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说起成本,应该是生产部门节能降耗或物料部门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原辅料,或财务部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具体行为,与我们质量部门好象并无多大关系,这种想法有点片面,也与现代成本的概念是不相符的。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上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而对现代企业成本的理解应该是站在企业战略高度上,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以TQC(Total Quality Coutrol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这是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降低成本的潜力,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那么,具体到我们公司,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来控制好质量成本呢?我想,首先得在思想上有控制质量成本的意识,因为意识思想指导你的行为,明确自己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才能降低产品质量成本费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各项法规政策,更要熟悉企业的各项生产质量管理文件、岗位操作规程等,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以文件为依据,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其次,在TQC(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该以“零缺陷”的宗旨贯穿始终,重事前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物料购进贮存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或招标等方式购进价廉质优的原辅材料,同时保证原辅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做好养护工作,加强原、辅材料在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降低原辅材料在购进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的“源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抓好质量成本的控制,抓好关键工序的一次合格率,比如配料工序,配料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控制好各项工艺参数,在规定的时间内,配制出符合中间体质量标准的产品,避免因没控制好工艺参数或超过规定时间,导致药物成分发生变化,造成质量成本的最大浪费;洗瓶工序应保证洗瓶机的良好运行状态,及时供应符合洁净度要求的瓶子;灌封工序,应加强灌装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具、人员、操作等的无菌控制,防止产品受到二次污染;设备维修人员平日应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以“零缺陷”避免维修成本的产生,以“零缺陷”避免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的发生,把成本浪费控制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在产品的检验过程中,要降低检验成本,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易耗品的使用量,提高一次检验的准确率,避免重复检验,既节约化学试剂又节省检验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检验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熟悉各项检验操作规程,细心认真,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检验成本的增加。 当然,控制好产品质量成本还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挖掘。俗话说得好:“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只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地去思考,尽心地做事,边干边学边想边应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就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会有效地以“零缺陷”形式降低质量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手段(如许多自动控制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控制质量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是至关重要。我们每天都在诵读企业理念“质量事关大局”、“质量魂系生命”,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行动中。加强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贯彻GMP的中心思想,而不断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做到产品质量“零缺陷”,则是我们每一位制药员工的崇高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