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再谈药典苦参标准问题
早先,我写了苦参的一个笔误,从23长到237闹的个笑话。其实它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
药典苦参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 63版是 药典苦参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横断面观呈扁长方形,壁微弯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平周壁表面有不规则细裂纹,垂周壁有纹孔呈断续状。纤维和晶纤维,多成束;纤维细长,直径11~27μm,壁厚,非木化;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菱形或多面形,直径约至237μm。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0μm,脐点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较多,由2~12分粒组成。
全部文字基本上是抄徐老先生的。
这是什么原因,大家来讨论一下。看不到是不是可以判为伪品? 还有。我们知道,徐先生的红宝书是以每种粉末特征的重要性来依次排列-(1)、(2)、(3)……的,请看下图— 药典标准排在第一的被徐先生排在了第五,而排在它前面的导管药典干脆不收入了。但在我们看来,这个特征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知为什么? 西红花的疑问
网友们又发来的关于西红花的疑问—— 请看看药典——药典西红花……【性状】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哦,全长约一寸(3cm)63年时是连着黄色的花柱量的!注意下面的炮制项,要去黄色毛须,如今的药典却没有炮制项了。后来一定是不知道那一版药典把炮制项提前到产地加工了,由于摘的可能不干净,所以加了一段“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这一位修改人根本没动脑子,摘去一段花柱,长度还是3cm? 也可能炮制是一个人改的,性状是另一个人抄的,两人没有沟通? 如果细查一下,这错误已经有好几版药典了,番红花又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药,这么多年了,这个错误尽快改改。 西红花为什么没有采收加工一项?
上面我说到“不知道那一版药典把炮制项提前到产地加工了”,就有网友来提醒,现在药典番红花的采收加工是空白! 我这一看,还真是的。 药典西红花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 采收和产地加工全都没有? 看看历史,63版还有——“产于西班牙,希腊、苏联等地,采收花朵后,摘取柱头,阴干即得”。 90版就只有—— 据了解,药典对不能在中国生存和不能形成商品的中药,通常就不写这些内容。比如乳香,没药。 但是西红花早已在中国大面积种植了,为什么还不写这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