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1、南方天气湿度大,易发霉,毛巾或者衣服上可能有黑色的霉点洗不干净,请问有没有好的方法去除霉点? 答:漂白、消毒。 52、粉针注射剂,同一个品种有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建立方法学验证时是否每个规格都需要进行验证? 答:理论上,以最大规格建立的方法应适用于其他较小规格。 但这样做可能会提高成本,因小规格的冲洗量、灭活剂等用量可能可以更少,难以一概而论。 53、无菌检查方法中阴性对照,每瓶溶剂,稀释液,冲洗液都需要收集,是不是每做一批试验,都需同时操作两台集菌仪?阴性对照能否每一批溶剂,稀释液,冲洗液抽一、两瓶做阴性对照? 答:不一定每做一批试验,都需同时操作两台集菌仪。 阴性对照不应该仅仅每一批溶剂,稀释液,冲洗液抽一、两瓶做阴性对照,应尽可能将所用到的每瓶都留少量做阴性。 54、"每一张膜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这个总冲洗量包括样品溶液吗?" 答:不包括。 55、无菌性检查,培养基是直接拿去培养,还是按照说明书灭菌处理后再拿去培养? 答:成品培养基直接培养;脱水培养基或自己配制的培养基灭菌后拿去培养。 56、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检所)极易被氧化,药检所做实验时是将管装量定在多高? 答:我们所用的是全封闭一次性滤筒,装量100ml,高度约6.5cm。 57、如果培养过程氧化层高度已超过药典中要求的1/2高度,并发现其中长菌,结果如何判定?若未长菌,结果判定认为无菌是否成立?此类问题应该如何衡量? 答:如果培养过程氧化层高度已超过药典中要求的1/2高度,并发现其中长菌,可判断为不合格; 若未长菌,按药典,结果判定认为无菌应不成立; 此类问题应该照药典执行,培养后不超过1/2高度。 58、“无菌性检查中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这句话中的“5支(瓶)”是5支或5瓶,还是5支和5瓶?” 答:或 59、洁净区与阳性实验室空调系统应如何分别设置?送风分离,回风分离,或两者均分离?即2套空调系统? 答:2套系统互不相干。 60、十四烷酸异丙酯若经验证后,不影响阳性菌生长,可否湿热灭菌? 答:湿热灭菌的水蒸气可能会影响十四烷酸异丙酯的性能,建议按药典。 61、冲洗液的滤清,加入不浑浊,是否可不用过滤? 答:可 62、无菌检查时,阳性对照的接种与培养是否也必须和供试品培养同一天进行? 答:应同步操作。 63、使用的消毒剂应无菌,比如购买的新洁而灭要用无菌的4.5微米滤膜过滤再用吗? 答:如用在关键地方,建议过滤。 64、产品稳定性考察,有无菌检查项目,请问留样产品的无菌检查的数量和常规检查的数量要一样吗?如果是,留样量就会相当大,有的药品比较贵重,这样会造成企业较大的损失. 答:无菌检查的数量和常规检查的数量应一样。 按药典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附表,该做就应做,但若情况特殊,或许可减低检验频次,但如此一来,可能一些药品注册审评专家或GMP检查员会有不同意见。稳定性试验的无菌检查很大程度是在考察包装。 65、 做培养基适用性与方法验证时,若加菌量为100~120cfu>100cfu,是否需要重新做验证? 答:要。 66、 药典只是提供了化药中干扰物的中和剂方法,能否提供一些中成药的除菌方法? 答:无 67、洁净区污染霉菌怎么处理? 答:可尝试甲醛熏蒸 68、洁净区有霉菌生长,要怎么净化环境?注:我们用75%的乙醇抹洗全部空间,然后开臭氧半小时,但是检测后还是发现有霉菌,老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 答:可尝试甲醛熏蒸 69、老师说的酒精棉过一段时间会生长细菌,请问酒精棉保存期多久? 答:未考察,我们使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70、酒精棉怎样取样进行微生物检查? 答:请自行设计 71、酒精棉有规定超过多少的菌数不能再用? 答:无规定。 72、广州环凯有冻干菌粉卖,是否可以在其单位购买? 答:建议向中检所购买。 73、请问药典说“当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应对检验方法重新验证”,如何理解“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 答:比如,将冲洗量500ml改为300ml,等等。 74、灵敏度检查:改良马丁和硫乙醇酸性流体培养基都要做6种菌株吗? 答:硫乙醇:4种,为金葡、铜绿、枯草、生孢; 马丁:2种,为白念、黑曲。 75、清洁后的洁具需用微生物纯化水洗涤? 答:清洁后的洁具需用纯化水洗涤。 76、无菌:阳性对照培养48~72小时就可以灭活了吗?不用跟供试品培养14天吗? 答:是的 77、供试品处理时,需加入适量的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80需要灭菌吗?方法如何? 答:需灭菌,可采用湿热灭菌。 78、含0.05%(v∕v)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 答:可直接用聚山梨酯80配制,或先配制聚山梨酯80的浓溶液,然后取浓溶液作进一步配制。 79、如何证明“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使用应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答:自行设计 80、抗生素效价室放在洁净室里面是否合适? 答:应与洁净区分开。 81、最后灭菌产品的原辅料是否需要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答;一般情况应做。 82、薄膜过滤法若试验冲洗量1000ml阳性用量多少? 答:也1000ml。 83、无菌用培养基是否不用对照培养基? 答:是 84、无菌检查法从开始制样到加入培养基也不能超过1h吗? 答:一般情况应该如此。 85、薄膜过滤法滤膜若>50mm,冲洗量是否需调整?如何调整? 答:建议按药典规定,选用直径约50mm的滤膜。如要调整,即重新验证。 86、阳性菌接种使用生物安全柜后,那接种室的空调系统能否与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共用?如果现在共用了,有什么方法能避免交叉污染? 答:请掌握原则,净化系统应分开。 87、怎么消毒在试验中要用的无菌温度计? 答: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88、发酵分装容器要预先灭菌,请问分装时是否有要求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分装后再进行灭菌,程序是否复杂化? 答:我们不明白该问题,一般而言,既然容器要预先灭菌,分装也应无菌操作。 89、无菌检查用的菌悬液是否必须用新鲜培养制备?用于制备菌悬液的培养物可否在25℃条件下连续使用一周? 答:请按药典10版要求,否则,自己验证。 90、饮用水检测中GB标准中“总大肠菌群检出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是否可以只做大肠埃希菌? 答:我们目前尚未开展水质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