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093|回复: 9
收起左侧

[药品注册] 关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的(RMP)撰写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23-2-28 09: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引言202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标志着全生命周期的药物警戒活动开始备受重视。近两年,CDE也颁布了不少有关药物安全性的指导原则,其中包括《临床风险管理计划的撰写指导原则(试行)》。笔者之前也参与了RMP的撰写,对自己在撰写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能与各同行分享交流。
01
  

制定目的写一份文件首先要明白它的定位,再从文件制定的初衷出发去思考问题,才会对文件的框架、所需要的资料有清晰的脉络。对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它是基于ICH《E2E:药物警戒计划》的背景之下,结合中国上市许可申请的审评经验而提出的。所以RMP就是为了识别和描述药物的重要已知识别风险、潜在风险、缺失信息,进而提出与风险相匹配的药物警戒活动和风险控制措施。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确保药品在研发和上市后能在适应症人群中确保其获益大于风险。

02
  

RMP用途
1)NDA提交时需要递交(这应该是RA人最关心的点),RMP一般可以放在模块1“1.8.3风险管理计划“当中。

2)Pre-NDA的沟通交流中需要提交。由于是对于单臂试验支持上市的抗肿瘤药来说,在相关的指导原则《单臂试验支持上市的抗肿瘤药上市许可申请前临床方面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申请人需要在申请沟通交流前准备好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的初稿。

3)药品上市后的药物警戒计划撰写时,应基于NDA提交的RMP进行撰写。

03
  

RMP的特点
1)内容侧重与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确定或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不涉及生产过程中质量可控性相关风险。

2)一个活性成分对应一份RMP。即,一个活性成分,如果获批了多个适应症,应将在这些适应人群采取的风险管理写在同一份RMP中;或者一个活性成分,如果有多种剂型(比如说,既有口服剂型又有注射剂型,不同的剂型其风险是不一样的),也需将所有剂型的风险管理写在同一份RMP中。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如果在首个适应症尚未获批,但是又打算提交另一个适应症的NDA时,可以重新按适应症撰写。在获批之后可酌情考虑合并两份RMP。

3)可衔接性:当药品获批上市后,持有人按照GVP的要求需要形成“药物警戒计划”风险管理文件,这些文件应该充分参考上市申请获批时经CDE确认的RMP,确保前后文件的一致性。

4)语言特点:根据阅读对象不同,其语言风格也需有所调整。对于RMP的主体内容涉及到的专业资料较多,主要面向医学专业人士及监管机构,因此这部分的语言需要严谨、准确,经得起推敲;对于RMP的附件内容,比如额外风险控制措施所用到的“患者使用手册、教育计划、患者日记”等,主要面向非医学背景的人员,这部分的语言需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容易产生歧义。

04
  

需要准备的资料
相关临床方案、已完成临床试验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历年DSUR、拟定的药品说明书、文献数据库。

05
  

具体撰写
RMP主要分成三大模块:安全性概述、药物警戒活动、风险控制措施。(因为指导原则的模板对每一小节的要求写得很详细,笔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侧重写下自己写作思考)
(1) 安全性概述

1)目标适应症流行病学:
这部分可以参考一些权威协会发表的目标适应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里面一般会有适应症的基本流行病学数据,特征、自然病程特征、合并疾病等。默沙东诊疗手册(医学专业人士版)也很推荐,里面的疾病分类比较全,相关疾病的分期、治疗手段等信息都有介绍。


2)重要的已识别风险、重要的潜在风险
a.确定风险及其类别:
风险的确定可以参考产品的DUSR,DSUR里通常需要汇总该产品的重要已识别风险、潜在风险。对于重要风险的判断,指导原则的第5页也有详细的讲述,可以结合得到的最新临床试验数据和DUSR资料,最终确定产品的已识别风险和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风险是否重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医学严重性;②发生频率;③可预防性、可预测性、可逆性;④公共风险。而已识别和潜在的区别在于:①临床中观察到相关不良事件;②存在因果关系。
b.风险名称:
需要使用MedDRA词典下的专业术语,表明使用词典的版本号。
c.风险机制:
主要从药物的作用机制入手,先掌握药品的作用机制,再联系风险的发病机制。这部分内容通常用文献资料辅助说明,文献调研时将药品作用类型(如XX抑制剂/XX激动剂)和风险名称合并搜索便可较快的找出自己需要资料。
d.非临床数据:
毒理学、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药理学、安全药理学的相关数据均需概括。这部分数据可以从产品的历年的DUSR中快速抓取相关信息。
e.临床数据:
①目标适应症发生相应风险的背景信息:即在不使用本药品情况下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是如果目标适应症是发病率不高的适应症的话,可能搜不到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那么可以根据适应症人群的生理特征、合并疾病、既往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适应症人群是否在不使用本品的情况下仍有发生风险的可能。
②临床数据:主要需要呈现暴露量(目前临床研究获得的数据以及上市后估算的数据)和发生AE的数据。特别是抗肿瘤创新药,其安全性数据的呈现可以参考《抗肿瘤新药上市申请安全性总结资料准备技术指导原则》的撰写建议,分人群和分剂量进行汇总。可以把RP2D/3D及以上的剂量下的AE数据单独列出。
研究A001:人群C中肺炎发生情况汇总(N=?) [n(%)]

