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向标,由“4+7”带量采购试点开始,扩大范围乃至有全国推广的趋势,带量采购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采购模式,悄悄影响和改变着行业的业态。
在刚刚结束的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并推进构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平台的落地,伴随着各省集采方案的逐步推进和落实,对于药企来说,洗牌的序幕已经正式拉开。
据统计:海南、广东、湖南、吉林、河南、甘肃、安徽、湖北等地分别发文确定“4+7”扩围结果执行时间,山东、山西等省份就扩围工作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江苏公布了推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范围,“4+7”扩围至全国趋势明显,新一轮集中采购将至。
今年9月,4+7带量采购扩围联采办负责人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答记者问”时表示:带量采购将50%至70%的市场采购量给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中选药品,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优先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5个品种有不少于3家国内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有的品种通过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超过5家以上,在集中采购模式下,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品种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带量采购下,标准化的药品能够快速放量,原先的原研、首仿药不再享受政策性利好红利,甚至将被更优质品种的仿制药代替,单一品种的生命周期和红利将被大大缩短。
未来,药企要长期具备竞争力,必须持续推陈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