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喷
“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
大蒜的有效成分 大蒜气味辛辣,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烹饪佐料,也是人们公认的健康食品,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入脾胃之经,具有“下气、消谷、化肉、除风邪、杀毒气”等功效,所以大蒜常被纳入滋补和食疗配方。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球状鳞茎俗称蒜头,具有辛辣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常见食品和调味品。 大蒜富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能活化细胞,增加抗病及抗菌能力,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肠胃等功效。然而,尽管大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当前公众对大蒜的了解依然不够,大蒜的功效也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为了验证大家对大蒜到底了解多少,有人曾做了一个100人的随机调查,结果非常有意思。 第一问是:“您知道大蒜吗?”经常有人回答:“什么?大蒜?就是可以吃的那个大蒜吧?我当然知道啦。”其实,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蒜这种调味品,它和胡萝卜、大葱、辣椒等食品一样,都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100人中,回答知道大蒜的有100人。 可是,问到第二问:“您平时吃大蒜吗?”100人中只有两位中年男性回答:“是的,我每天都会吃大蒜”;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回答:“虽然不是每天都吃,但我很喜欢吃大蒜”;其他人则回答:“不常吃大蒜”。总的来说大家对大蒜还是比较亲近的。 这个调查的第三问是:“您平时是否绝对不吃大蒜?”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人吧。有趣的是在回答问题的100人中,肯定地回答是的人也只有两个,这两人都很讨厌大蒜。不过,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回答:“大蒜好像对身体有好处,我不喜欢吃,但也不会坚决拒绝。”由此可见,真正讨厌大蒜的只是极少数人。不管吃不吃它,大蒜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虽然我们都知道大蒜,但当提出第四个问题:“您知道大蒜对健康有哪些好处吗?”50%的人能答得上来一些;有40%的人回答:“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甚至还有10%的人回答:“大蒜的味道那么重,我觉得对健康没什么好处吧”。 之后,这个调查提出了第五问:“大蒜为什么对健康有好处?您知道其中的理由吗?”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我只是听说大蒜对身体有好处,但却不清楚其中的理由。”不过,还有一些喜欢大蒜的人回答:“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大蒜到底为什么对身体有好处,可自从坚持吃大蒜后,不得感冒,也不觉得疲劳,而且也不会宿醉,感觉比以前健康多了。” 再问及为什么要吃大蒜时,很多人的回答是:“觉得身体虚弱疲劳时,朋友说吃大蒜对身体好,所以就吃大蒜了。”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几乎没有人真正清楚大蒜为什么会对身体有好处。不过,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有亲身体验,有些人意识到大蒜对健康的确是有益处的。虽然极少数人因为大蒜的刺激性而对其反感,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大蒜是一种健康食品。 为什么有人会因为大蒜刺激性强而认为大蒜没什么好处呢?探察一下其中的理由,基本上都会回答:“我在吃生蒜时,感到很辛辣,吃下去胃也感到不舒服,所以就不吃大蒜了。”看来是由于与大蒜的第一次接触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就敬而远之。 确实,大蒜的强烈刺激性是一些人讨厌大蒜的重要原因。但很大程度上,吃大蒜这种辛辣和刺激的感受是食用方法不当造成的。事实上,这种强烈的刺激性也正是大蒜存在效能的一个表现。 葱属植物家族 大蒜在植物学上的学名是Allium sativum。Allium在拉丁语中是蒜的意思,sativum是栽培的意思。 