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45|回复: 1
收起左侧

[养生] 糖尿病:益气养阴 清热化瘀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9-19 1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糖尿病:益气养阴 清热化瘀

编者按 秋季是糖尿病多发和加重的时节。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内服中药和一些外治方法,疗效显著。入秋以后,医患都要注意血糖的波动和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
糖尿病:益气养阴 清热化瘀

□ 刘荔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当前消渴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以三消症状首诊者甚少,许多病人来诊时已出现并发症,阴虚燥热已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发病机制。

  刘启廷认为气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三大病理因素,气虚化火,伤津损液,久成虚疾,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故益气温阳重在气化,养阴勿忘祛浊,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中医“消渴”、“消瘅”范畴。 笔者父亲、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启廷对该病的治疗经验独特,介绍如下。

  三因五损致病

  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内在因素。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情志失调,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因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与该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对于该病的病机,传统认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又各有偏重,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其中以口渴多饮为主者,称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主者,称为中消;尿多而频,或浑浊者,称为下消。但因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精神因素和人体体质等一系列变化,使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当前该病病人以肥胖者占多数,在临床中,以三消症状首诊者甚少,许多病人来诊时已出现了并发症。许多学者认为,阴虚燥热已不能完全概括该病的发病机制。

  刘启廷在临床中提出糖尿病当以“三因五损论治”,三因即气虚、阴虚、燥热三大病理因素,五损即心、肝、脾、肺、肾五脏俱损,总结该病病机为气虚化火,伤津损液,燥伤阴血,久成虚疾。

  益气养阴、清热化瘀论治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刘启廷拟糖尿病治疗原则:益气温阳重在气化,养阴勿忘祛浊,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组方益气养阴化瘀汤,并随症加减,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药物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生地30克,黄连20克,大黄10克,枸杞子30克,山茱萸30克,水蛭10克,荔枝核30克。

  服法: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组方依据: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中医认为,五脏虚弱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内生燥热,灼津伤液,瘀血自生,络脉受损。故治疗宜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行气散结。药用黄芪、人参、生地益气养阴,生津润燥;黄连、大黄清热解毒,通腑泄浊;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肝肾,养阴益精;水蛭破血逐瘀,疏经通络;荔枝核疏肝理气,温散行滞,以行血中之气,阻止痰湿、瘀浊淤积体内。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燥湿、化瘀行气之效。

  该病病程漫长、病情复杂多变。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症状,合理加减治疗。现代研究表明,益气养阴已成为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法则,常用的益气养阴药如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生地、沙参等,经药理实验证实,确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多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刘启廷认为,在益气养阴的同时,要配合温肾阳以助气化,使五脏功能恢复正常,这样不用滋阴而阴自充,不用生津而津自回,常选用山萸肉、沙苑子等药,意在寓补于通,培元固本,益气生津。

  因本病日久失控,致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纵观现代研究,均强调要重视对络脉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在治疗中活血化瘀贯穿始终,这样可控制原发病,又可防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常用药物有水蛭、丹参、大黄等,经药理实验证实,均具有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特别是大黄,能活血化瘀、通腑泄浊、推陈致新,对便稀不耐泻的患者,可选用熟大黄。

  加减运用:若烦渴多饮明显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若尿频量多者,加金樱子、桑螵蛸以补肾固涩止尿;能食消瘦者,重用黄芪,加黄精、葛根补气养阴,健脾益胃;若脾胃虚寒,兼见胃脘胀满不舒,纳差呕吐者,加干姜辛开苦降,开畅中焦;全身浮肿,合并肾病者,加玉米须、炒杜仲以温补肝肾,利水消肿;视力不清者,加茺蔚子、密蒙花以清热养肝,明目退翳;全身麻木者,加当归、炒白芍以补血活血通络;合并疮疡疖肿者,加蒲公英、地丁以清热解毒;血压偏高伴见头晕者,加天麻、夏枯草以平肝潜阳,息风定眩;足部浮肿者,加苍术、黄柏燥湿化浊,利水消肿;足胫冷痛者,加附子、麻黄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对于血糖、血脂明显增高者,刘启廷主张中西合参,充分发挥西药降糖快、中药改善症状快的特点,不应单纯甚至盲目地追求一种治疗方法,以免耽误治疗,带来不良后果。中药的优势在于:能改善病人的体质,较快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且毒副作用小,特别是活血化瘀类中药,能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9: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并发症知多少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尿液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以后可以逐步进展为大量蛋白尿,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据统计,病程在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可以达到10%~20%。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中枢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一般来说,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病变而言,其发生率和病程长短有关。据统计,病程为5年、10年、20年的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其中,较为典型的足部感觉神经病变可致保护性感觉丧失,当脚被割伤、烧伤、烫伤或碰伤时,患者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可导致足坏疽和下肢截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常常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20%~4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有会导致视力丧失。因此要定期检查眼底,及早防范。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其中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给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糖尿病大血管病

  糖尿病大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等。虽然这些疾病都不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会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大血管病变更为严重、更为广泛,预后也更差。

  我们要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给予足够重视,在平时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梁晓春)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19: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名家治糖尿病经验方



  施今墨经验方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1:元参90克,苍术30克,麦冬60克,杜仲60克,茯苓60克,生黄芪120克,枸杞子90克,五味子30克,葛根30克,二仙胶60克,熟地60克,怀山药120克,山萸肉60克,丹皮30克,人参60克,玉竹90克,冬青子30克。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克,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2:葛根30克,花粉90克,石斛60克,元参90克,生地9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莲须30克,人参30克,银杏60克,五味子30克,桑螵蛸60克,菟丝子60克,补骨脂60克,山萸肉60克,西洋参30克,何首乌60克,生黄芪120克,怀山药90克,女贞子60克。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克,合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之上消、下消者。

  验方3:莲子肉60克,芡实米60克,党参60克,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克,西洋参30克,杭白芍60克,黄柏30克,生黄芪90克。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之中消者。

  赵锡武经验方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克,天麦冬各12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30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克;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经验方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活血化瘀治法的重要性,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降糖基本方: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另外,祝谌予对于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

  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血藤、桑寄生;足跟痛,加青黛、木瓜;眼目昏花,加川芎、白芷、谷精草、菊花;兼有冠心病,加生脉散;胸痛,加川朴配郁金;大便干,加麻仁、郁李仁,必要时加川军;胸腹胀满,加枳壳、桔梗、杏仁、薤白;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小蓟、三七粉;血压高,加夏枯草、紫石英或三石汤(生石膏、石决明、代赭石);胆固醇增高,加决明子、首乌;少数病人血糖不降者,可重用黄芪50克,生熟地各30克。

  吕仁和经验方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1: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克,葛根、知母各15克,枳壳、黄连、生军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

  验方2: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克,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克,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3: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克,枳实、桃仁、皂刺各500克,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4:黄精、生地、丹参各30克,赤芍15克,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克,青黛6克,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5: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克,丹参30克,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克,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6: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克,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克,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千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1 1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已经成为现在人的富贵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4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