业内大咖(中外企业、药监系统、蒲公英版主等),进行线上模式的付费培训,面向不同层次(尤其是高阶)人群,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在群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讲师,提升业内名气,收获培训费用。每个人也都可以获取所需知识,提升技能。
(2)和IPPM联合主办线下培训、组织参观知名药企、座谈会、电子期刊等各类活动都在有条不紊的组织策划中。
(3)更有意义的活动,在“南湖会议”上策划中……(暂时保密,作为彩蛋)
在这里,一方面通过群内各种免费、付费原创培训,以及不定期对行业政策和热点的专业、深层次讨论,不断提升格局、拓展认知层面,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当自己足够专业、足够强大,就能反过来“设坛开讲”,知药学社提供广阔、优质平台,自我提升名气获取报酬的同时,也为他人的成长铺路,为行业水平提升尽一份绵薄之力。实现 “知药为人,成人达己”的双赢。
三、格药致知,知行合一
儒家的《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对古人的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寄予了希望和要求。“平天下”,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领域,都是属于自己的“小天下”,无数个“小天下”汇聚,成为了我们的制药行业“天下”,一个为健康保驾护航、一个关系民生大计的天下。我们需要理解法规政策,了解行业形势,需要对中外各类法规、意见的合理性、适用性有理性认知,做到知行合一。
2012年,一群为了新版 GMP而失眠的人们,创建了蒲公英论坛。她以“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GMP理论的实践者”为己任,经过6个多年头的发展,成为业内知名、影响广泛的论坛。
2018年,一群志同道合的蒲友,在蒲公英创始人的号召下,成立了蒲公英智库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组织了51场原创分享,发布了60多篇原创文章。如今转型成为【知药学社】,“士不可以不弘药道,任重而道远。”我们会以更高的质量,更多的专业培训和原创分享,奉献给每一位信任我们的制药人。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班委群里的一个“蒲公英论坛2012年成立”的问题,勾起了蒲公英创始人张金巍以及其他班委的回忆和感慨:这六年一路走来,当年很多经理,现在都当了总经理,当年还是药科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在国家药监局工作了,随着蒲公英的成长,我们自己也在成长,见证了行业的变化;目前迎来改革的时期,制药人的需求不断提高,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依然过去,我们也要勇于蜕变……
回归主题,我们也希望,通过【知药学社】,为制药同仁提供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格药致知、知行合一的专业平台。
最后,沿袭师父的优良传统,以一首诗作为结尾。
【知药学社】微信公众号:eamorg 加入【知药学社】联系人微信号:huanle79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