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4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中药材行业,向左拐?向右拐?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昨天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撰稿 | 月下独酌
来自 | 蒲公英Ouryao

质量困局:
标准升级与乱象博弈的深层角力



当前中药材行业正经历“刮骨疗毒”式的质量重塑,但标准与乱象的对抗已经渗透到产业链每个环节,一面是政府相关部门为了产业链的完整化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用药安全在搞顶层设计,一面是行业基层种植端烽烟四起、乱象丛生,许多中药材品种在南辕北辙地大肆扩种。
利益与品质的博弈,价格与价值的对立,规范与无序的各行其道让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而其核心矛盾多集中于三重现实撕裂:
1:标准体系与行业乱象形成“冰火两重天”。2025版《中国药典》构建起史上最严质量防线:禁用农药从33种扩至47种,新增52种重金属统一限量标准。麦冬中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的检测精度提升至0.01mg/kg。中药饮片集采联采更将GAP基地、道地来源纳入评标核心指标,趁鲜切制的规范化把中药材产品质量推向新高度,“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与约束提前开始从产地源头一线抓起!
但标准的建立,规范的脚步,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未能阻挡住中药材行业种植端的一些“逆向操作”,尤其是许多中药材大宗品种,南辕北辙的扩种和“近亲繁殖”现象层出不穷:东北的赤芍、苍术被引种至华东;亳州的白芍、河北的紫苑在新疆被大面积引种;酸枣仁为了高产嫁接到了大枣树上……许多中药材“道地性和本真性失守”的背后,是农业与药监标准的断层与割裂——监管部门的GAP规范强调的是品质的优化与药效成分的提高,而基层产地诸多种植乱象却是在奔着行情要产量。
由此导致许多中药材品种虽然种植出来了,却造成了上市既劣药的尴尬现实,因为“农残超标、性状变异、含量低下、品质下降”而被终端用药企业拒收,形成“种植时一路疯狂、检测时多被淘汰”的荒诞循环。
2.市场逻辑的“劣币与良币相互驱逐”困境,规范化种植与成本高企的矛盾,迫使部分生产者牺牲品质换生存。某白术种植合作社测算显示:按GAP标准种植需减少农药使用3次、人工除草增加2次,而且种植时促使根系发达的一些激素肥料、禁用农药不得随便沾根使用。种植期间的约束和限量,于此方面导致亩成本在增加,药材产量却在减少,虽然政策一直在鼓励行业产品优质优价,但是终端生产企业的招标单却是一直在靠打价格战进行淘汰赛。这种“合规即亏损”的现实,使得许多种植户望而却步,牵绊了行业良性发展的脚步。
当然,劣币在驱逐良币,良币也在驱逐劣币,中药材行业形成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现象。与种植乱象形成镜像对比的是诸多中药材“品质溢价”的崛起:岷县当归通过“飞地种植+全程溯源”,在青海、四川建立的标准化基地,其当归多糖含量较普通当归高28%,收购价达85元/公斤,较统货溢价40%;湖南靖州茯苓凭借“三无一全”认证(无硫、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全溯源),深加工产品利润率从18%跃升至35%,带动全县菌种产量占全国80%……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虽然让人出现了困惑与迷茫,但是,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也让行业倍受鼓舞和带来希望。
3.技术应用的“边界争议”。品种改良正站在“品质优先还是产量优先”的十字路口:酸枣仁树与大枣树嫁接成功、金银花多倍体研发培育使产量大增、白芍与赤芍杂交授粉种植让药农受益……技术革新本身无对错,关键在于这种以药材的本真性和道地性去换取经济效益的“创新”,是否在“药效成分+临床价值”方面能真正站的住脚?
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从实际出发,世上其实没有比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更重要的事情!——而这,才是“中药材品种改良”的核心逻辑。


破局路径:从对抗到协同的体系重构


质量困局的破解,需打破“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惯性,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
1.数字技术缝合监管断层,区块链与物联网正成为“标准统一”的黏合剂。
普天同签平台已覆盖全国60%道地药材产区,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土壤pH值、物联网记录施肥用药数据,使黄芪农残超标预警准确率达92%;亳州“神农洲”平台的AI质检系统,将重金属检测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40分钟,2025年上半年已拦截不合格药材3200吨。更关键的是,农业农村部与药监局共建的“中药材数据中台”,实现种植标准与检测标准的实时对接——甘肃陇西试点显示,该机制使药材合格率从68%提升至91%。
2.道地保护实施“双轨制”,既要守护“核心产区”,也要规范“异地种植”。
一方面,对长白山人参、云南三七等150种道地药材实施“地理标志+生态保护区”双重保护,如浙江庆元香菇通过“生态种植区”认证,溢价能力提升50%;
另一方面,允许非道地产区建立“备案基地”,但需通过DNA条形码验证种质纯度(如河北承德林下黄芪需与内蒙古黄芪基因匹配度≥95%),目前已批准12个跨省备案基地,亩产较传统种植提升20%且药效达标。
3.政策协同释放“优质优价”信号,跨部门协调机制正在显效。
《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已经发布,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农业农村部发布《中药材专用农药清单》,明确28种低毒农药的使用规范;医保局在山东集采中试点“道地药材加价15%”政策,使符合标准的阿胶虽报价高30%仍成功中选;药监局将GAP认证与饮片生产许可挂钩,以后未通过GAP的企业将被限制参与集采。这套“种植有规范、采购有倾斜、违规有约束”的组合拳,相信会给行业带来很大的触动与不一样的效果。


