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的定义来源于ICH Q7里面,原文是“Deviation:Departure from an approved instruction or established standard”,偏离批准的要求或建立的标准,是来源于药品的,在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印象中是没有相关的定义的。不合格的定义是,未满足要求。二者在定义上其实差不多,不合格是偏差的一种,偏差也可以是不合格,但实际上,不合格中定义中的“要求”更常用的情况是指质量标准,NCR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说的不合格品控制,重心在于产品(包含物料),比如QSR 820中也是写的nonconforming product。
所以,可以这样在程序文件中进行区别管理,偏差,侧重于设备、环境、人员的偏离,比如设备参数偏离了文件要求,环境温湿度偏离了文件要求,不一定会产生不合格品,就启动偏差程序。那么如果产生了不合格品,就可以触发NCR流程,不合格品的判定可以来源于检验环节,如成品检验、来料检验、过程检验,也可以来源于生产过程,比如不满足某工序中的在制品外观标准,自行规定清楚即可。
至于CAPA,其实本质上偏差/NCR的改善上就已经有CAPA了,只不过是“小CAPA”,对于已经发起的NCR或偏差是否需要启动CAPA程序深度调查,可以设计条件,比如召回,重复发生的NCR或偏差,导致或可能引起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的,经评估影响人身安全或产品安全有效性的,产品风险不可接受的,体系流程明显缺失或失效的,最后再来一个万精油“经过会议评估有其他严重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