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药猫』 于 2019-7-4 15:18 编辑
中国医疗、医药行业终于迈进新时代!6月27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化体系,以提升医保业务运行质量和决策管理水平,发挥信息标准化在医保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同日,国家医保局还下发《关于开展医保药品、医用耗材产品信息维护的通知》,要求6月30日前获批的药品和耗材企业必须在9月30日时上报本企业的产品编码。药品和耗材迎来改革的第一步。
作为直接影响到医院、医药、耗材供应企业等收入最大买单方,国家医保局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国家医保局下发的这一重磅文件,将医疗、医药行业全面从工业化时代强行带入信息化、行业标准化时代,建成大数据平台。在这个大数据平台下,不仅全方位监管成为可能,医疗诊断、治疗的标准化,医疗保障标准化和同等化都可实现,标准化给医药和医疗产业带来影响是颠覆性,医药行业一个新时代正式开启,整个医药产业链条都将迎来变革,有的产业迎来发展机会,有的产业彻底告别野蛮生产。
全面监管:卡位医疗、医药服务终端各个细节
指导意见显示,未来11项业务都将开始建立编码、目录,全面迈入信息化,并在11项编码化、目录化基础上建立医保结算清单。这11项业务包括:
医保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分类于代码;医疗服务项目分类于代码; 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 医保系统单位的分类与代码;医保系统工作人员代码; 定点医疗机构代码;定点零售药店代码; 医保医师代码;医保护士代码;医保药师代码; 医保门慢门特病种目录;医保按病种结算目录;医保日间手术病种目录。
这11项业务基本上涵盖了医药产业终端变现涉及到的所有人、机构和服务细节。他解释说,医生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然后医保买单,这是医疗和医药产业变现的最终动作,只有给患者提供服务且被买单,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和耗材的投资才能实现回报。
以此推导,国家医保局对通过诊疗这一环节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编码管理——疾病、医院、药店、医生、护士、药师、药品、耗材属于服务供给环节,医保系统单位和医保工作人员属于买单环节。
当产业最终变现环节编码化、信息化后,即当疾病、医院、医生、药品和耗材等都有特定编码对应的情况下,某一疾病治疗将和医院、医生、检查、使用药品和耗材一一对应,其中是否有不合规检查、诊断、用药都将一目了然。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还会为增加收入而多做检查吗?医生还敢为了回扣乱开药吗?一旦违规,医院面临可能医保拒付甚至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相对应的医生有了编码后,可能就会取消医保报销资格,在基本上全民医保的情况下,其威力无疑是巨大的,未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都将大大减少。
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标准化:临床用药迎来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