未来趋势:质量革命牵引的产业重构


质量升级正成为行业趋势的核心引擎,2025年的数据已显露出清晰的变革轨迹:
1.标准化种植进入“淘汰赛”,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仲景宛西、华润三九等龙头企业的GAP基地面积均超3万亩,甘肃陇西通过“六统一”模式(统一种苗、农资、采收等)实现标准化率81.6%,其黄芪在集采中中标率达100%。而非标种植将面临“四重挤压”:药典标准抬高准入、集采扣分限制市场、趁鲜切制的规范与约束、资本撤离切断资金,预计2027年非标准化种植面积将缩减至总量的20%以下。
2.数字化重塑全链条竞争力。AI与区块链的渗透从“单点试验”转向“系统应用”:上游种植端,“陇药云”平台通过18项环境指标实时调控,使党参有效成分波动控制在±8%;加工环节,珍宝岛药业的光谱质检系统将掺伪检出率从65%提至92%;流通领域,数字化仓单交易占比达60%,黄芪期货溢价从25%收窄至10%。更具颠覆性的是华佗中医药大模型,已辅助完成12个创新药早期筛选,研发周期缩短40%。
3.药食同源引爆“场景革命”。2025年药食同源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Z世代贡献35%消费增量。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形态迭代:超临界萃取技术使黄芪多糖纯度达98%,催生即食黄芪饮年销18亿元;同仁堂阿胶月饼、元气森林“熬夜水”等跨界产品,将药食场景延伸至早餐、办公等高频场景,复购率达传统滋补品的2.3倍。政策层面,新增的20-30种药食同源品种(如黄精、玉竹、地黄等),正打开千亿级增量市场。
4.国际化呈现“区域分化”格局,东盟成为破局支点:借助RCEP关税优惠,2025年中药对东盟出口额预计达3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5%),广西与东盟的标准互认使通关时间缩短40%,跨境电商交易额上半年激增217%。但欧盟壁垒仍存,其拟实施的新残留标准将使检测成本增加20%-30%,倒逼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在东南亚布局本土化种植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合规。
5.价格机制走向“品质分层”,2025年上半年综合价格指数下降8%,但品种分化显著:猫爪草因盲目扩种价格暴跌90%,而优质道地黄芪选货价格突破40元/公斤(较统货溢价50%)。“定制药园”模式覆盖面扩大至30%主产区,甘肃佰世堂通过订单农业锁定50%产量,使价格波动从±40%收窄至±15%。极端天气与资本炒作的影响仍在,但“品质定价”的逻辑已逐渐清晰。


结语:从“资源依赖”到“技术驱动”的范式转移


中药材行业的未来,本质是“质量革命”与“价值重构”的共振,“药材好、药才好!”,当区块链守护道地基因,当AI优化种植精度,当政策让优质者获得溢价,行业将彻底告别“靠天吃饭”“以次充好”的旧时代,转向“标准为基、技术为翼、文化为魂”的新赛道。
对于从业者而言,未来在《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的指导原则下,能否抓住“供货与集采联采接轨、种植通过GAP延伸检查、趁鲜切制得到相关部门认证许可、数字化溯源达到全面完善”四大核心能力,将决定其在这场变革中是“转身升级”还是被“淘汰出局”。
换言之,中药材行业的未来,既不向左拐,也不向右拐,而是向好发展,一路向前走!
欢迎留言,更多观点。

作者原创推荐
Q1中药材行业变局:多数药商被「打回原形」!
Q2一些中药材「价崩」前,庄家枪手会祭出哪些「杀招」?  关于作者月下独酌,实名段华,文章曾用名:诚然、永远有多远、对影成三人、坦然、烟雨过江北、三人行、张驰、佚名等十多个笔名著写中医药文章。
中药材行业专家,蒲公英、赛柏蓝特约撰稿人。
近十几年来,先后在人民网、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现代中药》、中药材天地网、药通网、康美中药网等报刊杂志、网站及公众号发表中医药文章700余篇。
声明:  
文章所涉资料部分源于网络。资料与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全面或者与现实不符,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权威资料和数据,还请业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平台内容不属于药品广告范畴。所涉药品信息仅作客观陈述,不具备商业推广属性。  
本平台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基于专业认知的学术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及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蒲公英Ouryao

[backcolor=var(--APPMSGCARD-BG)]







[backcolor=var(--weui-BG-2)]
[backcolor=var(--weui-BG-2)]




[backcolor=var(--weui-BG-2)]














​



[color=rgba(0, 0, 0, 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句不中听的,中药就类似于修仙,得有灵气,否则种出来的傻大个有个屁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透彻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材行业的未来,一路向前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1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