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25|回复: 3
收起左侧

吃野菜的王爷——《救荒本草》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8 14: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吃野菜的王爷——《救荒本草》


草莽出身的朱元璋,面南背北之后,面对元朝留下的烂摊子,忙的几乎四脚朝天。这位历史上以冷酷无情和精力充沛著称的帝王,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来捣腾生活的艺术。创业者的艰辛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富二代就不一样了。
朱橚,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他的四哥是发明”夷十族”报复法的明成祖朱棣。他两同父同母,是正宗亲兄弟。
关于他俩生母到底是谁,是明朝历史的一桩悬案。老熊就不八卦了。但他俩是一个妈生的,这点是确凿无疑的。因为明成祖对弟弟实在是不是一般的好。
说说富二代的问题吧。
富二代因为衣食无忧,缺乏进取心是常事。
他们的爹妈忙于工作,给孩子的精神上的关爱远远小于物质上的满足。在常人看来富二代的性格常常显得有些夸张。
他们常常又受过良好的教育,视野开阔。一旦投入某样事情,常常做的很出色。
明成祖和他弟弟身上,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富二代的特点。

哥哥朱棣,杀伐决断,心狠手辣,一代有为的帝王
弟弟朱橚,优柔寡断,爱心泛滥,一位有个性的医药工作者。

朱橚的性格和特长,他最亲近的三个人看的都很清楚。三个人是他老爸——打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哥哥——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还有他的侄子——扑朔迷离的建文帝朱允文。
洪武七年,当大臣建议成年的朱橚应当回到他四年前获得的封地——浙江时,朱元璋直截了当的拒绝。虽然朱橚的吴王,肯定是朱元璋本人封的,别人不敢也不能说三道四,大臣们建议朱橚回去,贩卖私货的可能性不大。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白手起家,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的朱八八,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长大的儿子有些无厘头。他拒绝的理由是:杭州是财税重地,他不能去。
财权和军权,历来是国家权力的基石。把书生意气,行事有不靠谱的富二代朱橚派过去执掌税赋,天晓得他会整出啥动静来。
事实证明了朱元璋的英明。
当朱橚在洪武十四年,被朱元璋打发到新的封地——河南开封,干了八年后,他居然呆子脾气发作,扔下自己的子民,封地不管,自顾自的跑回老家——安徽凤阳待着。把他老爸气的半死,直接把他给发配到云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生气归生气,到底是自己的骨肉啊。朱元璋估计也没打算让儿子在云南上山下乡一辈子,很快又把他叫回京城。给了他一份最适合的工作——当主编,修订《普济方》。接受了国家重大医药科技项目的朱橚,终于安稳下来,回到了开封,老老实实待着,直到朱元璋去世,再也没闹什么大动静。
公元1398年,一代传奇帝王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文即位,史称建文帝。
很多穿越型的小说,把朱允文描写成富贵型的宽厚宅男。建文帝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跳出来大叫,“朕不就是比叔叔朱棣差了那么一点点么!”
被叔叔篡夺了皇位的建文帝,看上去是有那么点窝囊。但要是就此说朱允文是除了宽厚,一无是处的宅男,实在有些冤枉。想想,如果朱允文真是宅男,能被玩人玩到极致朱元璋看上眼么?
朱允文不是朱棣的对手,对付他的五叔,却游刃有余。
建文帝即位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削减他蠢蠢欲动的叔叔们的权力。在和朱棣直接起冲突之前,他的削藩工作还是做的不错的。这其中包括了天才医药学者,朱橚。
此时的朱橚,还没有大悟大彻。当他的兄弟们野心勃勃的想着如何对付登基的侄子时,他也雄心勃勃的想咸与维新。可惜他实在不是干政治的料,居然被自己的二儿子告发了。
接到黑材料的朱允文,没有惊动这位书呆子叔叔。他派大将李景隆去河南的边界防备五叔。李景隆更好,一不做二不休,居然悄悄带兵包围了书呆子的王宫。兵不血刃的把他捉拿回京城。朱允文是个心肠比较好的孩子,没有太为难他五叔,只是第二次把他打发到从前插队落户的地方——云南。
自己的亲生儿子都管不住,也没有在自己的领地里布置明哨暗哨游动哨,更没有想到加强自己王城的戒备,这位书呆子,还想和皇权在手的朱允文斗?
等到朱棣篡位成功,迅速把他这位刚从云南回来的弟弟,从天牢里释放出来。继续让他当他的王爷,继续写没有写完的《普济方》。永乐四年,《普济方》终于修订完成。它是古代社会方剂之集大成者,总共收录了61736首。
甭想了,您这辈子都看不完的。想挖点宝贝,尽管去里面查吧。据说里面有关于美容的专门论述。

