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10
收起左侧

[质量保证QA] 新建灌装生产线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2 1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请教各位老师,新建无菌灌装生产线,如何评估并选择环境监测点位?在线和离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3 0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装线只要在线监测吧。方法可以按照PDA TR13
直接问灌装线供应商要一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13 0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给你一套“能直接落地”的思路与清单,适用于新建无菌灌装线(隧道灭菌—RABS/隔离器—无菌灌装—半/全加塞—冻干装载可选—轧盖—成品)环境监测点位的评估与选择。分为在线(实时/连续)与离线(便携/培养法)两类。
总体方法(先做这 6 步)
  • 场景与风险分解

  • 画出人员/物料/设备/气流/压差流线图;列出“直接产品暴露点、操作干预点、开盖/开门点”。
  • 把工序分成:A级(产品暴露/关键接口)、周围B级、支撑C/D级。

  • 气流与保护证据

  • 进行可视化气流(烟雾)试验,找出A级单向流的受扰区、回流/死角。
  • 在线采样探头(非生、或生物在线)优先放在“烟雾显示最易被扰动”的关键区。

  • 点位分层

  • “直接区”少而精:针头/瓶口/塞子下落口等;
  • “间接区”覆盖:人员操作位、门/传递窗、回风口、长通道末端等;
  • “系统点”:关键HVAC送/回风、隧道出风面、隔离器手套环。

  • 工艺/干预驱动

  • 按最大风险工况选点:开机、补料/换滤器、接管、清洁后首批、人工干预、开门、冻干装卸载。
  • 媒体灌装时,按“日常监测方案+附加点”去验证你的点位设计是否能捕捉到风险。

  • 取样学要求

  • 采样头需等速(isokinetic)对准、与气流同向、尽量靠近暴露口平面且不扰流;
  • 管路短直(一般尽量≤1 m,少弯头),记录采样流量/等效体积;
  • 离线活菌采样要“在位、在时”,与风险动作同频发生。

  • 设定初始限度与趋势化

  • 参考法规推荐限度设“初始报警/行动线”,投产后3–6个月用实际数据调整;
  • 形成点位—频次—方法—限度—处置的矩阵和趋势图(批/班次/人员/设备维度)。


在线监测(非生/生物在线)非生粒子(连续)**目的:**对A级关键区“每批/全过程连续”监控;B级高风险位可增设。
优先点位(典型西林瓶线):
  • ① 针头/瓶嘴交汇区(每个灌装头群至少1个采样头)。
  • ② 加塞落料口/滑道出口。
  • ③ 隧道出料口(A级过渡面)。
  • ④ 冻干装载口/对接处(门开启期间)。
  • ⑤ 隔离器/RABS内的典型扰动位(如手套操作半径内)。
    布置要点:
  • 采样探头中心与瓶口同高或略高(±5–10 cm),距开口面≈10–30 cm;
  • 与气流方向一致,避免正对操作员或挡板;
  • 多头并联或顺序切换歧管需验证线损/响应时间;
  • 记录采样位置坐标、头号、流量、背景风速、相对方位照片/示意图。

生物在线/准在线(可选,视设备配置)
  • 荧光法/ATP法实时生物负载 或 快速撞击采样+短培养。
  • 点位与非生粒子一致或选其子集,重点验证“干预当量敏感性”。
  • 用于补强A级“连续性活菌数据”的证据(传统培养法难以完全连续)。


离线监测(培养法/便携式)活菌—空气**方法:**主动空气采样(≥1 m³/点/次常见)、沉降皿(A级仅作补充证据)、手套印迹。
A级(隔离器/RABS内):
  • 灌装区:针头旁/开口容器路径上方(但不遮挡),加塞口,隧道出口面。
  • 干预/换批/接管时加采;媒体灌装期间“全过程覆盖”。
    B级周围区:
  • 操作员工作位(胸口高度)、门口内侧、传递窗、回风口远端、设备后背死角。
    C/D级支撑:
  • 物料预处理、清洗/配液、缓冲间、外包材拆包区等按风险布点。

表面**方法:**接触碟/拭子
  • A级:关键接触面(星形轮、导轨、转盘、灌装针外表、加塞轨道、隔离器手套外表、转运盘)。
  • B级:台面、工具、门把/开关、操作员手套袖口外、传递窗台面。
  • C/D级:清洗后设备表面、地面代表点、料架。
    **时机:**开机前/批中关键时点/结束后复位;人工干预后必须补采。

