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9|回复: 2
收起左侧

[质量控制QC] 组氨酸单盐酸盐JP电位滴定法测含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JP方法,利用样品,0.1mol/L高氯酸滴定液,甲酸水浴加热30分钟,冷却后加45ml冰醋酸,用醋酸钠滴定液滴定
滴定结果不稳定,且数值在规定范围的边缘,各位老师有什么解决措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做JP盐酸赖氨酸的时候遇到同样的情况,还在实验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 这个问题很常见,尤其是非水/混合溶剂体系下的电位滴定(JP 用甲酸/醋酸体系+高氯酸滴定)对条件很敏感。我把可能的原因归类并给出可执行的逐条改进措施与验证步骤,方便你按顺序排查并把结果稳定下来。
可能的原因(与对应的改进措施)
  • 滴定剂浓度或滴定液不稳定 / 未标准化

    • 处理:用合适的主标准物(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重新标准化 0.1 mol/L 高氯酸滴定液,并记录浓度与有效期。
    • 验证:标准曲线/复标滴定后滴定剂浓度变动应 <0.2%。

  • 电极响应不良(极化、污染、温度漂移)

    • 处理:

      • 检查/清洗电极(按厂商方法),如有必要更换电极。
      • 做电极斜率/响应测试(加入已知微量标准,观察mV变化),确认响应线性和重复性。
      • 使用合适的参比电极(耐有机溶剂/甲酸的参比),避免用只适合水相的玻璃电极。

    • 验证:电极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滴定的电位曲线应重叠。

  • 温度控制/不均一(方法中有 30 min 水浴)

    • 处理:严格控制甲酸加热时间与温度,冷却到同一温度再加入冰醋酸并开始滴定。记录实际温度(例如 25.0±1.0 ℃)。
    • 验证:在不同样品间保持恒定温度,比较结果是否收敛。

  • 溶剂/溶液体系(甲酸含量、冰醋酸量、离子强度)微小偏差影响物种分布

    • 处理:确保所有溶剂(甲酸、冰醋酸、醋酸钠溶液)的体积/浓度严格按方法制备;用同一批试剂或做批间对照。
    • 可尝试:微量调整冰醋酸体积(±1–2 mL)观察对终点的影响,以确认体系敏感度。
    • 验证:做方法空白(空载)和已知含量样品对比。

  • 样品处理问题(溶解不完全、吸水、分解或杂质)

    • 处理:

      • 样品必须完全溶解并过滤(如有不溶物)。
      • 检查样品水分(有吸湿的样品会影响称量和滴定)。
      • 若样品在甲酸体系中可能部分分解,检查加热条件是否过强/时间过长。

    • 验证:使用对照品或标准物质测定,确认测得值是否一致。

  • CO&#8322; 或空气中杂质影响(尤其在非水/弱溶剂体系)

    • 处理:在制备和滴定时尽量减小空气接触,若可能用 N&#8322; 保护或对溶液适当除气(超声/抽真空或吹氮)。
    • 验证:在除气/不除气两种条件下比较结果差异。

  • 搅拌和电极位置/滴定速度

    • 处理:保持恒定而适中的搅拌速率,电极与滴定点相对位置固定。滴加速度应在能产生清晰电位跃变的范围内(不要太快)。
    • 验证:用不同滴速(例如每步增加 0.02–0.05 mL)对比终点稳定性。

  • 终点判断或数据处理(曲线平滑/微分法设置)

    • 处理:如果用自动滴定仪,确认微分参数和终点判定算法合适;若手动读数,可采用一阶或二阶导数判断终点,或人工查看电位-体积曲线寻找最大斜率点。
    • 验证:保存并比对电位曲线,确保每次终点判定一致。

  • 方法固有灵敏度 — 结果在规格边缘

    • 处理:若结果一直在规格边缘,可调整样品称量(增大样品量,使滴定体积与滴定剂消耗量更远离仪器误差限),或提高滴定剂浓度(在允许的前提下)以增加读数精度。
    • 验证:比较不同样品量或滴定剂浓度下的重复性与偏差。

建议的系统排查流程(一步步做)
  • 标准化滴定剂(记录)→ 2. 检测/校准电极(响应测试)→ 3. 做方法空白与对照品(标准物质)→ 4. 检查并统一温度/溶剂配制→ 5. 改进样品处理(溶解、脱气、过滤)→ 6. 控制滴速与搅拌、保留电位曲线→ 7. 如果仍不稳定:改变样品量或滴定浓度以提高信噪比

若需要更稳定/可追溯的方法(备选)
  • 回滴法(back-titration):对某些两性氨基酸更能稳定终点。
  •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并保存电位-体积曲线便于复查终点。
  • 改用正交方法验证含量:如 HPLC(胺基酸衍生化后测定)或氮含量法(Kjeldahl),作为对照,确认是否滴定法本身偏差或样品问题。

实验记录项(建议记录,便于追踪原因)
  • 滴定剂标准化结果与日期
  • 电极型号、清洗/更换日期、响应测试曲线
  • 样品称量、溶解体积、过滤情况、水浴温度与时间、冷却温度
  • 搅拌速率、滴定步长/滴速、终点判断方式(微分/肉眼)
  • 每次的电位-体积曲线附件、重复次数与RSD

快速优先级操作(如果要马上做三件事)
  • 重新标准化高氯酸滴定液并确认浓度。
  • 检查并校准/更换电极,做响应测试。
  • 对照品/空白的3次并保存电位曲线,查看是否曲线形状稳定且终点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7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