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仲夏秋夜云 于 2014-12-16 15:58 编辑
此文经过过某位老师的斧正,郑重发布,谢谢各位关注!
【瞎想】把药卖给日本 对某些人来说“日本”是敏感词汇。但当朋友在黑板上写下“五年规划”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静默了。五年,把全资中国制造的普药卖给日本。 日本,离中国有多远?一道海峡?一场战争?飞行时间60分钟?这段时间日币贬值,大妈们开始组团去北海道、熊本、冲绳……当阿姨妈妈们回家,拿出自己买的纪念品,她们会很强调地说:看这个标志,日本制造,只在日本销售的,据说是质量最好的。 本土制造,本土销售,质量最好。优等品本土销售,一等品出口欧美,二等的……反正,最好的,本土销售。
在论坛的抱怨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吃国产药。类似于的还有:领导都吃进口药、现在药品搞不好是因为领导都不吃、哪天领导们吃不到进口药,吃国产药不顶用的时候、国产仿制药才能被重视,诸如此类。我们,一群制药人,当我们病了的时候,我们要求吃进口药。这到底是悲哀、耻辱、还是……炫耀?是的,有人在炫耀,有人炫耀自己的生活品味:我只买进口产品。有人炫耀自己的财富:我们家连保姆吃的水果都是进口的。孩子的奶粉、尿布就更不提了……这值得炫耀吗? 把药卖给日本。这里,朋友把这件事当成了规划、理想。细想一下,出口欧美,还稀奇吗?无论是药品还是其他,中国制造就算有再多的诟病,但出口一直都是存在的,也不稀奇的。现在有多少药厂过FDA?20年前,有个药厂过FDA还值得说道一下,现在出口欧美,特别是API出口欧美已经是常态,为什么?因为在发达国家,API不是药。只有制剂才是药,所以FDA对API只做备案,都不是严格地按照药品管理,说到底,API的制造生产还是高污染、高人力成本的实体工业,产值较制剂来说要低多了,但危害大多了。很多时候,有些国家是积极鼓励从国外进口API的。当我们还在得意洋洋地说自己过了FDA,还所谓“零缺陷”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很多人自以为的FDA零缺陷,只是没有拿到警告信而已,真的有没有缺陷?有没有说过段时间再来查,你们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有多少药,出口到了日本?我说的是制剂,全中国资本的药。不是什么武田、大冢、小野在中国的API加工厂产品。日企生产的,出口到日本,这也值得骄傲?日本医药商说,除非你们的药是治我们无药可治的病,如果有同类选择,市场一定选择日本制造。想要出口日本,建议引入日资,让日企入股,否则即便你在日本注册公司,通过了各种核查,也很难在日本打开市场。
为什么中国的制药界会这样?我们真的很差吗?也不是。我们真的没努力吗?也不是。我们真的有很多问题,但……我们要怎么办?
我偶然认识一对日本夫妻,丈夫是中日混血儿,两人原本都在索尼公司做手机零件采购。因为金融危机,在东京经历失业之后,他们决定来中国。妻子是纯日本血统,来到中国的时候,一句中文都不会。我看到她的时候,她一个人拿着手机、电子词典还有一个布袋子,手舞足蹈地在一群菜贩和阿姨妈妈的围观下,买到了一些蔬菜。整个过程,她面带微笑。一个月之后,她是菜场的红人,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能和菜贩讨价还价。 她说:我丈夫有中国血统。他很好,我相信我的丈夫是最好的。你们也很好。我相信你们不会骗我,你们都教我,谢谢你们。 我不知道在那个菜场里,有没有菜贩当时因为她听不懂中文,所以狠狠宰过她一笔,但她说阿姨妈妈们都很善良,都很照顾她。她在日本的时候,只买本土的东西,到了中国,她还是只买本土的东西,她依然相信,本土的东西应该是当地最好的。
当年,我们把最好的东西出口,把瑕疵的东西留给自己。因为什么?因为要出口创汇。自己的瑕疵,自己能忍。中国传统美德么。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别人。其实……也许我们能做出的最好的东西,也仅仅是别人刚好能接受的东西。把最好的东西卖出去,换钱,瑕疵品留下,自己用。这个和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变卖祖母陪嫁暂时度日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挨过那段时期之后,子孙们,准备怎么做? 时代不同,有些时代会过去的。也许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生产的三等品出口也没问题,优等品出口就可惜了,国内的标准要远高于国外……有一天,我们也许会说:我只吃本土制造。
到底是我们“先用本土制造,本土制造才会好”,还是“本土制造好了,我们才会用?”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到底是庆丰包子真的好吃,习大大才去吃;还是习大大去吃了,庆丰包子就真的好吃了?多数人看到的是,恍如一夜之间,庆丰包子要上市了,和包子好不好吃没关系,关键是习大大去过了,包子的质量有没有提高根本没人关心,只要挣到钱就好了……但一阵风过去,还有多少人会去排队买庆丰包子呢?买庆丰包子当旅行纪念品,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当这种特征消失,也许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时代,因为每个人不再因为“习大大”去买庆丰包子,仅仅是因为相信它的本土制造、金字招牌。 也许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是一个螺旋发展的问题,互相牵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五年后,全资中国制造的药,出口日本,占领普药市场,有可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