按说,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编写完《普济方》的朱橚已经45岁,自己的亲哥哥当了皇帝,给自己恢复爵位,还加了俸禄,该安心呆在河南开封颐养天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59岁的周定王朱橚居然又被别人告发谋反。明成祖朱棣再一次把他召到了京城。
好在,做哥哥的实在是太了解他的书呆子弟弟了。朱棣并没有任何处罚他的意思,反而把上访材料直接给他看。吓得弟弟赶忙叩头不已,还把自己的贴身卫队直接交给中央政府统率,以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谁不害怕啊,他这位老哥,可是看凌迟都不眨眼的。连朱元璋都还没能对自家人下狠手呢。
至此,这位皇太弟大概是彻底知道自己玩政治的水平了。再也没有什么痴心妄想,安安心心地培养下一代去了。他这一专心,把自己的后代教育成了明朝皇室里最庞大(据说后代有三万多),最有文化的一族。
插一句,告发朱橚谋反,会不会是明成祖的阴谋,老熊觉得很难讲。

朱橚,没能成为一代政坛风云人物,并没有妨碍他在医药上的发展,和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除了领衔编撰中国古代最大的方剂丛书外,他还编写过一本名叫《救荒本草》的野生可食用植物手册。据说是因为他的封地属于黄泛区,老百姓常年饥饿,他为了普渡众生,叫人把能吃的野菜都种植到自己的院子里,然后描绘下来。好让大家能按图索骥,找野菜吃。老熊猜测,宅心仁厚的朱橚可能自己都尝过这些野菜。
他在自己的封地里,修过水利,开过荒田,减轻税赋,……。
在流放云南期间,他还写过《袖珍方》,作为群众的普及性药物手册。
整一个活雷锋形象。
就是这么一个皇室活雷锋,依然不能坐上权力的宝座。甚至一点机会都没有。
政治,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起的,哪怕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公元1426年,比朱棣哥哥小一岁的朱橚,在哥哥去世后的第二年,在见证了明朝最生机勃勃的一段时代后,也离开了令他无奈的世界。同年去世的,还有他的三个侄子,朱琼烃、朱志均、朱高煦。
这一年,是大明宣德元年。明朝,步入了它平稳发展的中年。