剂量A
剂量B

总发生率≥3级
3级
4级
5级
总发生率≥3级3级4级5级
风险1









注:N为暴露量,n为例数。

此外,对于AE数据还可以进步进行挖掘,可以统计以下相关数据,如X%患者在服用药品多久后发生该风险;患者是否需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暂停用药/永久停药/可自行恢复;X%患者的转归是痊愈或好转;在多长时间内可痊愈;痊愈后是否有后遗症;X%为严重不良事件,其占总AE的百分比,3级/4级/5级的SAE有多少;有多少例被评估为与药品有关。这样多角度的统计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该风险,也能够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额外的药物警戒活动。
③识别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这部分需要结合目标人群的特点和临床数据分析预测发生风险增加的患者人群,或者合并哪些疾病或存在哪些活动的人群会使风险发生率增加。
④可预防性:
论述角度
举例
风险预测的手段
如监测频率、增加监测频率的时机等。
风险发生的早期征象和诊断方法
如药物性肝损伤早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转氨酶异常升高的症状,可以通过血生化指标进行初步的诊断。
风险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可总结目前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手段,阐述是否有设置暂停用药或永久停药的阈值。
⑤对获益风险平衡/公共卫生健康的影响:这部分实际上是对上述部分的一个总结。从AE的发生频率、发生3级以上AE的发生率以及因风险而停药的患者比例,是否有导致患者死亡、残疾、先天性缺陷或后遗症的病例,是否有预防和治疗的手段;是否对公众健康造成风险;是否对长期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得出该风险对药品获益风险平衡的影响。

3)重要缺失信息
首先,儿童、老年患者、妊娠或哺乳妇女、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要重点考虑的人群。如果临床数据中缺乏以上人群的数据,则需要展开阐述,说明缺乏数据的原因(如临床研究中被排除、不在适应症范围内)、信息缺失对上市后安全性的影响(如药品针对的是成人患者的处方药,那么儿童服用的概率就会很少,因此对上市后安全性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再者,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出于安全性考虑会对一些人群进行排除,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这些患者也会有可能服用该药品,这时,这些被排除的人群也属于重要的缺失信息。

此外,如果已知相关亚组人群(基因、种族、民族等)可能存在某些风险危险因素或者预测到可能出现的超适应症使用人群,也是纳入重要缺失信息中进行考虑的。

(2) 药物警戒活动计划

药物警戒活动分为常规的和额外的。任何药品都需要进行常规的药物警戒活动,当常规药物警戒活动无法满足风险控制需求时则进行额外的药物警戒活动。常规的药物警戒活动有主动收集报告ADR、PUSR的撰写、持续的安全信号监测、说明书更新等等。额外的药物警戒活动有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以安全性为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额外药物警戒活动的可直接声明。因为多项风险的药物警戒活动可以是相同的,所以这部分无需以风险为中心逐一列出对应的药物警戒活动。

(3) 上市后有效性研究计划

主要看各产品的研发计划以及监管机构的要求。对于附条件上市的药品来说,这一项是必须的。

(4) 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这部分的内容编排恰恰与药物警戒活动相反,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一一对应的列出所要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样地,常规的措施是每个药品所必须的,额外措施则视情况而定。常规的措施主要从说明书、包装规格等出发(如在说明书和药品外包装的【不良反应】中列出某风险,等等)。指导原则中已经给出了一些措施的例子,在这里不再介绍。

经验有限,有误之处可联系注册圈管理员进行更正!


声明:本文转载来源于公众号【注册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了解更多信息可自行前往查看。违规请版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2-28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3-2-28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12-19 0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请问老师,仿制药的RMP要怎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12-19 15: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请问老师,仿制药的RMP要怎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9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4-9 09: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9 13: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5-20 14: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5-20 14: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6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