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38|回复: 4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2015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增补院士确定,共7人(转)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31 15: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0月29日从中国工程院了解到,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领导下,医药卫生学部严格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院士增补7名新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院士。

经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含所属国有大型企业)、直属事业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科协等渠道遴选和院士提名,共产生了521名有效候选人,其中医药卫生学部67名。6月中旬,经过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医药卫生学部27名。之后,各学部对收到的有关第二轮候选人的投诉和反映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核实,对第一轮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10月下旬,各学部通过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产生了新增补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7名:张志愿,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孙颖浩,来自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高长青,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宁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松,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顾小松,来自南通大学、黄璐琦、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让我了解一下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部新增补院士的情况。

张志愿院士




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1986年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1995年赴美国学习口腔颌、头颈肿瘤外科。1989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4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6、1998、2001年先后被任命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和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科主任。

专业特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以及颌面部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独树一帜。

孙颖浩院士




1978年考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1983年毕业后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学习,师从著名前列腺癌专家Patrick C.Walsh教授。1996年回国后任科室副主任。1998年升任科主任并晋升为教授。200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2006年12月任长海医院副院长,分管医疗业务。2009年12月任长海医院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2011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专业特长: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和微创泌尿外科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

高长青院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1991-1995年留学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立心脏病研究所,并获外国行医执照。先后受训于美国Cleveland Clinic心脏中心、Washington Heart Center、UCLA心脏中心及澳大利亚的Alfred皇家医院。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2014年1月29日,高长青教授当选为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

专业特长:胸心外科。对大血管疾病、老年瓣膜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亦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主刀成功完成200多例高龄高级干部心脏手术(最高年龄86岁),无一例明显并发症,为我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宁光院士



1963年6月出生。1987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94,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与1999在美国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研究。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校内分泌代谢病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

专业特长:内分泌与代谢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


李松院士




1992年9月毕业后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66年7月出生,辽宁省桓仁县人。1985年9月至1992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师从中国著名理论化学家药学家唐敖庆院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赴美国德克萨斯A&M 大学和托马斯杰佛逊大学继续其学业,1998年学成归国。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产:药物化学。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李松团队仅用一周时间便从刚公开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发现了SARS防治药物的新靶标,并找到了可用于临床治疗的防治药物。随后的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李松团队都率先研究出了抗药并投入临床医用。2005年初,成功研制出抗人禽流感特效药"军科奥韦",并建成专用生产线 。2009年,成功研制出抗甲流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其原料药成为全球首家批准的非叠氮药用生产工艺,其后又在全世界首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特殊人群的"磷酸奥司他韦"新剂型(颗粒剂)。


顾晓松院士




1953年12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共党员。曾任南通大学党委书记,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专业特长:医学组织工程学。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其中脊神经感觉神经元29KD蛋白的应用基础研究、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发育再生方面研究、神经化学诱向生长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璐琦院士




1968年生于江西。199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

专业特长:中药资源与鉴定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性研究中,立上中医药的课题,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脏腑关系、方证相关等中医药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应用复杂系统的“熵”理论研究“方证相关”,对推动复杂性科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ps: (NBO@)]TBJ[68@M[]OMUJ53.png
外行人的话,先笑后哭。



2015年中国工程院增补院士





QQ截图2015103015255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5: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发错了一张,不会修改编辑。不好意思。其实笑:记者对于新闻内容的学术无知,没有去查院士的文献。1哭,院士永远不如明星,干了啥没人知道;二哭,外人误解医药一定要分家,其实医药分家,坑百姓,喜公司;三哭,做颠覆的永远是所谓的“不务正业”;四哭,惋惜遗老遗少,真希望有张锡纯、王清任敢冒大不韪的人,永远不要怕错,只有永远不敢说“错”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31 2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经的起时间的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1-1 1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2 1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8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