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1
收起左侧

[杂文] 秋高气爽话登山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0-13 0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秋高气爽话登山


登山是古今中外广为推崇的一项强身健体运动,重阳登山已成为极富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习俗。

  登山者乐,登山者康。登山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登山是回归大自然的好方法,走进高山,走进大自然去呼吸清新空气,饱览一尘不染的风情,登上高山之巅,遥望群山林海,绿涛起伏,谛听天风云鹤,飞瀑松声,那胸中抑闷,人世间悲愁感伤荣辱,皆被山风涤荡得无影无踪,身心融于自然之中,欢欣喜悦的心境油然而生,顿感心爽神怡,豁达开朗,进入超凡脱俗的忘我境界,使人们心胸开阔,越活越年轻。

  登山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它是一种向上攀登的行走运动,对全身关节和肌肉有良好的锻炼作用,尤其是对下腰部及下肢肌肉群。在登山的过程中,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对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身体的代谢能力大有益处,同时对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由于登山消耗的能量较大,因而还具有较好的降低血脂和减肥的作用,山林的自然环境和攀登动作可以很好地调节大脑,并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登山不仅适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慢性腰腿病,而且在对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慢性胃炎、盆腔炎等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登山虽有益于健康,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安全第一,登山时应当步伐平稳,注意力集中,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防止滑倒、扭伤、骨折等意外事故发生。

  二是要掌握正确的登山姿势,上山时,身体重心要前移,步子放小些,落脚点要近些;坡度较陡的山路应膝盖抬高些,上体前倾些。下山时,上体要直立或向后仰。

  三是要控制好运动量,登山时,体力和能量消耗都较大,所以要掌握好力气,在途中感到吃力时,可休息片刻。

  四是注意气温变化,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将持续下降1℃,因此在登山休息观赏时,应把途中脱下的衣服穿上,以免着凉感冒。

  五是患有心、肺疾病的中老年人,身体尚好,可参加轻微的登山活动,身体不佳者,则不应勉强去登山,以免发生不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3-10-13 21: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不利于老年人。对膝盖不好。还是少登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5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