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60|回复: 1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药典委:生物制品企业请对氰化物检查法拟新增方法进行扩大再验证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4-6-1 21: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沁人绿茶. 于 2024-6-1 21:24 编辑

转自:国家药典委 编辑:水晶

5月30日,国家药典委发布通知,药典委设立了生物制品氰化物残留量检查法补充方法的研究课题,现形成了自动化程度更高、灵敏度更高的氰化物残留量检查法草案。现阶段需要相关企业对该方法进行扩大再验证,并提供相关意见。

本草案在目前0806氰化物检查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新增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3.流动注射+光度法作为第四法。

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原理、设备、试剂、仪器参数的设置;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系统适用性要求、测定法、结果计算,并在附注里提出了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1.png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药典》生物制品标准的科学性,更好地保障生物制品质量,我委设立了氰化物残留量检查法补充方法的研究课题。该课题已由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承担完成起草工作,并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完成复核工作,形成了自动化程度更高、灵敏度更高的氰化物残留量检查法草案。现阶段需要相关企业对该方法进行扩大再验证,并提供相关意见。请于2024年7月15日前将反馈意见表电子版(见附件2)和氰化物检查法测定结果汇总表(见附件3)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张姮婕  

联系电话:13880070757  

联系邮箱:1366009743@qq.com  

附件:  

附件1.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草案.docx  

附件2.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起草说明.docx  

附件3.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反馈意见表.xlsx  

附件4.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测定结果汇总表.docx  

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草案  

第四法  

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  

原理通过超滤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大分子物质。去除大分子物质后的样品溶液与酸性试剂混合,经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进行在线紫外消解,将待测的总氰化物(溴化氰、氰基硼氢化钠等)转化成氰化氢。氰化氢通过气体扩散膜扩散到碱性溶液中,并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氰根离子。然后将氰根离子带入直流安培检测器。其中,氰根离子与银/氯化银的参考电极发生配位交换,产生的电流与测量样品的总氰化物浓度成正比。检测器响应显示为峰高。由此产生的峰值高度与样品中的总氰化物浓度成正比,最后通过标准曲线法得到样品溶液中总氰化物的残留量。  

设备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自动进样器、多通道蠕动泵、总氰化物分析模块、紫外消解器、膜分离器、直流安培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试剂(1)含2%次磷酸的1mol/L硫酸溶液:取硫酸55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次磷酸2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水使成1000mL,摇匀,即得。  

(3)水。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500ng/mL对照品贮备液取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50μg/mL),用水稀释成含氰化物浓度(以CN-计)为500ng/mL的溶液。  

(2)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500ng/mL对照品贮备液适量,用水逐级稀释成含氰化物浓度(以CN-计)分别为1.25、2.5、5、10、20、40、60、80ng/mL的溶液。  

(3)灵敏度溶液精密量取500ng/mL对照品贮备液适量,用水逐级稀释成含氰化物浓度(以CN-计)为1.25n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2mL,置3KD超滤离心管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以每分钟4000×g离心45分钟(采用水平转头)或每分钟7500×g离心45分钟(采用固定转头)后,再加水1mL,自“以每分钟4000×g离心45分钟(采用水平转头)或每分钟7500×g离心45分钟(采用固定转头)”起,重复操作两次,离心结束后合并滤液,混匀,即得。  

仪器参数的设置一般参考条件:进样时间为35s;进样体积为200μL;40%泵速;样品周期时间为160s;紫外波长为312nm;直流安培检测器。  

系统适用性要求灵敏度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10。  

测定法将酸性试剂管路插入含2%次磷酸的1mol/L硫酸溶液中,将碱性试剂管路插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将载液管路插入水中。开启蠕动泵,让溶液流经整个系统,待基线平稳后,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记录峰高。  

结果计算以对照品溶液中氰化物浓度(以CN-计)(ng/mL)对其相应的峰高作线性回归,求得线性回归方程,将供试品溶液的峰高带入线性回归方程,求得供试品溶液中氰化物浓度(以CN-计)B(ng/mL),再通过换算得出供试品中氰化物浓度(以CN-计)(ng/mL),最后除以多糖含量(mg/mL)得到供试品中氰化物残留量(ng/mg)。  

计算公式为:  

供试品中氰化物残留量(ng/mg)=(B×稀释倍数)/多糖含量  

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  

原理本法仍以超滤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大分子物质。去除大分子物质后的样品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在线蒸馏释放出氰化氢。氰化氢通过膜分离器分离,然后被碱性溶液吸收变成氰根离子。在弱酸性条件下,氰根离子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反应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戊烯二醛与巴比妥酸缩合生成紫蓝色化合物,于波长600nm处进行比色测定。  

设备连续流动分析仪:自动进样器、多通道蠕动泵、氰化物反应单元、蒸馏模块、膜分离器、600nm比色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试剂(1)蒸馏试剂:取枸橼酸50g,加水800mL使溶解,加氢氧化钠12g,加水稀释至1000mL,用1mol/L的盐酸溶液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3.8。  

