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90|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啪啪啪,NND,世卫组织走后居然打医的脸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1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 月 21 日,曾质疑曹院士论文造假的知名撤稿观察网站 Retraction Watch 活跃撰稿人,前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 Elisabeth Bik 再次在其推特曝出惊人消息:Bik 的团队发现,超过 400 篇来自不同作者和机构的文章可能都是由同一个论文工厂产生的,极有可能存在伪造数据的情况,论文发表单位涉及多家中国三甲医院。

Bik 甚至在其个人博客总结了来自论文工厂的文章的四大特征:Western Blot 条带相似、流式细胞图雷同、柱状图风格接近、标题结构模版化。(超 400 篇论文被疑造假,涉及多家中国三甲医院:Bik 团队揭论文工厂黑幕)


图源:Bik 本人的博客 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 月 27 日,Bik 团队的另一活跃成员(化名 Smut Clyde 的 )又发现了另外 2 家论文工厂,找到可能存在问题的论文共 126 篇,分别来自 20 本学术期刊,作者所在单位保守估计涉及中国 80 多家医院。


涉及期刊名称(作者整理)


2 号论文工厂:学术期刊明码标价

这位化名为 Smut Clyde 的老哥追踪到的 2 号论文工厂,共有 69 篇论文被质疑存在问题。

更夸张的是,这 56 篇论文中有 54 篇都发表在同一本杂志:意大利学术期刊《欧洲医学和药理学评论(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ERMPS)》(注:ERMPS 在 3 号论文工厂也涉及 2 篇,共涉及 56 篇)。

ERMPS 杂志官网截图

这本名气并不大的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 2.721,这大概是其成为论文工厂首要目标的主要原因。

Smut Clyde 在照例吐槽完这五十多篇文章的 WB 条带和流式细胞图后,还对该杂志审稿人的粗心大意十分不解:某篇论文通讯作者的邮箱名甚至不是真实人名的拼音,而是 ppfrrbfbrt@sina.com,竟然没人觉得奇怪?


ERMPS 某篇被疑论文截图

也不知道是破鼓万人捶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独立科学记者、漫画家 Leonid Schneider 也跟进扒皮了这本期刊:ERMPS 的出版方为 Verduci Editore,这家出版方在杂志的投稿说明中直接明码标价地收取出版费用,价格甚至具体到每张图和每张表。如果要加急,那就加钱。


ERMPS 杂志官网截图

这名记者还抖出了 ERMPS 的另一波骚操作:自称是开放获取(OA)期刊,结果在收取出版费用的同时,又要求作者在发文前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否则不予出版。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果作者在未来的作品里需要复制本杂志刊发的文字、图形、表格或插图,必须首先获得出版方的许可。


ERMPS 杂志官网截图

这才真是又想当那啥,又要立那啥。


3 号论文工厂:部分文章已撤稿

受到 PubPeer 用户 Xylocampa Areola 的启发,Smut Clyde 老哥接着找出了来自 3 号论文工厂的 57 篇论文。

除了那些相似得令人发指的图片结果外,Smut Clyde 还仿照 Bik 博文中「标题生成器」的方式,总结了这类中药研究论文的标题模版:

标题 = [ 传统草药提取的植物化学 / 次级代谢产物 ]+[ 促进肝癌 / 结直肠癌 / 淋巴瘤 / 胶质瘤 / 其他癌细胞系 ] 的 [ 凋亡 / 消除转移 / 阻止增殖 ]。


Smut Clyde 博文截图

在研究 3 号论文工厂的引用文献后,Smut Clyde 发现论文工厂出品的论文之间还出现了超高的「自引率」:引用论文工厂发表于不同杂志的产品,几乎不会被审稿人发现,这有可能暗示了论文买卖中的「三包」服务:包写包发包引用。


图片来自 Smut Clyde 博文

3 号论文工厂涉及的学术期刊多达 15 种,出版方甚至包括 Springer Nature 这样世界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

难得的是,有 7 篇论文「入围」的德国开放获取期刊 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影响因子 2.058)很快对质疑做出了回应。


图片来源:杂志官网

杂志主编 Roland Seifert 表示,在得知自家杂志被论文工厂盯上后,自己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他觉得杂志编辑很优秀且严谨,不太可能放过论文工厂的垃圾论文。

他专门提到,该杂志从 2018 年起就引入 Ithenticate 软件查重,但论文造假者非常「专业」,能够成功绕开软件的审查。主编强调,杂志的任何编辑都不曾参与这些来自中国的论文的造假工作。

该主编表示,目前该杂志已经撤回有问题的论文,且该杂志未来的反欺诈措施已经成型,但暂时对外保密,以防造假者适应新规则。


有组织的造假令,找相同越来越难

寻找论文中存在问题的图片,本质上是个找相同游戏,但这个游戏越来越难。

以前找相同是在同一通讯作者的不同论文中寻找,只需要找到该作者的论文进行比较即可。而面对论文工厂时,则需要从不同通讯作者的不同论文中寻找,难度大大增加。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这种难度的变化:前者的图片雷同,可能还属于课题组或通讯作者的「个人行为」;而后者的论文工厂大批发,则属于「有组织行为」——在打击难度上,打击「有组织犯罪」显然更难。

Smut Clyde 也认为论文工厂更难对付,因为它们生产的论文会用不同客户的名字发表在不同期刊上。他用一张关系图说明了追踪论文工厂的复杂性,而这张图展示的利益网络,有可能还只是论文工厂的冰山一角。


图源:Smut Clyde 博文

目前,Smut Clyde 已经摸索出一套发现论文工厂的经验。

方法一:善用 PubMed


PubMed 检索回馈的文章信息下方有个「相似文章(Similar Articles)」列表,右侧也有同样的按钮,利用这个功能可以源源不断地找出同一论文工厂的产品。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是利用了论文工厂产品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提取的高度模式化特征。



PubMed 官网截图

方法二:参考文献的蛛丝马迹


前文提到 3 号论文工厂的参考文献中出现大量「自引」,这也是一条查找论文工厂产品的线索。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抓住了论文工厂的「三包」业务线。当然,在找到相关文献后,进行严谨的对比和甄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工厂背后的学术生态

在对论文工厂的评论中,总少不了深层原因的探讨。

Smut Clyde 对论文工厂的作者进行分析后发现,英文出版物对作者们至少有 2 种作用:一种是「一次性」使用,用来满足毕业的硬性标准;另一种则是为自己的简历镀金。与前者相比,后者的论文特点则更加明显,不但作者姓名在论文工厂中重复出现,而且多数来自水平较高的研究所或医院。

此外,由于对论文需求不同,论文工厂的产品档次也有一定区分。

低端论文产品的数据往往来自比较差的实验室,只要能做到跑胶、细胞实验、美化一下图片数据就能发论文,应付毕业要求;而高端论文产品的数据往往来自一流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能独立完成组织实验和动物实验,专门为简历比较难看的人服务。

有了需求,市场自然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纵观 Bik 团队最近几波大动作,目标指向皆为中国研究群体,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故意找茬。但事实上,没有什么学术界的阴谋论,有的只是全体学术界对学术造假的对抗。

换个思路想,全球许多领域的研究者都有发表论文的需要,可为什么偏偏是中国?为什么偏偏是医院?

2 月 17 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 SCI」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旨在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的「唯 SCI」不良导向。

常见,不代表合理。但愿我们能尽快走上一条正视与改变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