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7
收起左侧

[偏差管理] 用液相做有关物质项目,系统适用性溶液放紫外光灯(254nm)下照射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用液相做有关物质项目,系统适用性溶液放紫外光灯(254nm)下照射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射还是检测波长?什么品种的方法 学习一下

点评

应该是维生素类的 为了衍生出杂质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6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雪 发表于 2025-8-14 15:39
照射还是检测波长?什么品种的方法 学习一下

应该是维生素类的
为了衍生出杂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目的(为什么要在254 nm下照射)
  • 人为制造“可分离的降解产物”:很多“有关物质/杂质”方法把系统适用性溶液放在254 nm紫外下短时照射,是一种**光降解(强制降解)**手段,用来生成目标药物的典型光降解杂质/邻峰。
  • 验证分离度与稳定指示性:通过制造出与主峰相邻或重叠风险较高的降解峰,检查分离度、相对保留时间、峰纯度、信噪比等系统适用性指标是否达标,从而证明方法能“看见并分开”潜在杂质。
  • 灵敏度/特异性检查:有些法定方法要求用“照射后”溶液作为分离度溶液/灵敏度溶液,以确认小杂峰也能被检出和准确定量。

操作与注意事项(怎么做才稳妥)
  • 器皿材质

    • 石英容器(或石英比色皿/培养皿)。普通玻璃和多数塑料会强烈吸收254 nm,照半天也降解不出东西。

  • 光源与几何条件

    • 低压汞灯/手持254 nm灯即可;记录灯型号、波长、照射距离、时间。距离遵循近似平方反比,尽量固定距离与角度,保证批间一致性。

  • 时间与程度控制

    • 目标一般是轻中度降解(例如主峰面积损失约5%–20%,按你们方法学确定),避免过度降解导致峰形塌陷或新生一堆不可控杂峰。
    • 先做小试摸底:分别照1、3、5、10分钟,选能得到目标相邻峰且分离度满足标准的时间。

  • 溶剂与配方

    • 体系尽量与方法样品溶剂一致(如水/乙腈等)。避免醚类溶剂(易形成过氧化物),避免易挥发或易被UV分解的添加剂。
    • 体积不宜过大,薄层铺展(如浅层培养皿)更利于均匀受光;照射时可轻盖透光盖或短时开盖,兼顾受光与溶剂挥发控制。

  • 温度与挥发

    • UV照射会发热、挥发:可置于通风橱内、在容器下垫冰袋/冷板以控温;照后补足溶剂至原体积(必要时称重校正)。

  • 对照与空白

    • 同步准备未照样品照射空白(不含主成分的溶剂/辅料溶液)用于扣除背景、比对峰纯。

  • 避光与后续保存

    • 照射完成立即避光(棕色瓶/铝箔包裹),尽快进样,减少二次降解。

  • 安全

    • 254 nm对皮肤/眼睛伤害大,务必佩戴UV防护眼镜、手套,在通风橱内操作,避免直视光源与皮肤暴露。

  • 方法学与记录

    • 在SST或方法文件中固化条件:器皿、溶剂、体积、层厚、光源功率/距离、时间、目标降解程度、预期分离度/峰比等;每次记录批号、时间、环境温度以便可追溯。

  • 常见问题排查

  • 照了没反应:多为容器吸光(换石英)、溶液太厚或距离太远;或该品不敏感于光(改用过氧化氢/酸碱等其他强制降解手段,依方法要求)。
  • 降解过度:缩短时间、增大距离或降低浓度;必要时在冰上操作。
  • 峰纯不过:降低降解程度或优化色谱条件(梯度、pH、柱温),SST以“刚好出现关键邻峰且分离度>法定值”为佳。

一句话总结
254 nm照射是可控地制造“该方法最难分开的杂质/邻峰”的手段,用于证明你的有关物质方法分得开、看得清、量得准;关键是把照射条件标准化、把降解程度控在可用范围,并做好安全与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降解产生降解杂质,考察方法的分离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样品光敏感,光照易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14 16:35
目的(为什么要在254 nm下照射)
  • 人为制造“可分离的降解产物”:很多“有关物质/杂质”方法把系统适 ...

  • 系统适用性溶液配制好后,置石英杯中,在距离紫外光灯(254nm)下5cm处,放置4小时。这个5cm,是指紫外光灯到溶液配制的系统适用性溶液液面的距离吗?若系统适用性溶液配制的体积不同,对石英杯的大小有要求吗?

    点评

    短答:是的,那 5 cm 通常指的是紫外灯到溶液液面(或若有石英盖则到盖面)的垂直距离。更重要的不是“体积”,而是被照射层的厚度(液深/光路长度)和受光面积——这两项决定每单位体积吸收的UV能量,体积不同时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秋萍 发表于 2025-8-15 11:05
    系统适用性溶液配制好后,置石英杯中,在距离紫外光灯(254nm)下5cm处,放置4小时。这个5cm,是指紫外光 ...

