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44|回复: 1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中国首个国际疫苗创新中心正式落成!疫苗行业迎来自己的生态圈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1-12-5 18: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E药经理人


如何研发出能够预防更多疾病的疫苗?如何使疫苗福泽中国每一个角落?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追问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




疫苗作为凝聚众多专家共识的疫情“最终解决方案”,是世界恢复正常经济与生活秩序的核心途径。




不止如此,从健康中国2030,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国家国民健康政策,要坚持预防为主,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从治疗到预防的健康保障理念转变中,疫苗通常被认为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前端“把关人”。




2021年12月4日落成的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就是希望通过疫苗创新生态的建设,为疫苗产品、技术、流程创新提供试验场,为疫苗普惠大众 “量体裁衣” ,应景且务实。
1.png
01

落实中法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打造国际疫苗创新的试验场
从深圳市中心一路向东,是国家首批3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坪山区的所在地,占地超3000平米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就落座于此。

创新中心的开创意义在于,它不止是中国首个国际化的疫苗创新中心,也是首个以疫苗生态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中心。同时,创新中心还是中法疫苗创新战略合作的持续推进成果。

2019年11月,在中法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疫苗创新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签订,提出要促进创新疫苗研发的国际合作,助力深圳建成国内首个世界级的疫苗创新中心。由此,创新中心孕育而生。

在此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深圳市与赛诺菲巴斯德政企同心、携手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快落实相关项目成果。经过两年精心筹备与建设,今日终迎来启幕。

“公共卫生合作尤其是疫苗合作是法中关系发展的优先重点之一。谅解备忘录的落实以及如今国际疫苗创新中心的落成无疑将进一步促进法中两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疫苗领域的合作。这一新落成的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将推动大湾区相关产业各利益攸关方加强对话,协同增效,从而为法中公共卫生领域合作贡献力量。”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在贺词中表达了他对中法疫苗创新战略的良好祝愿。
3.png

“大湾区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试点地区,肩负着尝试创新思维、探索创新路径的重要使命。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建设,体现了疫苗创新合作,为疫苗知识的大众科普教育、疫苗产业科技化创新与创业互动提供了依托的平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在开幕式上说。
4.png

作为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其落成是赛诺菲巴斯德在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进一步兑现了赛诺菲巴斯德一直致力于通过疫苗创新守护中国公众健康的坚定承诺。“我们期待创新中心成为国际疫苗领域新思想、新探索的策源地与孵化器,以及更深入开展全球合作的试验场与加速器,实现更多惠及全民健康的真正突破。”赛诺菲巴斯德大中国区负责人张和平表示。
5.png
02
打造创新试验场
赛诺菲巴斯德在中国保持着多个第一。

第一家进入中国的跨国疫苗企业。

将第一支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第一支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第一支b型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第一支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支五联疫苗引入中国的疫苗企业。

第一个为更好应对季节性流感而实现流感疫苗本地化生产的外资疫苗厂商。

如今,创新中心的落成,使得赛诺菲巴斯德在中国又成为首个疫苗行业多元联结创新平台的践行者,架起一座中外、医患、政企、技术沟通的桥梁。

在2021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充分调动机构和人员积极性。但是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深入实施,免规疫苗种类由最初的4种扩大到13种,接种剂次增加至22到25剂次,频繁出入接种点成为了新生儿父母的日常。

名目繁多的接种项目和门诊大厅拥挤的人群,常常让家长们身心俱疲;对疫苗缺乏科学认知、不知如何选择疫苗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有接种需求的成年人群。此外,卫生监管部门和接种医生也面临疫苗信息难以追溯、工作繁琐容易忙中出错等难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疫苗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创新中心的愿景是通过凝聚多方力量,打造一个能够融合公众教育、观点展示、学术交流、行业论坛、创新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空间,为疫苗从研发、生产、供应链、使用等各个环节,提供最优化解决方案。
7.png
创新中心拥有首座结合科技与艺术展示的实体疫苗博物馆,占地3021 余平米,共设计了14个展示点位,以人文、科技、艺术结合的视角演绎了疫苗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可能。该博物馆将向公众开放,助力提升公众对疫苗的科学认知。
这里还是创新解决方案的试验场和展示中心。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数字科技将对公共卫生与医疗行业带来巨大变化。长远来看,各类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望大大提升疫苗的研发、供应链、物流、接种等各方面的效率,由此为多个场景的公共卫生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9.png

据现场了解,创新中心展示的5G智慧化接种门诊与无人疫苗接种系统就是由13家创新生态联盟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综合了从疫苗进入接种门诊前的研发生产、冷链物流、电子标签全程追溯到疫苗进入接种门诊后的接种云端登记、智能预检、无人接种一体化、远程医疗等功能,减少了疫苗接种的复杂环节,提升了疫苗接种效率和可及性,率先勾勒出了未来疫苗接种的智慧化全场景。
10.png
此外,创新中心还将担负起聚集行业资源,凝聚政府、疾控、产业、专家、学者共识,为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供高端洞见的集散地。

创新中心落成之际,以“创新•融合,共享健康”为主题的第二届大湾区(深圳)疫苗峰会同步启幕。此次峰会约1000 位来自疾控、大湾区、国际机构、行业企业、学界、媒体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共同探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在全球层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未来,这里还将成为疫苗产业新商业模式、新技术的孵化器,“创新中心接下来将承载更多商业孵化和创新科技孵化功能,支持领域内的创新技术及成果展示、企业路演、投资对接、人才培训等,助力疫苗创新创业的开展,赋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张和平希望,借助疫苗创新中心这一空间,建立一个生态,形成一个创新联盟,共同升级公共卫生的软硬基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疫苗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相信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中心,从深圳坪山到粤港澳大湾区,到全国再到全球,其承载的带动中国疫苗行业全链路创新升级,以及架设中国与全球开展疫苗创新合作桥梁的双重意义将逐渐凸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扶持,技术的创新改进会越来越快,研发加快的同事,希望疫苗等相应的费用可以降下来,福利于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4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