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80|回复: 1
收起左侧

【34中药材鉴别】板蓝根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23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板蓝根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十字花科植物崧青和崧蓝的根,全国多数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北板蓝”;另一类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茎)和根,西南和华南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南板蓝”。

历史
《神农本草经》收载“蓝”为上品。苏恭曰蓝有三种:“一种叶圆径二寸许……出岭南,太常名为木蓝子;陶氏(弘景)所说乃是崧蓝,其汁抨为淀甚青者……”。开始出现崧蓝之名。苏颂曰:“……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崧蓝,可为淀,亦有马蓝,《尔雅》所谓葴,马蓝是也。又福(原作扬)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荬菜,土人连根采服,治败血”。这里把崧蓝称为马蓝,认为是同一物,并指出福州一种马蓝可以入药。李时珍曰:“蓝凡五种,各有主治,……。蓼蓝叶如蓼,崧蓝叶如白崧,马蓝叶如苦荬,即廓亚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至此,认为崧蓝和马蓝是两种植物。苏恭曰:“白崧似蔓菁也。”《本草纲目》载“白崧即白菜,蔓菁即芜菁。按这二种植物均为十字花科植物,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材料认为在古代扬州入药的崧蓝是本书所说的崧青”。而《图经本草》所载:"福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荬菜,土人连根采服,治败血。根据地区用药情况,可能为福建所产爵床科植物马蓝(南板蓝)。




1、崧青(拟) 名:大青
Isatis indigotica Fort.十字花科Cruciferae
二年生草本,主根深长,直径 1~2.5cm,长 20~50cm,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高40~100cm,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全缘或波状,有时呈不规则齿裂,长 15~30cm,宽 3~7cm;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下部叶较大,向上渐小,长 3~15cm,宽 5~35cm,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全缘。 复总状花序,花梗细长,约长5~10mm,花黄色,花萼4,绿色,;花瓣4,倒卵形,长约4mm;雄蕊6,四强;雌蕊1,长角果长圆形,长15~18mm,宽3~4.5mm,扁平,边缘翅状, 紫色,顶端圆钝或截形, 基部渐窄;种子1。花期4~5月,果期6个月。
河北、北京、黑龙江、江苏、甘萧等地区均有栽培。
2、崧蓝
Isatis tinctoria L.十字花科 Cruciferac
与崧青相近似,区别在于本种全株有长毛,叶基部垂耳箭形。
河北北京近郊有栽培。
3、马蓝
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O.Ktze.(Baphicacanthuscusia (Nees) Bremek.,Stuobianthes flaccidifolius Nees)爵床科 Acanthaceac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稍木质化,多分枝,高达1m,茎节明,嫩枝被褐色细软毛。叶对生,叶柄长 1~2cm, 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 5~20cm,宽 2.5~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边缘有浅锯齿,侧脉4~8对,幼时脉上被褐色细软毛。 穗状花序,花少数,着生枝顶; 苞片叶状,早落; 花萼裂片5,其中4片线形,长 12~18mm,另一片较大,外面均被短柔毛, 花冠筒状漏斗形,淡紫色,长 4~6cm, 花冠筒近中部略向下弯曲,先端5裂,裂片短阔, 长6~8cm ,顶端微凹;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膜相连,着生于花冠管上方; 子房上位,无毛,花柱细长,被毛。蒴果,长约2cm;种子4。花期9~11月。
生于山谷、疏林下阴湿地方。
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多为栽培。
采制
1、崧青、崧蓝根:一般在秋季11月初将根挖出,去净叶(叶作大青叶)和泥土,用手顺直,晒至七、八成干时,据成小把,再晒干。
2、马蓝根:春季或秋季9~10月挖取植物,去净叶、嫩枝和泥土,晒干。扎成捆或切成小段。
产销
1、崧青、崧蓝根 Radix Isatidis 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如皋、南通等地,销华东及长江以北地区。此外,安徽、河南也产。浙江、广西、山东、陕西、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农业区以及黑龙江大庆均有引种栽培,多为自产自销。
2、马蓝根 Radix et Rhixoma Strobilanthis,主产于福建仙游,四川江油、什邡、江津等地,湖南、广东、广西、云南也产。除了供应本地区,亦销外省。




1、崧青干根含14%以上的蔗糖。
2、崧蓝根含蔗糖20.2%,总氨基酸收率3.8%,含有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酪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7种氨基酸。
新鲜叶中含有大青素B (Isatan B)(水解变为青蓝及已木质糖酮酸)。新鲜植物中含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3-Indolylmethyl glucosinolate)或称芸苔甙(Glucobr-assicin),1-甲氧基-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1-Methoxy-3-indolylmethylglu-cosinolate)或称新芸苔甙(Neoglucobrassicin),1-磺酰-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1-Sulpho-3-indolymethyl glucosinolate)或称1-磺基-芸苔甙。

功效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作用。用于温病发热。 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烂、 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腮腺炎。用量10~30g。
药理作用
1、崧蓝根的氯仿、乙酸乙酯、苯、正丁醇等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2、马兰的根或地上部“大青叶”30~90g,水煎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性状鉴别
1、板蓝根(崧青):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有些可达40cm,直径0.3~1.2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并有淡黄色横长的皮孔。根头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叶柄痕以及密集的疣状突起。质实而脆,折断面略平坦,皮部淡棕白色至淡棕色,约占半径的1/2~3/4,木部黄色。 气微、 味微甜而后涩。
以条长、粗大、体实者为佳。
2、马蓝根:根茎呈圆形,多弯曲,长5~10cm,直径 1~5mm,有时分叉。一面灰棕色,膨大的节上着生细长略弯曲的根,节的上方残留短的地上茎,茎上有对生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中央有髓。细根稍柔韧。气弱、味淡。
以条长、粗细均匀者为佳。




1、板蓝根 (崧青) (直径1cm) 横切面:木栓层为2~8列木栓细胞, 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射线宽 5~7列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 1~3列,部分导管周围有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粒。根头的韧皮射线常有裂隙,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随宽广。



2、马蓝根茎(直径3mm) 横切面:表皮为一列细胞,皮层细胞切线延长,有小纹孔。韧皮部有多数纤维散在,微木化。 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2~4个成群径向排列,木射线宽2~6列细胞,有纹孔。髓部薄壁细胞有小而密的纹孔。 皮层、韧皮部薄壁细胞以及髓细胞中均含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钟乳体。细根皮层、髓细胞中亦有含钟乳体细胞散在。 茎的皮层外侧细胞较小、厚角化。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崧青根细粉(20目)2g或马蓝根茎碎块5g,加1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1(V/W),取20~30μl点样。 吸附剂: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105℃活化。 展开剂:氯仿-甲醇-乙酸乙酯(5:3:2),展距21cm。显色剂:硫酸-乙醇(1:1)喷雾, 在105℃烘烤显色。

非正品
附注
1、四川省灌县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球花马蓝(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s (Ne-es) T.Anders.)的全株,而这种植物在浙江省温州地区作为大青叶(温大青)应用。
2、据东北,内蒙古地区所编《中草药》中记载: 矩叶大青 (Isatis oblongata DC.)的根也作板蓝根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23 13: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流感,抗病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