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201|回复: 23
收起左侧

[生产制造] 请问直接口服中药饮片需要灭菌吗?

 关闭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网友提问: 请问直接口服中药饮片需要灭菌吗,还是生产操作环境参照D级设置即可?如果需要灭菌,采取何种可靠的灭菌方法或灭菌设备?微波灭菌可行吗?谢谢解答 !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应当控制微生物限度。可以采用辐照灭菌、酒精熏蒸等,如有效成分不易破坏的话,也可采用脉动真空灭菌柜灭菌。微波灭菌是否可以灭菌,我认为需要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8: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里有规定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9 08: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服制剂一般没必要灭菌吧?除非说正常操作已经无法将微生物限度控制住,需要来点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不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19 0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幻影 于 2014-9-19 09:45 编辑

看来不懂的剂型,还是要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的很清楚了,保证微生物限度就行了,灭不灭菌随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9 0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acmilanhm 发表于 2014-9-19 08:55
口服制剂一般没必要灭菌吧?除非说正常操作已经无法将微生物限度控制住,需要来点狠的?

还是你狠,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7:}都怨学生我技艺不精,到处发贴,连续发问,惊动版主专议此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9-19 08:57
一般没这个要求吧。又不是无菌制剂。

有虫卵咋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需要灭菌,中药制剂需要打粉的中药饮片需要控制微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19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zhifeiji00 发表于 2014-9-19 09:29
有虫卵咋整?

那是杀虫,不是灭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0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9-19 09:32
那是杀虫,不是灭菌啊。

那你就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19 09: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zhifeiji00 发表于 2014-9-19 09:33
那你就杀吧

刚才看了些资料,看来不懂的剂型,我不能乱说了。先学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1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需要控制微生物还不是灭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9 1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污染,不需要灭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6: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控制好生产环境,对生产出来的成品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如果没什么问题,就不需要灭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6 1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典上有规定微生物限度的就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6 21: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微生物,不一定需要灭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8-20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的灭菌方法
拜科特瑞生物研究院
摘要: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在新的GMP标准中增加了检测微生物的项目,对中药制约要求有所提高,针对不同的中药原生药和中药饮片,适用的灭菌方法也有所区别,拜科特瑞通过几十年的与欧美和国内主要的制药企业在消毒灭菌的技术和实施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为不同的制药企业定制出合理的科学的灭菌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中药原生药粉;中药饮片;灭菌方法;灭菌方案;灭菌设备;灭菌性能
引言: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灭菌是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中活的病菌、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中, 原生药粉的灭菌结果对成品能否符合质量要求关系极大,故在原生药粉入药前,对微生物限度超标的原生药粉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灭菌方式进行灭菌。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灭菌工艺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被灭菌原生药粉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灭菌后原生药粉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灭菌方法要经过验证后,才能交付正式使用。日常生产中, 应对灭菌方法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认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剂配比、灭菌气体浓度等)均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此外,对灭菌方法还要定期进行再验证。 目前常用的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灭菌方法有浸泡法、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臭氧灭菌法、微波干燥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由于中药材具有品种繁多、性质复杂、微生物含量差异大等特点,在选择灭菌方式时,要根据不同灭菌方式的优缺点进行灵活选择,综合利用。
一.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的灭菌方法
1.        浸泡灭菌法
浸泡灭菌法是将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放入专用消毒灭菌池中,根据原材料不同选取不同的灭菌剂的配比,按要求浸泡一定的时间,达到灭杀病菌和微生物的方法。利用“拜科特瑞”的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灭菌专用剂”的灭菌法,是目前化学灭菌中最有效、最新的广泛的灭菌方法之一。“拜科特瑞”的 “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灭菌专用剂”是一种高效、广谱、速度快、稳定性强、无毒、无味、无残留、适用范围广的安全环保型灭菌剂,可杀灭多种细菌繁殖体、真菌、微生物、结核杆菌、细菌芽孢和病毒,因其消毒灭菌后不会残留有害物质的特点成为灭菌技术方案的首选,也是目前中药原生药粉和中药饮片企业最佳安全的消毒灭菌方案。由于拜科特瑞的广谱、高效、速度快、无残留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大生产流水线,对实现中药大生产过程的联动化操作和自动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是指将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使细菌原生质中蛋白质的成分变性和凝固以杀灭细菌的方法。该法灭菌能力强,是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之一。湿热灭菌条件通常为 “121℃、15min”或“116℃、40min”,也可采用其他适合该品种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在生产全过程中,应对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措施防止耐热菌受污染,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被灭菌原生药粉达到微生物限度。在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3.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指将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置于干热灭菌柜中(如拜科特瑞的隧道式烘干消毒灭菌一体机中),利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灭菌的原生药粉的灭菌。干热灭菌条件一般为 “115℃、90min”,也可采用其他适合该品种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药粉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4.臭氧灭菌法
臭氧灭菌法是采用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的灭菌方法杀灭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中的微生物,其在充有灭菌气体的灭菌室内进行。在灭菌室内,按设定程序及条件,使药粉呈流化悬浮状态,以高压放电法制备臭氧,并导入灭菌室内,使其同药粉逆流接触,进行灭菌处理。臭氧灭菌条件:臭氧浓度54g/m3,灭菌时间40min,气流速度40Hz(变频器频率),气源氧气纯度≥85%,灭菌温度≤40℃,也可采用其他适合该品种的灭菌参数。该法适用于在臭氧中稳定的原生药粉灭菌,其无危害性残留物,不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5.微波干燥灭菌法
微波干燥灭菌法基于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在高频率电磁场中被加热的原理,微波与药材摩擦产生高热,使蛋白质、 核糖核酸和酶失活而达到灭菌的目的。通常微波是指频率在3.0×102~3.0×105MHz之间的电磁波。水可以强烈吸收微波,使极性分子转动,由于分子间的摩擦而生热,热是在被加热物质内部产生的,所以加热均匀,升温迅速。同时,微波能穿透到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的内部,可使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表里一致地加热。对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进行灭菌, 灭菌后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的含菌数比未经处理的样品减少99%,且干燥。经微波处理后的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其有效成分基本上没有被破坏,一般灭菌时间为3~6min。
6.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是指将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辐射灭菌法以前最常用的是60Co-γ射线辐射灭菌,照射时间为24h。对中药原生药粉或者是中药饮片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灭菌。灭菌前,应对被灭菌原生药粉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抗辐射强度进行测定,以评价灭菌过程赋予该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灭菌时,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灭菌原生药粉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以充分证实灭菌原生药粉吸收的剂量在规定的限度内(不推荐此种灭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