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306|回复: 50
收起左侧

长成这样,是学习虫草?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退下来的壳叫蝉蜕,可是没退壳之前弄成这样是咋回事?
QQ图片201506030922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蝉花。
蝉花为名贵传统中药材,有散风热、镇惊、明目之功效。主治小儿天吊、惊痫、心悸、夜啼(见本草纲目)。蝉花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早已闻名全世界。Rant于1925年提到,蝉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在中国叫“Sandwhe”,是治疗小儿用的药物。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镇痛、解热、调节免疫、改善肾功能和抗肿瘤等功效。
蝉花别名虫花,是某些蝉若虫受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cicadae)寄生后的产物,是一种菌虫复合体。此菌于1838年由Miquel定名为蝉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此后出现多种同物异名。如蝉草(Cordyceps cicadae)、基生棒束孢(Isaria basili)、辛克莱球壳孢(Sphaeria sinclairii)等。蝉拟青霉的有性阶段,被认为是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大蝉草俗名独角龙,子座棒状或角状,从寄主头部发出,单生或丛生,褐色。在自然界广为分布的是蝉拟青霉(蝉花),大蝉草稀少。
蝉拟青霉的寄主有7种,即竹蝉(Platylomia pieli)、山蝉(Cicada flammata)、蟪蛄(Platyleura kaempferi)、云南黑蝉(Cicadatra shaluensis)、草蝉(Mogannia conica)、小鸣蝉(Oncotympana ella)和透翅蝉(Hyalessa ronsnana),多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竹蝉常见于毛竹产区,是蝉拟青霉的重要寄主。此虫6年1代,每代5龄,常年生活在土壤中,以老龄若虫最易感病。当气温18-24℃,相对湿度>80%的温暖湿润季节,在浅土层活动的老龄若虫,接触带菌的土壤发生感染。到翌年6、7月份,温湿度合适,若虫前端长出浅黄色或蛋黄色孢梗束,突破表土,伸向地面,形成我们常见的蝉花。
近年来,对蝉拟青霉自然分布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南方的浙、闽、皖、滇、蜀诸省均有分布。在浙江,生长着竹林的丘陵地带,海拔80-500 m,地势平缓,郁闭度较高,土质疏松,湿度较大,地面覆盖有枯枝落叶层,且常有竹蝉活动的某些林地,一般均能采到蝉花标本。反之,坡度较陡,芒萁骨、茅草丛生,土壤板结,就很少有蝉花的发生。对云南省三江源头的考察结果,海拔超过2500 m,蝉花绝迹。海拔低于2500 m的阔叶林或以青冈栎、锥栗为主,云南松、冷杉等针、阔叶树混交林,郁闭度大,土质松,枯枝落叶层厚的某些林地能采集到蝉花标本。寄主多为小鸣蝉和蟪蛄。纯针叶林未发现有蝉花。
蝉花可以人工培养,人工培养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均和天然蝉花相似或超出天然蝉花。天然蝉花的产生总是依赖于寄主,而寄主又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因子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推出人工培养品来替代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是一条最为理想的途径。本公司正致力于蝉花的人工培养及其培养物的食用、药用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09: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微生物的高人来给科普下,夏至的娱乐活动还能不能好好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09: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沉~~快来高人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无死角兽~快来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是蝉被梅花鹿强jia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货叫蝉花。蝉棒束孢菌寄生在山蝉的幼虫上就成了这个样子。

点评

高人~~这个靠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0: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霉了~~~~~~~~

点评

霉不开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0: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plast 发表于 2015-6-3 10:29
这货叫蝉花。蝉棒束孢菌寄生在山蝉的幼虫上就成了这个样子。

高人~~这个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wdq0208 发表于 2015-6-3 10:52
长霉了~~~~~~~~

霉不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qfly2008 发表于 2015-6-3 10:16
难道是蝉被梅花鹿强jian了?

锅,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不敢当,只能说论坛里做中药的比较少。
QQ图片20150603110433.jpg

点评

原来这东西被我们当废物扔了好多年……太痛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北方很少见啊

点评

苏北的偶尔见,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废物扔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3 11: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蝉花是好东西,价值还不错

点评

查了查,传统名贵中药,还真的算是虫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plast 发表于 2015-6-3 11:13
高人不敢当,只能说论坛里做中药的比较少。

原来这东西被我们当废物扔了好多年……太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1: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zjfychzhp1998 发表于 2015-6-3 11:30
这就是蝉花。
蝉花为名贵传统中药材,有散风热、镇惊、明目之功效。主治小儿天吊、惊痫、心悸、夜啼(见本 ...

有心了~~3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copperli 发表于 2015-6-3 11:36
话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北方很少见啊

苏北的偶尔见,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废物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1: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blackchen2014 发表于 2015-6-3 11:36
蝉花是好东西,价值还不错

查了查,传统名贵中药,还真的算是虫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6-3 1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Enjoy 发表于 2015-6-3 10:05
@yuansoul 无死角兽~快来科普……

恩,就是虫草。全世界虫草种类很多,好像是4600多种。这是其中一个种类。 中药里面的 虫草 专指 绿蝙蝠蛾幼虫 的虫草。

点评

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3 1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6-3 1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Enjoy 发表于 2015-6-3 11:52
原来这东西被我们当废物扔了好多年……太痛了…………

中药虽好,不要迷信。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3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