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56|回复: 5
收起左侧

中医经方名师的智慧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6 09: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医经方名师的智慧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俗话说“跟着凤凰飞能成为俊鸟”。
    见学友案头摆放《听名医讲经方运用》一书,该书是由当今国内研究经方大家、名医教授在广州“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授课记录整理而成。
    我一无名小卒,无福、无缘、无资格亲耳聆听大师教诲,能得书传,依然是很荣幸的事。遂恳求借回研习,希求有所斩获。无奈学后存疑,又无法当面讨教,只能书于网络,以期同道高人点拨。

1. 先要明白何为经方
    我这里取中医学界最为普遍的说法,即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后世中医学家将张仲景誉为“医圣”,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 仲景之方颂为“群方之祖”。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而当下名利风行,难得有人能够坐下来讨究学问了。沽名钓誉者,都是因为一旦打出“经方”这面旗帜就仿佛师出正门,沾得几分古圣灵光。

2. 看不懂的经方
    《伤寒杂病论论》原也是看过的,其中大多药方不过五、七味,都是临床上千锤百炼的精品。看大师们讲临床,理法头头是道,等到处方用药,我就晕菜了。说的是治某病辩证后选用某方加减,而加减的药味数超过原方药味数,动辄二十几味药。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老师告诉我:处方不宜超过18味药,否则可能被药局退回,被斥为:“哪里是开药方,是在开药局吗?”
    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君药是方剂中的主要药,药力最大,起主导作用。经方名师在处方时,选用某经方的加减药物和剂量都超过了原经方,主治应该是早已改变了,还能说是该经方加减吗?
    以湖北中医学院梅国强教授讲授的“柴胡四物汤”为例,此方是小柴胡汤和四物汤(非伤寒方)的组合方。他在给一位李姓患者开的方中用药是: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玄胡10克,姜黄10克,全蝎10克,蜈蚣2条,白芷10克,土鳖虫10克,红花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益母草30克,泽泻10克。方中小柴胡汤中选取3味药,加上四物汤的4味,共7味药;加入的其它药为13味,而且重量药也非原方药,已与原经方离经叛道深远。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彭坚教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5味药的原方被他最后加成22味药,美其名曰:桂枝茯苓丸加味。而这样的处方在这本书中比比皆是。同理,我们在一张处方中经常使用白芍、甘草,如果后边还加了10种其它中药,能说:我这就是“芍药甘草汤”加减或加味吗?

3. 搞不懂的经方
    古人用药如同用兵,兵不在多而在精。仲景制方,短小精悍,药效桴鼓如虹。而当代这些经方名师用药,很少单用某方,都是以仲景数方合用,药味和药量均数倍于仲景。是现代人病情复杂了?一人多病了吗?或是今人患病也与时俱进了?还是为追求盈利养成了开大方的习惯。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廖世煌教授、湖北荆州的黄祥武教授、湖北中医学院的陈国权教授等都是这般处用经方的。诸如一个病人处方中:导赤散、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一贯煎加味(陈国权);当归四逆汤、通窍活血汤并涤痰汤加减(黄祥武);小柴胡汤、四逆散、酸枣仁汤、白虎汤加味(廖世煌)。方方笔笔皆是如此。

4. 莫名其妙的用药
    记得初学方剂都是首先熟记十八反、十九畏,近年研究虽有证明它们大多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毒副作用,但是也依然是被药房严格限制的。彭坚教授书中力推大剂量海藻、甘草同煎,且未对此法有违十八反作出任何说明。

    民间习语:大学教授会编书讲课,民间医生会看病除疾。难道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6-16 1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6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跟着凤凰飞能成为俊鸟”。
,多借鉴别人经验,就能丰富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6-16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在正确辩证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使用经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6 1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仰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8-12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nunqing 发表于 2013-6-16 10:47
敬仰大师

大师是用来接砖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5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