    短答:是的,那 5 cm 通常指的是紫外灯到溶液液面(或若有石英盖则到盖面)的垂直距离。更重要的不是“体积”,而是被照射层的厚度(液深/光路长度)和受光面积——这两项决定每单位体积吸收的UV能量,体积不同时应调整容器尺寸以保持可比的液深与受光面积,保证可重复性。
    下面给出可直接放进SOP 的要点与实操建议(可照搬或微调):
    关键定义(SOP用语)
    • 照射距离:灯表面到样品液面(或石英盖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单位 mm/cm,实验中要固定并记录。
    • 液深(exposure depth):容器中液体的垂直厚度(光穿过的路径长度),单位 mm。
    • 受光面积:样品暴露在灯下的水平投影面积(圆形、方形等)。

    推荐的控制策略(保证可比性)
    • 固定液深而非固定总体积。

      • 举例目标:液深控制在 3–5 mm(0.3–0.5 cm) 可以获得较均匀、可重复的照射(多数小分子在薄层光照下更容易产生可检测降解产物)。

    • 由液深和容器受光面积计算体积:

      • 公式:体积 (mL) = 受光面积 (cm²) × 液深 (cm)(1 cm³ = 1 mL)。
      • 示例:用直径35 mm(3.5 cm)圆盘:面积 = π*(1.75)² ≈ 9.62 cm²;若液深0.5 cm,体积≈9.62×0.5≈4.8 mL。
      • 示例:直径60 mm(6.0 cm)圆盘:面积≈28.3 cm²;液深0.5 cm 时体积≈14.15 mL。

    • 如果必须用不同体积:改变容器直径以维持相同液深;或把大体积分装到多个相同尺寸的小皿里同时照射,结果合并/平均。

    石英杯/容器的选择与要求
    • 必须使用石英(quartz)容器,石英能透过254 nm;普通玻璃或多数塑料会吸收或屏蔽254 nm。
    • 容器口径应能让液深达到你设定的目标(例如 0.3–0.5 cm),并且与灯下投影匹配(最好使容器投影被灯光完全覆盖)。
    • 若用带盖的容器:盖子也必须为石英盖(或其他对254 nm透光的材料);若使用普通盖子则会显著降低/阻断UV到达样品。
    • 推荐选项:石英比色皿(pathlength可控但通常窄;适合小体积/高重复性)或石英培养皿/石英浅杯(便于做薄层照射)。

    距离、几何与均匀性
    • 距离 5 cm = 灯到液面(或盖面) 的距离。若用盖,记录是“灯到盖面5 cm”。
    • 灯功率随距离按平方反比变化(近似),因此必须固定距离并记录;若容器较深,液面高度不同会改变实际接收能量。
    • 若容器面积较大,中心与边缘得到的光强会不同,建议使用较小受光面积或在照射过程中轻轻搅拌/翻转以提高均匀性(注意搅拌可能带来光学遮挡或生成气泡,谨慎操作)。

    蒸发与温度
    • 薄层会导致明显挥发,尤其4小时照射。办法:

      • 使用石英盖(对254 nm透光)以减少蒸发;或在盖上留极小缝隙以避免压强问题。
      • 记录照射前后质量(称重)并必要时补足溶剂回到原体积/质量。
      • 控温:UV灯会升温,记录环境温度或在冰盘/恒温台上放置以限制热效应(若你要区分“光降解”与“热降解”)。

    可重复性记录(SOP 必填)
    • 灯型号/制造商、灯管类型(低压汞灯等)、额定波长(254 nm)、电流/功率(或亮度等级)。
    • 灯-样品顶面距离(例如 5.0 cm ±0.1 cm),测量点(垂直)说明。
    • 容器类型(石英比色皿/石英培养皿)、直径/口径、液深(mm)、体积(mL)。
    • 照射时间(4 h)、环境温度、是否加盖(如加—加的是石英盖)。
    • 照射前后称重数据(蒸发校正)、是否搅拌或翻转、样品批号与操作者。

    常见问答(FAQ)
    • Q:如果我直接说“体积10 mL,放5 cm,4小时”可以吗?

      • A:可以,但要保证每次用的是同一尺寸石英杯使液深一致;否则“10 mL”在不同杯子里液深不同,得到的光剂量就不一样,影响可比性。

    • Q:怎样保证长时间(4 h)不中断的均匀照射?

      • A:用足够大的灯罩覆盖样品区,使光斑覆盖整个容器;或把样品分铺成多皿薄层同时照射。

    • Q:如果用玻璃盖会怎样?

      • A:大概率会显著减少或阻断254 nm,导致无效照射,避免使用普通玻璃/塑料盖。

    安全提示(必须写入SOP)
    • 254 nm 强烈伤眼伤皮,操作人员必须佩戴UV防护眼镜、面罩与手套,在封闭光箱或通风橱中操作,避免直视光源或裸露皮肤照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0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