大蒜是葱属植物。葱属植物都有球形的根茎和细长的叶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散发出独特的气味。大家比较熟悉的葱属植物有韭菜、荞头、大葱、洋葱。此外,葱属植物还包括山蒜、细香葱、冬葱等植物。 下页的图对这些植物的成分进行了比较,各种成分刺激性气味的强度从左到右越来越强。 山蒜又叫野蒜,是野生的葱属植物。初春摘下山蒜的嫩叶,放在酱汤里,可以使酱汤更为美味;山蒜也有球状根茎,醮着酱吃非常鲜美,是很好的下酒菜。 除了山蒜外,在深山幽谷中生长的“行者蒜”,也被称为“紫蒜”,无论是形状和成分都跟大蒜不同。“行者蒜”外表和山蒜有些相似,比山蒜小一些。 另外,山蒜除了和大蒜外形相似外,在药用方面,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说,在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把山蒜或大蒜的根茎捣碎涂抹在被叮咬处;受到外伤后,也可以把山蒜或大蒜的根茎捣碎,和小麦粉搅拌在一起,涂抹在伤口上。不过,山蒜中的蒜素含量要低于大蒜。 因为冬葱可以分株种植,分株后会迅速长出根茎,所以又名“分葱”。 细香葱是最细的葱属植物。韭菜只有叶子可以食用,而细香葱无论是叶子还是根茎都可以食用。 大葱和洋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蔬菜,这两种植物几乎不含蒜素。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两种植物才没有大蒜的那种强烈的刺激性。不过,大葱和洋葱有很好的味道,所以大家都喜欢吃,是人们广泛食用的蔬菜。在制作肉类菜肴时,离不开大葱或洋葱。将它们和肉一起吃,能相互提味。根据古埃及的记录,洋葱是修建金字塔的民工们的食物和保健品。 在大蒜的同伴中,与大蒜最为接近的就是荞头。荞头原产于我国,在南部和中部广为栽培,荞头也是咖喱料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调味品,它通过厦门、汕头等港口城市出口到东南亚等地。 荞头的刺激性远比不过大蒜,虽然在成分上与大蒜最为接近,但荞头的主要成分与山蒜一样,都是甲基蒜素。 这些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气味、味道等方面都比较相似,所以可以全部归属到葱属类。 探析大蒜主要成分 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我们已经可以精确地测定大蒜的各种成分。下面这个表就是美国农业部网站公布的最新大蒜营养组成表。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大蒜含有哪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大蒜(蒜头)基本营养组成表 (100克) 注:括号中百分比是指100克大蒜中该营养素的量占美国FDA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RDI)的相对百分比。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国家营养标准参考数据库,第23版 (2010年)。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各种营养物质有一个“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RDI)”,我们可以看到每吃100克大蒜,就可以满足人体每日95%的维生素B6和52%的维生素C需求。此外,大蒜中硫胺素、泛酸以及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当然,在古代乃至近代,要搞清楚大蒜的成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大蒜的各种成分及其功效,还有着一段曲折的发现之旅。 和在中国一样,大蒜在欧洲,也同样受欢迎。欧洲人食肉,经常和大蒜一起食用。而且大蒜的强烈性气味——蒜臭,也让人们讨厌,但正因为这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蒜臭,大蒜又成了驱魔之物。在欧洲的文化里,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惧怕阳光、十字架和大蒜,所以欧洲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大蒜是避邪之物。 大蒜最大的特征是其强烈的臭气,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人都厌恶这种气味。要揭开大蒜为何对人身体有好处之谜的关键,就是要弄清这种气味的成分。德国化学家塞姆勒在1892年做了大蒜的实验,塞姆勒也是第一位分析大蒜的臭气、科学地验证大蒜功效的人。 塞姆勒使用的是西方的实验研究方法,就是不断分析、检验大蒜的基本成分,当时实验的重点是查明大蒜臭气的成分。 