朱橚,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皇族,虽然有《普济方》,《救荒本草》这样的著作流传于世,在医药界里,大家更多还是把他看成一位传承者,毕竟他的贡献里,原创性的太少。但作为一位医药专业人士,他无疑是合格的,因为医药者,皆乃仁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4: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救荒本草》是我国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它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总结。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编辑本段书籍内容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明代朱橚(1360-1425)编写。朱橚是明太祖第五子,封周王,死后谥定,所以《明史·艺文志》对这部书题"周定王撰"。《救荒本草》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其中出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从分类上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按部编目。
同时又按可食部位在各部之下进一步分为叶可食、根可食、实可食等,计有:叶可食237种、实可食61种、叶及实皆可食43种;根可食28种、根叶可食16种、根及实皆可食五种、根笋可食三种、根及花可食二种,花可食五种、花叶可食五种、花叶及实皆可食二种、叶皮及实皆可食二种;茎可食三种、笋可食一种、笋及实皆可食一种。其中草本野生谷物,归入种实可食部的稗子、雀麦、薏苡〔yiyi义以〕仁、莠草子、野黍、燕麦等都是禾本科植物;米谷部的野豌豆、山扁豆、胡豆、蚕豆、山绿豆都是豆科植物。同类排在一起,既方便于识别,也反映了它们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救荒本草》新增的植物,除开封本地的食用植物外,还有接近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太行山、嵩山的辉县、新郑、中牟、密县等地的植物。在这些植物中,除米谷、豆类、瓜果、蔬菜等供日常食用的以外,还记载了一些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食用的有毒植物,以便荒年时借以充饥。作者对采集的许多植物不但绘了图,而且描述了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烹调方法等。李濂在《〈救荒本草〉序》中说:"或遇荒岁,按图而求之,随地皆有,无艰得者,苟如法采食,可以活命,是书也有助于民生大矣。
朱橚撰《救荒本草》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把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先在园里进行种植,仔细观察,取得可靠资料。因此,这部书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
编辑本段书籍版本
这部书有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山西都御史毕昭和按察使蔡天祐刊本,这是《救荒本草》第二次刊印,也是现今所见最早的刻本。稍后有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陆柬刊本。这个刊本的序中误以为书是周宪玉编撰,后来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都沿袭了这个错误。以后还有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胡乘刊本、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刊本、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胡文焕刊本,徐光启《农政全书》把《救荒本草》全部收入。传到日本,有亨保元年(公元1716年)皇都柳枝轩刊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书在"救饥"项下,提出对有毒的白屈菜加入"净土"共煮的方法除去它的毒性。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1872-1919)发明的色层吸附分离法在理论上是一致的①。
《救荒本草》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在日本先后刊刻,还有手抄本多种问世②。据日本研究中国本草学的冈西为人说,《救荒本草》在日本德川时代(公元1603年到1867年)曾受到很大重视,当时有关的研究文献达十五种。这部书曾由英国药学家伊博恩译成英文。伊博恩在英译本前言中指出,毕施奈德于1851年就已开始研究这本书,并对其中一百七十六种植物定了学名。而伊博恩本人除对植物定出学名外,还做了成分分析测定。通过比较,指出《救荒本草》的原版木刻图比《本草纲目》的高明①。美国植物学家李德在他著的《植物学小史》中也赞颂《救荒本草》配图的精确,并说它超过了当时的欧洲②。近年国内王作宾等对《农政全书》中转录自《救荒本草》中的四百种植物作了研究定出学名,并作为石声汉校注的新版《农政全书》附录刊行。
编辑本段流传·影响
版本很多,国内现存有十五六种。《救荒本草》原书两卷,永乐四年(公元1406)由作者刊行于开封,该版本已亡佚。嘉靖四年(公元1525)山西太原第二次刊刻,即今流行最古刻本,传刻时分为四卷。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开封人陆东又根据第二次刻本重刻,然误认为此书为周宪王即朱()之子朱有炖所著。徐光启曾把本书合文收入他的《农政全书》荒政部分。在本书影响下,明清两代先后有十部救荒著作问世,如王西楼《野菜谱》、周覆靖《茹草编》、鲍山《野菜博录》等,《救荒本草》的内容被大量摘引。本书对今天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中华书局据嘉靖四年刻本影印出版。日本享保三年(公元1716)和宽正十一年(公元1799)两次重刻。美国植物学家李德(A.S.Lead)在《植物学简史》(1972)中赞誉《救荒本草》绘图精细,超过当时欧洲的水平。英国药物学家伊博恩(Bernard E.Read)将本书译成英文。本世纪40年代日本出版的食用植物书籍仍在引用本书。[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8 16: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15: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辛苦啦。感谢感谢!












taobaorx.chenle.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8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