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42|回复: 6
收起左侧

鱼腥草救命的传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6-4 1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菜、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早名见《名医别录》。宋代药物学家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宋代苏恭在《苏沈良方》中亦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关于鱼腥草的传说故事有多个版本,其中从古沅洲(即今芷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村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村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在芷江新店坪镇白马滩村有一张姓的后生,全家也患上这种病。就在那一年,左邻右舍的猪也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全家人甚觉奇怪。原来,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难道是猪吃了鱼腥草的缘故?于是,全家人也试着挖鱼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就在人们对这种病一筹莫展时,姓张的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村里的人们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村民们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死马当作活马医”,结果,凡服食鱼腥草的村民,病情大见好转。消息很快传遍了沅洲各村,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鱼腥草把病治好了。

  从此,当地村民对鱼腥草珍爱有加,它虽然有股鱼腥味,但稍加处理就可做为味美食材,或凉拌,或烹炒,或与其它食材炖煮,制成各种美味佳肴,既大快朵颐,又清热解毒,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就这样,鱼腥草做为药食两用的佳品一直沿用至今。

  鱼腥草多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后阴干用或鲜用。其性微寒,味苦,入肺、膀胱、大肠经。据测定,其含有新鱼腥草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磷、钾、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疟疾、热痢、痈肿疮毒、水肿、淋病、痔疮、脱肛、湿疹、疥癣等症。《医林纂要》载:鱼腥草“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分类草药性》亦载其:“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现代药理证实,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鱼腥草中可提取一种黄色油状物,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起到利尿的作用。研究还表明,所含的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起到抗肿瘤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辐射作用,并有镇痛、镇咳、镇静、抗惊厥、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等作用。(天津  韩德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4 13: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居然是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4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食两用鱼腥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4 1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故事,原来是如此神奇的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4 15: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我都会喝个三两次,可以种一些,很好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4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是猪救了大家。。。让我想到神农和李时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4 2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人把它当菜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5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