塞姆勒首先把大蒜的球状根茎磨碎,用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法是将成分物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或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成分液体的方法。塞姆勒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得到了刺激气味强烈的馏出液,大蒜成分的比例在0.18%~0.2%之间。之后,再用包含两种以上挥发成分的液体混合物进行重蒸馏。 他不断改变条件、改变添加物反复实验,终于分析出了大蒜的成分: ◎ 二烯丙基三硫醚 60% ◎ 丙基烯丙基三硫醚 6% ◎ 二烯丙基二硫醚 20% ◎ 甲基烯丙基硫醚 微量 ◎ 多硫烯丙基化合物 微量 ◎ 萜烯类化合物 微量 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芳基系列挥发油,而且其中占到60%的二烯丙基三硫醚与大蒜的臭气相似。因此,塞姆勒发表了论文,认为二烯丙基三硫醚即是大蒜的主要成分,也是大蒜的有效成分。 蒜氨酸 在塞姆勒发表论文20年后,德国学者伦多克威斯特又用别的方法提取了大蒜成分。他把干燥的大蒜根茎浸泡在稀酒精溶液里。然后用醚稀释提取液,分离出沉淀物,再提纯,得到了碳水化合物结晶。出于学名的考虑,他把这种结晶命名为蒜氨酸。 就这样,首次精制出了大蒜主要成分的结晶——蒜氨酸。不过在这一阶段,提纯技术还有待提高,蒜氨酸中包含着很多杂质。 虽说如此,原本认为大蒜的主要成分是芳基系挥发油,但现在却前进了一步,得到了无臭的结晶蒜氨酸。当然,如果认为蒜氨酸是大蒜的基本物质,则又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现象——蒜氨酸没有大蒜的独特臭气。但是,如果把蒜氨酸放入糖类检测试剂斐林液中,则会散发出大蒜的臭气。另外,蒜氨酸还可以和大蒜中提取的酶溶液发生反应,散发出大蒜的臭气。 如前所述,伦多克威斯特和卡瓦里特等人提取的蒜氨酸、蒜素还不够纯粹,包含了大量杂质。真正提取出纯净大蒜成分的人是瑞士学者斯特尔。 正是斯特尔在进一步地严密推理验证后,彻底查明了大蒜中酶的活动,揭开了大蒜的秘密。 为提取出纯净的蒜氨酸,他使用了下面的方法:首先,在零下20度左右的温度下,把大蒜冷冻。然后,用粉碎机把冻好的大蒜粉碎。因为温度太高的话,大蒜中的酶会分解,影响蒜氨酸的纯度,因此要选择这样的冷冻条件。 接着,把冷冻的大蒜粉末用酒精或甲醇提纯。此时尽量注意控制水分,把水分含量控制在15%~20%之间。如果酒精中的水分较多,会导致大蒜粉中的酶自动分解。同时,如果酒精的浓度过高,则会导致大蒜粉中的酶失去活性,凝固成团,不会溶解于水中。 随后,把溶解了蒜氨酸的酒精溶液反复过滤,低温加热。酒精挥发后,残留下的溶液很像糖浆。为了提取其中的脂肪性不纯杂质,斯尔特使用了乙醚进行提纯。之后,为了除去大蒜溶液中的碳水化合物,还要使用含水酒精提纯,然后再加入无水酒精。 接着把液体放在容器中减压蒸馏,可以得到高浓度的水溶液。加入甲醇后放置,最后可以得到无色的蒜氨酸针状结晶。 然后,再用含水丙酮使蒜氨酸针状结晶再次结晶,便得到了高纯度的蒜氨酸。 这是挺复杂的工作,估计连斯特尔本人也没想到,提纯大蒜中的蒜氨酸竟会如此复杂。 蒜氨酸具备酸性氧化剂的特征:不稳定、易反应、易分解,而且还是不饱和构造的活性硫磺化合物。可是,光是蒜氨酸本身并不能解释大蒜的强力杀菌力、刺激的臭气,以及神奇的药效功能。 蒜素 1944年,研究大蒜的学者卡瓦里特等人,把大蒜的酒精提取液真空蒸馏,结果得到了与蒜氨酸不同的、无色、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不稳定精油——蒜素(Allicin)。 大蒜在西方作为驱魔之物使用,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气味,更主要地是因为它的功效。在流行霍乱之类的恶性瘟疫时,经常吃大蒜的人抵抗力强。另外,大蒜对化脓性疾病也非常有效。所以,人们虽然不十分清楚大蒜的化学成分,但是却知道大蒜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和抗病能力。事实上,大蒜中起杀菌作用的成分,正是蒜素。 蒜素的抗菌能力极强,对8万5千倍到12万5千倍的结核菌、白喉菌,或者是伤寒菌、痢疾菌都有抑制能力。当时的抗菌力单位以青霉素为标准,1毫克蒜素的抗菌能力大约相当于15单位的青霉素。 拥有超强抗菌力的蒜素,其气味与大蒜特有的臭气是一样的。可以说,比起蒜氨酸来,蒜素更能代表大蒜的特性。 斯特尔在提纯了蒜氨酸之后,也成功地提取出了高纯度的蒜素。蒜素是蒜氨酸与蒜酶两种物质结合的产物,也是大蒜发挥多种效果的源泉。比如说,从维生素B1的结合作用方面考虑,维生素B1会被蒜氨酸酸化,但蒜素却可以把维生素B1还原。因此,大蒜进入人体后,可以帮助顺利吸收维生素B1。 同时,蒜素与蛋白质也能很好的结合。这个现象就好比生吃鸡蛋会很难消化,但当鸡蛋被煮到半熟时,其蛋白质的构造会发生变化,因此半熟的鸡蛋会更容易消化,蒜素的功能就与其相似。也就是说,蒜素有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使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