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473|回复: 2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肝癌高发?专家:无法定论,更不能全盘否定中药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7-10-24 19: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7-10-24 孙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zE5MDU2OQ==&mid=2650012793&idx=1&sn=d0ec66df05e960d2faf09f367eafc6a9&chksm=8fbdcebfb8ca47a9cf8a8a3e68759e4ba7fb511024962a9dca572cbe63537311e6a3770e8585&mpshare=1&scene=23&srcid=1024cJHifWttZk0kWzO1g15g#rd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fWttZk0kWzO1g15g#rd

近日,一篇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探讨马兜铃酸与肝癌关系的论文,引起了广泛注意。围绕这篇论文,一些相关文章也在网络朋友圈里热传,有的还提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导致中国人肝癌高发的罪魁祸首”,甚至继而全盘否定中药。那么,这篇论文究竟写了什么?如何理性客观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据介绍,马兜铃酸毒性早有定论:肾毒性、致癌性都很强,且与泌尿道癌、膀胱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杨凌介绍,科学子刊刊发的这篇新研究的意义在于:
研究人员检查了大量的肝癌病例样本后发现,亚洲肝癌病例样本中具有极强的马兜铃酸DNA诱变特征,北美及欧洲肝癌样本中该特征极弱。由此推测,我国台湾、大陆以及东南亚等地肝癌病人较多,可能与曾经使用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导致基因突变有关。

但论文所述的这种非特异性多位点突变是否为马兜铃酸专属?多位点突变可否直接表述为毒性?与马兜铃酸的用量是什么关系?特别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该作用的因果关系都尚未完全证实,还缺乏直接证据。杨凌说:“马兜铃酸被证实是一级致癌物,这一点没有争议。但是否就是引发亚洲和中国人肝癌的罪魁祸首,仅靠本研究的结果还完全无法定论。”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刘成海也认为,从这篇论文看,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是一种“相关性推测”,并非直接的因果性,马兜铃酸不一定导致肝癌。通常要确认某种因素的毒性,应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动物试验研究发现明确的因果性,且去除这种因素后,相关疾病能得以治疗或缓解。如乙肝是导致肝癌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乙肝能有效延缓和减少肝癌发生。
业内专家表示,这篇论文独辟蹊径探讨了马兜铃酸的肝毒性,值得重视。但相关的研究数据目前仅由这个团队提供,还没有其他的相关研究支持。此外,对这篇论文的一些解读性报道和文章也并非其本意,如“研究发现台湾近八成肝癌与马兜铃酸有关”乃至“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中国人容易得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等,属于缺乏逻辑的误导。

辩证看待“是药三分毒”
目前,已知有60多种中药材如天仙藤、青木香等含有马兜铃酸成分,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更多,不少还常为老人孩子服用。是否应该对含马兜铃酸的药材、药物完全禁用?专家认为应辩证看待药物(包含中药)的毒副作用,不应矫枉过正一刀切
专家指出,治疗选择药物遵循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对治疗效果很好或无替代药物,毒性明确且可控的,该用还是要用,不能因噎废食。刘成海说,“是药三分毒”,我国传统医药学对此早有认识,如导致肝损伤的千里光碱、雷公藤甲素等,通过配伍、炮制等手段,发挥其药性抑制其毒性。“以毒攻毒”更是中医药的一个特色。众所周知砒霜是毒药,但在治疗白血病中有独特效果。即使在西药中,毒性很强而仍然广泛应用的药物也不少。典型的例子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化学名),虽然公认为导致肝损伤的头号化学药,但其清热镇痛药效显著,“利大于弊”,至今还在市面上广泛应用。

对马兜铃酸的认识也是如此。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虽然有毒性,但在减重、消水肿、治疗关节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合理控制剂量,对毒副作用事先告知且严格监控,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而其限制其毒性。

当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老祖宗用了几千年也没出什么事儿,那些研究揭示中药毒副作用的文章,都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有意诋毁或别有用心的“黑中医药”“阴谋论”。对此杨凌等专家认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正视传统中医药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是清醒的理性表现;相反,漠视世界性的科学争议与现代化标准的挑战,才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刘成海介绍,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从临床管理到学术研究都予以了高度重视。2016年,综合临床、毒理、药学专家共识,正式出台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治指南,成为指导安全用药的行业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25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药,不敢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7-10-26 14: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adman 于 2017-10-26 15:01 编辑

2003年由于新华社的曝光,国家药监局才很不情愿地禁掉了三种马兜铃酸中药。
http://weibo.com/1703543975/zeA0PrhC7

看到某些专家的言论,就想提醒ta:你该吃寒喘丸了
http://iask.sina.com.cn/b/384528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1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