(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水使成1000mL,摇匀,即得。  

(3)30%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溶液:取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C2H4O)nC12H26O)30g,加水50mL,在70℃下搅拌至充分溶解,放冷,加水使成100mL,即得。  

(4)缓冲溶液(pH5.2):取氢氧化钠2g与邻苯二甲酸氢钾20.5g,加水1000mL使溶解,用1mol/L的盐酸溶液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2,加试剂(3)1mL,摇匀,即得。  

(5)氯胺T溶液:取氯胺T2g,加水1000mL使溶解,即得。  

(6)异烟酸-巴比妥酸试剂:取氢氧化钠7g、二甲基巴比妥酸(C6H8O3N2)16.8g与异烟酸(C6H5NO2)13.6g,加水1000mL使溶解,用1mol/L的盐酸溶液或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2,即得。  

对照品溶液、灵敏度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见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项下。  

仪器参数的设置一般参考条件:蒸馏模块温度为125℃,检测波长为600nm。其余见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项下。  

系统适用性要求见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项下。  

测定法按照仪器说明,依次将指定管路放入对应的溶液中,并按照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仪器调试,待基线平稳后,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记录吸光度。  

3.流动注射+光度法  

原理本法样品前处理、化学反应原理与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相同,仅是样品分析方式不同:连续流动分析是利用连续流、通过蠕动泵将样品和试剂泵入分析模块中混合、反应,并泵入气泡将流体分割成片段,使反应达到完全的稳态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测定。流动注射分析是在封闭的管路中,将一定体积的样品注入连续流动的载液中,样品与试剂在化学反应模块中按特定的顺序和比例混合、反应,在非完全反应的条件下,进入检测器进行测定。  

设备流动注射分析仪:自动进样器、多通道蠕动泵、氰化物反应单元、蒸馏模块、膜分离器、600nm比色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  

试剂(1)蒸馏试剂:取磷酸50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2)0.02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1.4mL,加水使成1000mL,摇匀,即得。  

(3)磷酸盐缓冲溶液(pH4.0):取磷酸二氢钾97g,加水1000mL使溶解,即得。  

(4)氯胺T溶液:取氯胺T2g,加水500mL使溶解,即得。  

(5)异烟酸-巴比妥酸试剂:取氢氧化钠12g、二甲基巴比妥酸(C6H8O3N2)16.8g与异烟酸(C6H5NO2)13.6g,加水1000mL使溶解,即得。  

对照品溶液、灵敏度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见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项下。  

仪器参数的设置见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项下。  

系统适用性要求见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项下。  

测定法按照仪器说明,依次将指定管路放入对应的溶液中,并按照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仪器调试,待基线平稳后,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记录吸光度。  

【附注】(1)不同品牌或型号仪器的试剂配制有所不同,可根据试剂情况进行调整,经完整的方法学验证后使用。  

(2)当采用光度法进行测定时,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为宜。  

(3)应注意仪器管路系统的保养,经常清洗管路;每次实验前都应检查泵管是否磨损,并及时更换已损坏的泵管。  

(4)供试品溶液超滤完成后,膜上液体应不大于100μL,若剩余较多,可延长超滤时间。  

(5)供试品溶液需当日配制,当日使用。  

(6)可用0.01mol/L溶液氢氧化钠代替水制备对照品溶液。  

氰化物检查法(第四法)起草说明  

一、修订目的  

目前各国药典逐渐由传统化学检查法向现代仪器分析法转变,因此,0806氰化物检查法新增: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3.流动注射+光度法作为第四法。推荐使用第1法。  

此外,为解决溴化氰对照品剧毒且不易购买的问题,增加用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制备对照品溶液的方法;为解决疫苗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增加对样品进行超滤的前处理方法。  

二、修订思路  

本草案在目前0806氰化物检查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新增1.连续流动注射+直流安培法、2.连续流动注射+光度法、3.流动注射+光度法作为第四法。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原理、设备、试剂、仪器参数的设置;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系统适用性要求、测定法、结果计算,并在附注里提出了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主要内容  

(一)原理、设备、试剂、仪器参数的设置  

本部分内容由调研市面上主流仪器结合具体实验结果汇总得出。通过不同厂家型号间的仪器试验对比结果,明确了方法的试剂配制方法,并详细列出了各仪器参数,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本部分分为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两部分内容。对照品选用国家标准物质: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编号:GBW(E)080115;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对照品溶液中,参考色谱法增订了灵敏度溶液的制备方法。  

(三)系统适用性要求、测定法、结果计算  

氰化物检查属于痕量分析,为更好的评价色谱系统检测痕量物质的能力,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及离子色谱法(通则0513)中系统适用性要求,设置了灵敏度溶液来评价色谱系统的检测能力。此外,当采用光度法(即本草案所述第2小法及第3小法)进行测定时,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中相关要求,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应在0.3-0.7之间。因疫苗中氰化物残留量高低不一,本草案采用了标准曲线法。在结果计算公式中明确了氰化物浓度(ng/mL)与供试品中氰化物残留量(ng/mg)的换算关系。  

2.png

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4-6-2 0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1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