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158|回复: 3
收起左侧

【30中药材鉴别】茯苓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21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茯苓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多孔菌科植物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茯菟",列为上品。陶弘景著作中有"土人乃假斫松作之"等栽培茯苓的记载。《图经本草》载有西京茯苓和兖州茯苓的附图。李时珍曰:"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伏神也。……俗作苓者,传鸟之讹尔。"历代本草所载,均指本种而言。《图经本草》《本草纲目》的附图也系本种。




茯苓 别名:杜茯苓、野苓(湖南、湖北),松苓、松薯、松木薯(广西),万灵精、松腴、云苓、安苓
Poria cocos (Ochw.) Wolf--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url]菌核有特殊臭味,深入地下20~30cm,球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长径20~30cm,或更长。新鲜时较软,干燥后坚硬。外面为淡灰棕色至深褐色,具瘤状皱缩的皮壳;内部由多数菌丝体组成,粉粒状,外层淡粉红色,内部白色;子实体平卧于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或干燥后,变浅褐色,管孔多角形至不规则形,深2~3mm,直径0.5~2mm,孔壁薄,孔缘渐变为齿状。于显微镜下观察,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斜尖,壁表面平滑,无色。
生于向阳、温暖的山坡和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多寄生于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马尾松(P. massoniana Lamb.)、黑松(P. 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 yunnanensis Sieb. et Zucc.)等松属植物较老的根部。全国大部分都有人工培育。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野生茯苓一般于7月至次年3月间采挖,人工培植者,于接种后的第二年7~9月起窖。采收时应选择晴天,以利加工。挖出茯苓团后,洗净泥沙,擦干,堆置于密闭的不透风处,垫草,盖严,"发汗"5~8天后,去掉稻草,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表皮变褐色,并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称"茯苓个"。先将外皮剥掉,称"茯苓皮"。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成块,阴干,制成"茯苓块"等商品。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片状或小方块,称"赤茯苓"。切成平片,晒干,称"茯苓片"。抱木而生(切片中央有木心)的称"茯神"。


茯苓Poria 历史上,主产于云南丽江、维西、保山、楚雄,安徽金寨、霍山、岳西、太湖,湖北罗田、英山、麻城,河南商城、固始等地。云南产茯苓质量佳,称"云苓";安徽大别山区产量大,称"安苓";湖北产量亦大,为传统性商品,加工精细。以上产品均销全国各地,并销往东南亚、日本、印度及欧美等国。此外,山西、浙江、福建、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也产,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产量大,其它省产量较省,多自产自销。




菌核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松苓酸(piniciolic acid)、松苓新酸(3-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c acid)。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麦角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分解酶、蛋白酶等。

功效
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用量9~15g。




1. 免疫作用:茯苓多糖,如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羧乙基茯苓糖均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这一作用与激活补体有关。羧甲基茯苓多糖能增强小鼠因注射醋酸考的松引起免疫机制的小鼠和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茯苓多糖还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能使小鼠的脾脏和胸腺增重。
2. 利尿作用:茯苓醇浸剂对大鼠、家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 镇静作用:茯神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过度兴奋作用。
4. 降血糖作用:水浸膏及乙醇浸膏对家兔有降血糖作用。
5. 抗肿瘤作用:将茯苓聚糖的结构改造为茯苓次聚糖后,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我国报道用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子宫颈瘤等效果不理想。
6. 对肝脏影响:茯苓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的活动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7. 抑菌试验: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5/PART135/PD02.JPG]茯苓个: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大小圆扁不一,长10~30cm,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纹,质坚实而重,难破碎,一般重1~1.5kg,小者重约0.5kg,以大如柚子者为常见,重者可达十几公斤。断面颗粒性,有时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习称"茯神")。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以质重坚实、外皮黑褐色、有光泽、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齿力强者为佳。
茯苓片:一般呈方形、长方形块片,大小不一,厚约1.5mm。切片平坦而薄,白色或灰白色,细腻。质硬脆,易折断破碎。以色白、坚实、片大、不破碎者为佳。气味同上。
茯苓块:为去外皮后切制成的块片,大小不 ,厚度0.4~0.6cm,长宽均在3cm以上,白色、灰白色或淡红色。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本品粉末灰白色,主要为菌丝、担子柄和担孢子交织而成的不规则形团块。以稀甘油装片,可见菌丝细长,稍弯曲,常分枝,大多无色,稀为淡棕色,直径3μm;担孢子类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着生于担子柄的顶端,直径10~24μm。另外,尚分布有棕色粘液团块。

茯苓菌核粉末特征图(×343)
1. 担子柄及担孢子 2.菌丝





1. 取茯苓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振摇10分钟,滤过,蒸干滤液,残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加浓硫酸数滴,显紫红色。(检查甾醇)
2. 取茯苓粉末少许,加碘-碘化钾试液数滴,显深红色。(检查多糖)
3. 取茯苓粉末0.1g于试管中,加水5ml,煮沸,加碘试液3滴,得黄色溶液,应不显蓝色或紫红色。(检查淀粉及糊精)
4. 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30ml,在水浴上加热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3体积备用。吸附剂:0.5%CMC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展距:12cm。显色剂:4%磷钼酸乙醇液。喷雾后,100℃加热,均显蓝色斑点。

茯苓薄层层析图谱
S:a、b-谷甾醇 b、麦角甾醇 1.茯苓乙醇液




注意掺假茯苓
岳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材商户的举报,查获一批掺伪茯苓丁,货值金额达五万元以上,是近年来查获的较大一起中药材掺伪案件。该批茯苓丁从外观上看难以辨别,但水试后发现近一半白色块状物沉于水,沉水块状物嚼之不粘牙,有沙粒感,样品送往安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后被判定为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21 1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21 13: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药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1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