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60|回复: 1
收起左侧

芍药,缤纷之中见芳华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4-17 09: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芍药,真是美的。

  那或红或白的花瓣儿,层层叠叠地相挨在一起,密密然然地簇拥着花蕊儿,圆融,紧凑,大气,像天边的彩霞,映衬着春日的笑脸。娇嫩艳丽、妩媚多姿的模样儿,流淌着无限的温柔。

  就连很少从花的容貌上表达赞誉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它花大色艳,还被称为“娇容”、“余容”。

  据说,芍药不是凡花种,她和牡丹一样,是因人间瘟疫,玉女或者花神为拯救世人从王母娘娘那儿盗下的仙丹。这被撒到人间的仙丹,一些变成了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了草本的芍药。她们也确实都可以治病救人,要不芍药至今还带有“药”字呢。而且,由于她们国色天香,更是备受人们青睐,牡丹被誉为“花王”,芍药被誉为“花相”,位列草本之首。

  芍药还是中国的爱情之花,是中国“情人节”的代表花卉,在国外还有“花中皇后”的美称。她那楚楚动人的情态,的确让人生出许多爱怜和不舍,古代男女交往,就常常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意。别离之时,多情女子总爱将芍药赠与心上郎君。想来,在那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之时,有美丽的芍药相依相伴,是多么令人心动的慰藉啊。芍药又因此而被称为“将离”;君将离去,我心悠悠。多情女子就是这样借芍药的药性来表明自己的心情,微寒中透着些许心酸。

  这微寒小酸的芍药对于女子也确实有特别的关怀,她能够滋阴补血、益气安神、解痉止痛、镇静消炎,因之被称为“女科之花”。其有白芍和赤芍之分,白的花是白芍,红的花是赤芍,“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尤其是白芍,更是女科良药。传说,东汉末年医药学家华佗的妻子就得过她的恩惠。

  当年,华佗为了更加方便全面地研究中草药,在自己住宅前建了一个药园,种药草、建药房,向人们传授技艺。一次,华佗得到一位外地人送来的一颗芍药籽,他就把它种在药园。他仔细研究了芍药的叶、茎、花,觉得没有什么可做药用,也就没有特别关注了。即便华佗的妻子见芍药好看,提醒华佗留意,华佗都没有放在心上。之后的某一天,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过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望着窗外的药园,华夫人突然想起还没用过芍药,便瞒着丈夫,挖芍药根煎水喝。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又服了两日,其病全无。华夫人把此事告诉了华佗,华佗才意识到自己委屈了芍药,忘记研究芍药的根了。华佗对芍药的肉质块根做了细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发现:生品长于平肝、益气,麸制长于养血、敛阴,酒制长于活血,碳制长于止血。由此,芍药便被广泛地使用。

  美得精致、美得华实的芍药就这样留在了人间,这令人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勃那佳句迭出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隽永悠长,用在芍药身上真是适合不过了;只是可惜,在那落花飘摇着的影子中,远去了史湘云。

  最能将芍药之美展现到极致的,就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那醉情溢言、酡红沉梦的日子里,那一袭清风中,她醉眠芍药茵,吐气若兰,香梦沉酣。她枕着一包用精美的手帕包了的芍药花瓣,任四方芍药飞满一身,手中精巧的扇子也被落下的芍药花瓣掩埋过半。一群群蝴蝶、蜜蜂热热闹闹地飞来飞去,她们围着芍药,绕着史湘云。这些蝴蝶、蜜蜂她们一定认为,史湘云就是和芍药一样美丽的花。

  美人如花花满天的场景,生生地眩疼了多少人的眼睛啊:清朗的悠远、飞动的飘逸、馥郁的清香、浪漫的柔美,还有漫不经心的和谐,无一不展示着人花合一的美妙与神奇。

  是的,美人都是伴着芍药一起出现的,她们原本为一体。仿佛几缕飞云,悄然生动;又犹如远方篷船里透出的灯光,隐约着许多温暖,印记着了无痕迹的瑰丽。

  这,就是芍药永远的形象。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4-17 1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园子里还有芍药啊,呵呵,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5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