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返回首页

王晓峰的个人空间 https://www.ouryao.com/?193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知节气读《内经》,顺其自然学养生---晚了后悔我半生!

热度 2已有 1075 次阅读2012-8-10 17:58 |个人分类:健康日记| 养生, 朋友, 顺其自然

不曾知蒲友们是否都熟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今天特意有幸重新学习,确知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的称谓。以后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至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 的周年运动规律,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2天 。
     什么是节气呢?节气就是  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时日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这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时日称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这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不分“节气”和“中气”,统称“节气”   。
    在我国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随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显现的较为明显。自古以来,确立二十四节气也是为了便于指导农、牧业生产。我国农村广大的农、牧民群众,都普遍重视和熟知二十四节气知识及其应用。相反,居住在城市和非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们,却对此不太熟悉和重视 。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但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污染 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和养生问题 ,诸如“天人合一”和“顺其自然”的养生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因此, 我认为学习和掌握一些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则更有助于人们进行自身的养生保健活动  ;也更有助于延续我国古老淳朴的民俗民风的提升 。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和二十四节气七言诗,特辑之日记中,以便记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三月惊蛰春分在,四月清明谷雨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八月立秋处暑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十月寒露霜降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一年二十四节气,养生莫忘顺其然。
    学习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再去研读我们的国学经典《黄帝内经》,觉得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原则 。从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循环来看,天地自然永远遵循着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的一个固定顺序 。理解到人体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的 ,只有这样身体才是健康的 。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如今,这些现象难道不正是当今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种种表现吗?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由上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已是多么的聪慧伟大 ,他们早已懂得养生长寿的原理和顺应自然生存的道理,只是我枉学几十年不得而知 此生惭愧啊!从进小学的第一天起所学的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万岁”!结果毛主席与世长辞了! 接着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党现在开始腐败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伟大号召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芸芸众生;“活到老学到老”的警世名言,激励我发奋图强了大半生,学来学去,却搞不懂应该怎样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存环境?如何使自己强身健体?其实《黄帝内经》中都已告诉了我们。在各式各样的教材书籍中,《论语》、《老子》、“这主义”、“那科学”的等等内容随处可见,却恰恰《黄帝内经》的知识却少人提及。早年的我更无缘接触。《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门经典医学,它和人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要学懂《黄帝内经》是非常不容易的,学懂了它,小则可以医人修身,大则可以治家治国。当今社会,象我这样一个“生不起、养不起、住不起、学不起、穿不起、病不起、到最后连死都死不起”的最低层老百姓,还能咋样?只能重视一下这可怜的小命,以无灾无疾地满足一个普通百姓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就行。要重视这小命,实际上就是顺从自然和人体的本性,也就是顺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的规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养生就是要能够掌控自己,不仅要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还要能掌控自己的欲望,同时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存环境要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知。这样才能够“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些话我不想告诉别人 ,只告诉群里和我差不多的“蒲友”们! 

    在此祝自己,也祝友友们天天开心 ,万事如意 ,身体健康,百岁再去 !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ach成 2016-2-1 13:38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