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74|回复: 2
收起左侧

[施工改造]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胡晓东编著2008.4出版.pdf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3-12 09: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删除]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制药废水特性及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作者亲身经历的关于深井曝气、厌氧发酵、SBR工艺的试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投产调试工程;最后介绍了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可靠、真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于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试验研究及工程设计人员,也适用于企业从事废水处理运行的工艺人员,还可作为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在校研究生的参考书。
制药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国外普遍采用稀释进水浓度进行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其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发达国家更是将污染大的原料药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主导工艺主要有深井曝气、厌氧发酵、SBR。深井曝气法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已走入低谷。厌氧发酵法虽有众多研究者,但面对水质成分复杂的制药废水,仍难成为可推广使用的实用技术。SBR法已逐步成为制药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本书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SBR法成功应用于制药废水,并在以后不断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经验。此书的出版对今后开展制药废水治理工作有一定意义。
本书内容主要取材于作者在机械部第七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期间完成的工艺试验研究报告、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投产调试报告。在全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原机械部第七设计研究院杨树汉、胡冠民、廖文坚、吴志伟、向良葵、林盛培、权小平、苏建华、朱海燕、王哲、黑国翔、戴方、张焕东、庞文亮、张军锋、刘琳卡等同志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肖永胜、白利云、梁晓媚、李润祺、黎永坚、郑秋辉等同志不仅在投产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本书的文字编辑、插图处理做了大量工作,广州大学樊建军教授、张刚博士、何芳高级工程师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对以上同志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本人水平和时间,书中可能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斧正。同时向矢志不移、奋战在制药废水处理第一线的工作者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1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1?1制药废水特性
1?1?1制药工业的分类
1?1?2抗生素的生产工艺及其水污染物简介
1?1?3生物制药废水的特点
1?1?4化学制药废水的特点
1?1?5其他制药废水的特点
1?2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况
1?2?1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1?2?2制药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1?2?3制药废水化学处理技术
1?2?4其他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2制药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2?1超深层曝气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2?1?1试验概况
2?1?2试验流程、参数及特点
2?1?3活性污泥培驯及探索性试验
2?1?4负荷稳定试验
2?1?5试验成果对比及技术经济分析
2?1?6环境效益与市场预测
2?1?7结论
2?1?8几个问题的讨论
2?2厌氧法处理制药废水毒性试验研究
2?2?1试验概况
2?2?2试验条件与方法
2?2?3试验系列安排
2?2?4试验结果及分析
2?2?5结论
2?3制药废水厌氧负荷试验研究
2?3?1试验概况
2?3?2废水来源、成分及试验用水的配制
2?3?3条件及设备
2?3?4试验进程及结果
2?3?5结论
2?3?6问题讨论
2?4瓦勃呼吸仪在制药废水研究中的应用
2?4?1试验概况
2?4?2原理及用途
2?4?3机械调试
2?4?4检压调试
2?4?5几种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2?4?6小结及问题讨论
2?4?7反应瓶体积测定
2?5间歇曝气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2?5?1试验概况
2?5?2试验装置及废水水质
2?5?3试验情况及讨论
2?5?4试验成果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2?5?5结论
2?6SBR+接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2?6?1试验概况
2?6?2试验规模和工艺流程
2?6?3试验装置及主要试验参数
2?6?4试验内容及分工
2?6?5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
2?6?6系统的稳定运行
2?6?7结论
2?7水解酸化法处理硫酸黏菌素废水试验研究
2?7?1试验概况
2?7?2试验原水水质
2?7?3试验装置与方法
2?7?4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7?5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8水解酸化预处理混合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2?8?1试验概况
2?8?2设计参数及工艺流程
2?8?3水解酸化池的设计
2?8?4水解酸化池的调试
2?8?5水解酸化的稳定运行
2?8?6问题与讨论
2?8?7结论
2?9普通曝气法、间歇曝气法及SBR法处理制药废水对比试验研究
2?9?1试验概述
2?9?2试验装置及废水水质
2?9?3试验情况及讨论
2?9?4试验成果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2?9?5环境效益与市场预测
2?9?6结论
2?10多品种抗生素废水与单一抗生素废水处理效果对比试验
2?10?1试验概况
2?10?2原水水质
2?10?3试验工艺流程及装置
2?10?4试验运行结果分析
2?10?5结论
3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3?1间歇曝气法组合工艺处理硫酸黏菌素等混合生产废水工程设计
3?1?1工程概况
3?1?2自然条件
3?1?3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3?1?4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3?1?5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选型
