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2022年度陶术生物大咖直播回顾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1-13 14: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失去美好,方知珍惜。转眼间疫情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这三年里,疫情夺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自由、工作、金钱,还有生命......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来重启“无疫时代”的美好。值此之际,陶术生物开展大咖直播系列栏目,旨在建学术之桥梁、集百家之所长、促科研之互通,助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

在迄今为止的十期大咖直播中,陶术有幸邀请到了多个领域的杰出学者与大家分享交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2022 年的十位大咖都讲了哪些内容吧!





[color=inherit !important]2022年度大咖直播回顾​mp.weixin.qq.com/s?__biz=MzkwNzI3MTM3Ng==&mid=2247507684&idx=1&sn=ac1e6923b168c76979c7cc9aa63d9342&chksm=c0d9535bf7aeda4d69a76eaa5c66e9e5e2d2167d120d15e3957bbbb29562969d26df2dfc923f&token=1371930090&lang=zh_CN#rd
(更多详情可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第一期: 从片段拼接到生成模型——药物分子的从头设计

主讲内容:药物分子的从头设计提供了探索无尽化学空间的一条根本途径;传统的从头设计方法:片段生长和拼接、虚拟组合库的生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潮流: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分子生成模型。

王任小——复旦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二期: 创新驱动下的新药筛选研发平台建设中药整合药理学概念、方法、应用

主讲内容:单细胞测序自动化建库:助力组学发掘新的功能基因;功能基因组高内涵筛选:活性实验进行基因功能验证;高通量自动化药物筛选:针对新靶标筛选新药物实体。

陈铭——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和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主任(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三期: 中药整合药理学概念、方法、应用

主讲内容:中药整合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思路;中药整合药理相关数据平台及研究方法;中药整合药理学在中药大品种培育的示范应用。

许海玉——中国中医科学院重要研究所整合药理学中心主任(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四期: 自噬和铁死亡——机制探索和小分子干预

主讲内容:自噬中的生化过程解析与机制探究;铁死亡的生化机制与生理病理功能;筛选和鉴定靶向自噬和坏死的干预小分子。

钟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光启讲席教授(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五期: GPCR信号转导与调控

主讲内容:疾病药物靶标 GPCR 信号转导的基础应用研究。揭示疾病原子密码,破解信号网络,创制精准药物。

张岩——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六期: 优势分子骨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主讲内容:基于药物研发导向的有机合成方法学开发与天然产物高效全合成;化学生物学新策略鉴定药物新靶点与探索重要的生物学机理;以及基于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齐湘兵——北京生命科学院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化学中心主任(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七期: 肿瘤转移及其调节机制

主讲内容:肿瘤转移学说的演变历史和现代理论;肿瘤转移的方式和部位;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细胞外基质信号调节肿瘤转移;上皮-间质转化调节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转移的表观遗传调控。

张宏权——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副院长(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八期: 核激素受体与GPCR——从结构生物学到临床药物

主讲内容:目前认为 GPCR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生理功能进行介导核调控:受体激活的G蛋白途径和配体激活的β-arrestin途径。选择性激活G蛋白或arrestin途径的偏向配体往往比同时激活两种通路的平衡配体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因此偏向配体已成为GPCR药物发现的一个新范例。

徐华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九期: 基于临床耐药的新一代激酶调节剂研究

主讲内容:新药研究的本质;靶向创新药物的基本流程;近年来抗肿瘤新药NDA批准情况;靶向激酶的创新药物研究。

丁克——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暨南大学教授(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第十期: 从实验台到病床——科研院所新药研发的新范式

主讲内容:重点介绍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新药研发管线和新药研发项目,全方位介绍从靶点确立,命中物发现(Hit ID),命中物到先导物(Hit to Lead),先导物优化(Leadoptimzation)到临床前候选物(PCC)的临床前新药研发过程的实际案例。

沈卫军——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主任(更多大咖资料可点击原文查看)

在新的一年,陶术也会坚持把大咖直播栏目做下去,后续还会有更多大咖与大家相聚于我们的微信视频号:陶术小课堂。敬请期待~

您也可以在本期文章下方留言您想了解的研究方向,小陶会努力邀请该方向的大咖来与您分享交流的噢~








微信头图尺寸.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