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3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菌落计数仪 vs. 烤串拍照计数:科学与烧烤的跨界Battle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撰稿 | 石决明
来自 | 蒲公英Ouryao 1. 核心原理:当AI遇见签子
  • 菌落计数仪: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侦探”,靠高分辨率摄像头和AI算法,对培养皿上的菌落进行“人脸识别”——只不过识别对象是黏糊糊的细菌团。遇到菌落粘连?还得动用“分割算法”强行拆CP,活像微生物界的离婚律师。
  • 01.png
  • :烧烤摊老板的“数学课代表”,用手机一拍,AI数签子比服务员手速还快。规则竹签?简直是AI眼中的“送分题”,连重叠都能靠线性拟合硬刚,误差大不了让顾客少付一根的钱。
  • 共同点:都是“拍照→数数”,但一个在拯救人类健康,一个在拯救老板的算账脑细胞。


    2. 技术难度:米其林 vs. 路边摊
    对比项
    菌落计数仪
    烤串计数

    识别对象变异菌落(颜色、大小、粘连)标准化竹签(长短粗细一致)
    算法复杂度堪比《星际穿越》五维空间解析相当于小学生数牙签
    容错率漏检一个菌落=实验报告重写漏一根签子=顾客狂喜
    硬件成本够买1000000根烤串(还带发票)一部手机+免费小程序

    经典场景

    • 菌落计数仪:“这团是霉菌还是杂质?——算了,先跑个灰度分割!”
    • 烤串计数:“竹签反光?老板,换个角度再拍!”

    3. 用户体验:科研民工 vs. 烧烤摊主
    • 菌落计数仪用户
      • 每天对着培养皿念叨:“求求你们别长成一片……”
      • 看到仪器报错“疑似杂质”时,内心OS:“你行你上啊!”

    • 烤串计数用户
      • 老板:“以前数签子数到眼花,现在AI数完还能自动算钱——就是总有顾客质疑‘这AI是不是偷吃了我两串?’”

    结论:
    一个在实验室里“斤斤计较”,一个在烟火气中“大巧不工”。但说到底,都是人类为了偷懒发明的智慧——只不过一个偷的是科研狗的头发,一个偷的是烧烤老板的数学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推荐好用的菌落计数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看着挺简单,但死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适用了几家菌落计数仪,都不好用,大家有啥好牌子推荐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