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只有在加码创新研发中,发掘新“蓝海”,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具备话语权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1-9-5 2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医前沿

在创新驱动之下,上半年药企普遍加大了研发投入。

截至8月底,共有391家A股药企披露2021年上半年财报,超七成企业的营收与净利润均上涨,包含得利于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护类、检测类企业。

在国家带量采购、医保控费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家医保局压缩仿制药的不合理利润,造成仿制药增长乏力。上半年药企开始转向利润相对更高的生物药,普遍加大研发投入,来应对医药行业的环境变化。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从Top20来看,大部分药企研发投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加。其中,研发增幅超过30%的药企有12家,排名前9的药企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
1.png

恒瑞医药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共开展240多个临床项目,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2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8%,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9.41%。报告期内,创新药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15%,创新成果的逐步收获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未来的研发决心足可见长。

对比跨国药企,2021年上半年,罗氏、默沙东、强生等10大药企研发费用合计投入495亿美元左右,此数据虽与国内药企之间尚有差距,但纵向来看已经逐渐缩小。

同时,在医药反腐持续高压推进下,占据药企另一大支出——销售费用率整体回落,药企开始回归技术驱动的初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357家药企中超六成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约为14.55%,而去年的数据为15.64%。从绝对金额看,2021年上半年,东阳光、华东医药、华北制药、海思科、京新药业、德展健康、华润双鹤、中国医药、南卫股份、信立泰等10家企业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过亿。

研发人员成为“抢手货”
今年上半年,在创新驱动下,研发人员的流动加速。据药智统计,2020年医药行业人员流动最快的两类分别是医药销售和研发人员。

从全球范围看,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高达1880亿美元,2021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1950亿美元,研发费用呈上升趋势。但药企面临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只有资金投入是不够的,对研发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3.png

其中,CMO(首席医学官)在近期受到广泛关注。CMO是药物研发转化的关键,需把关一个创新药产品能否上市及上市进度。

3月,毛力辞任贝达药业副总裁兼CMO职务,加入丽珠生物担任公司CEO兼CMO,5月成为中国生物制药CMO;Hengrui Therapeutics公司CEO张向阳博士在加入诺诚健华担任CMO;齐鲁制药CMO项安波改任创响生物CMO。此外,部分药企增设CMO职位,例如艾博生物,创响生物,泰诺麦博等。

同质化竞争需警惕
如今把目标转向创新药研发的药企,正试图把产品管线调整到更具备竞争格局的赛道。

但新药研发并非易事,对于前期没有人才队伍、新药研发环境的企业来说,自主研发意味着高风险,稍有不慎会在行业洗牌中加速出局,因此合作成为了创新药研发的新趋势。

8月23日,康宁杰瑞和石药集团宣布,双方达成Her2双抗KN026的合作协议。石药集团获得KN026在中国内地的乳腺癌、胃癌适应症的开发与商业化权利。

7月14日,亚盛医药与信达生物达成2.45亿美元战略合作,涉及HQP1351中国商业推广、APG-2575联合临床开发、股权投资等多领域。亚盛医药表示,这项合作打造了全新的国内创新药企合作模式。

据业内分析,从今年多项药企合作的案例来看,未来本土创新药企业研发单边突进的局面可能会改变,预示着国内创新药企业正在从竞争关系向“竞争+合作”转变。但药企之间是否会开启抱团模式、建立派系竞争尚需观察。

除此之外,在半年报中,大多数创新药企业都透露了核心品种的研发进展,技术平台均集中在mRNA、ADC、PROTAC等几个领域。

8月30日,君实生物首次披露自主研发的ADC研发平台和siRNA药物研发平台。恒瑞也在2021年中报中也首次较为全面的提到了已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等。

从多数创新型医药企业的表现来看,药物创新方面仍主要以“Me-too”药物为主,适应症和靶点重合率高。

虽然创新药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仍需要警惕国内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环境。例如在政策影响和赛道拥挤的双重作用下,PD-1已然从千亿市场降级成为百亿市场。药企只有在加码创新研发中,发掘新“蓝海”,寻找真正的“独家品种”,才能在未来创新药市场中具备话语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2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