非生粒子(便携式)
  • 用于B/C级巡检、分区释放前确认、偏差调查;A级常规以在线为主、离线作应急/验证。


典型点位清单(示例:隧道+RABS+西林瓶液体灌装)
你可以把下面直接做成“点位—方法—频次—限度—备注”的矩阵管理
A级(RABS内,在线为主,离线补充)
  • 隧道出料口中心线(非生在线;活菌主动空气/沉降皿补充)
  • 第一组灌装针头区(非生在线;活菌主动空气)
  • 最后一组灌装针头区(非生在线;活菌主动空气)
  • 加塞滑道出口/压塞前(非生在线;活菌主动空气+表面接触碟)
  • 瓶流转盘/星形轮上方(活菌主动空气;表面接触碟)
  • 隔离器手套圈附近(活菌主动空气;手套印迹每班/每批后)

冻干(如有)
7. 装载对接口/冻干门口(门开时非生在线或离线连续采;活菌主动空气)
8. 转运车罩内(活菌主动空气;关键周期加密)
B级(围绕A级壳层)
9. 主要人员操作位(活菌主动空气;便携非生定期)
10. 传递窗内侧/门口内侧(活菌主动空气+表面)
11. 远离送风口的回风口前(活菌主动空气)
12. 更衣口方向通道拐角(活菌主动空气)
C/D级(支撑)
13. 洁净走廊末端、物料暂存点(活菌主动空气)
14. 配液间关键设备周边(表面+活菌空气)

频次建议(投产初期 → 稳定期可基于趋势调整)
  • **A级非生在线:**每批全过程连续;报警联动SOP即时处置。
  • **A级活菌空气:**每班至少1次,干预/接管/开门时加采;媒体灌装按全过程覆盖。
  • **A级表面/手套:**每班/每批结束后;关键面在干预后即时补采。
  • **B级活菌空气:**每班1–2次(与人员峰值匹配),门/传递窗开闭后加采。
  • **B级表面:**每日关键点/每批结束后。
  • **C/D级:**周频或按批,转移/拆包频次加密。


限度与处置(起步建议)
  • 非生粒子:按分级(ISO Class 5 对应A级)设报警/行动线;A级必须达成“关键期间连续合规”。
  • 活菌:参考“A级<1 cfu(空气/沉降/表面/手套)”的原则设初始线;B/C/D按级别逐级放宽。
  • 任何关键期超限:立即停机—隔离—调查—评估产品暴露—必要时批处置;形成CAPA并复验点位/气流。


设计与验证文件化
  • 《EM URS与风险评估报告》(含流线、烟雾视频证据、点位理由)
  • 《在线监测布点与等速采样验证报告》(含采样头图纸、流量/管路/响应验证)
  • 《离线监测计划与SOP》(采样器校准、体积、时间、培养、鉴定、数据完整性)
  • 《报警与偏差处置SOP》《趋势分析方案》《媒体灌装监测方案》
  • 首年做“季度回顾+年度回顾”,依据数据迁移点位/频次/限度。


小贴士(常见坑)
  • 采样头位置“看似靠近瓶口”但实际逆气流或形成遮挡 → 先做烟雾试验再定点。
  • 歧管多点轮采导致响应迟滞 → 高风险点独立头/缩短管路并验证。
  • A级只放沉降皿不做主动空气/连续非生 → 不足以证明动态保护。
  • 只按房间面积平均布点 → 忽视人员与干预这个最大变量。
  • 媒体灌装时点位减少 → 反而应加密以验证最差工况。




点评

哪个工具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3 08:47
厉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3 0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5-8-13 0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13 08:34
下面给你一套“能直接落地”的思路与清单,适用于新建无菌灌装线(隧道灭菌—RABS/隔离器—无菌灌装—半/全 ...

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3 08: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13 08:34
下面给你一套“能直接落地”的思路与清单,适用于新建无菌灌装线(隧道灭菌—RABS/隔离器—无菌灌装—半/全 ...

这么好使啊啊啊啊啊

点评

不要拒绝先进工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3 08: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13 08: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8943082964 发表于 2025-8-13 08:42
这么好使啊啊啊啊啊

不要拒绝先进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3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3 08: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13 08:34
下面给你一套“能直接落地”的思路与清单,适用于新建无菌灌装线(隧道灭菌—RABS/隔离器—无菌灌装—半/全 ...

哪个工具啊

点评

chatgpt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3 08: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13 08: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chatgpt啊      

点评

感觉明显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3 17: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8-13 17: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口暴露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13 17:4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9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