3?1?6总图
3?1?7土建及公用工程
3?1?8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
3?1?9监测管理与人员编制
3?1?10投资估算
3?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12运行结果
3?1?13建议与结论
3?2间歇曝气法处理庆大霉素及小诺霉素混合生产废水工程设计
3?2?1工程概况
3?2?2自然条件
3?2?3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3?2?4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3?2?5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选型
3?2?6总图
3?2?7土建及公用工程
3?2?8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
3?2?9监测管理与人员编制
3?2?10投资估算
3?2?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12建议与结论
3?3间歇曝气法组合工艺处理头孢、土霉素等混合废水工程设计
3?3?1工程概况
3?3?2自然条件
3?3?3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3?3?4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3?3?5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选型
3?3?6土建及公用工程
3?3?7投资估算
3?3?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9建议与结论
3?4膜SBR法处理混合制药废水工程设计
3?4?1工程概况
3?4?2自然条件
3?4?3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3?4?4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3?4?5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选型
3?4?6投资估算
3?4?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4?8结论
3?5地上式深水曝气法处理抗生素、原料药、制剂混合生产废水工程设计
3?5?1工程概况
3?5?2自然条件
3?5?3废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3?5?4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3?5?5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选型
3?5?6人员编制
3?5?7投资估算
3?5?8经济指标
3?5?9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6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治理中废气处理工程设计
3?6?1工程概况
3?6?2自然条件
3?6?3设计依据、标准、原则
3?6?4处理工艺流程
3?6?5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3?6?6工程投资估算
3?7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中废气处理工程设计
3?7?1工程概况
3?7?2自然条件
3?7?3设计依据、标准、原则
3?7?4处理工艺流程
3?7?5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
3?7?6工程投资估算
4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
4?1调试大纲
4?1?1工程概况
4?1?2调试内容、步骤及计划进度
4?1?3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4?1?4清水调试
4?1?5废水处理工艺调试
4?1?6污泥处理工艺调试
4?1?7总结与验收
4?2新北江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投产调试
4?2?1工程概况
4?2?2工艺流程及说明
4?2?3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4?2?4调试运行
4?2?5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3西安国药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
4?3?1工程概况
4?3?2自然条件
4?3?3废水来源与特点
4?3?4工艺流程及参数
4?3?5主要工艺设备及材料
4?3?6运转管理
4?3?7噪声的测定
4?3?8成本核算
4?3?9结论
4?3?10问题探讨
4?4西安国药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优化运行
4?4?1工程概况
4?4?2试验条件与材料
4?4?3试验结果与分析
4?4?4间歇运行参数的控制
4?4?5结论
4?4?6存在的问题
4?5江西东风药厂青霉素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
4?5?1工程概况
4?5?2实验室试验简介
4?5?3工程设计简介
4?5?4清水调试
4?5?5废水调试
4?5?6成本核算
4?5?7存在的问题
4?6西安红霉素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
4?6?1工程概况
4?6?2废水来源及水质水量
4?6?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设计工艺参数
4?6?4废水处理工艺调试和运行效果
4?6?5运行费用
4?6?6调试工作小结
4?6?7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7桂林集琦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投产调试
4?7?1工程概况
4?7?2自然条件
4?7?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4?7?4主要工艺设备及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4?7?5废水调试
4?7?6动力运转费用
4?7?7问题讨论
5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5?1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5?1?1含高浓度硫酸盐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5?1?2经济可行的制药废水达标排放及深度处理技术
5?2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5?2?1采用UASB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时颗粒污泥的培养技术
5?2?2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应用于制药废水处理前瞻
5?2?3实用可行的制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本书适用于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试验研究及工程设计人员,也适用于企业从事废水处理运行的工艺人员,还可作为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在校研究生的参考书。

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601957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3-12 1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12 1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12 1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