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寻梦长篙
收起左侧

关于中药提取浓缩后稠膏多出怎么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一下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药材投料量一致,也只是说明你的重量一致,几个批次间药材有没有差异?再者生产工艺过程参数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做到,既然不同批次之间存在出膏率差异,应该进行偏差分析的,找出原因,也为了你的工艺更稳定、质量更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稠膏批次批必须对应成品批次,不然投料量对应不上,除非你的申报就是从提取物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按处方量投料,与收膏量没太大的关系,不论收多收少都是一批用完,收膏量只是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一个参数,以保证生产过程参数基本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2: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taowen1234 发表于 2016-6-13 09:43
浸膏过量本身是没问题的,核心是制剂怎么用进去,得好好在这上面下功夫才行,归结还是处方投料的问题!

分享具体点嘛,怎么把多的都用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梦长篙 发表于 2016-6-10 10:37
没有,你误解了,我是说提取药材处方量完全一样,一点不差,只是说出膏量不一样

首先肯定的是,你这样做严重违反GMP规定,其次可以追究你工艺是否稳定及药材来源稳定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曳的紫花地丁 发表于 2016-6-10 12:36
投料你是按处方量投的,那么稠膏无论多少,你应进行相应的偏差调查,并将所有稠膏用于本批生产,不得与其他 ...

我还见过制粒后 粒度不符合的 算作头子 加入下一批制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surpriseF 发表于 2016-6-13 15:05
我还见过制粒后 粒度不符合的 算作头子 加入下一批制粒

你见过归见过,他敢写进记录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3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梦长篙 发表于 2016-6-10 08:18
那个企业被收gmp证书了。

正常呀,应该是做为生产劣药。。浸膏是要折算药材量的,浸膏又是通过浓缩上清液得到的,你要控制出膏率,只要控制上清液的量就可以了,多出来的,基本就是原本要废弃的鞣质之类的,我猜是被认为有意而为,所以吊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6-13 16: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梦长篙 发表于 2016-6-10 10:10
肯定按处方投料啊,关键有时蒸汽对煎煮最后的收率影响挺大的,稠膏量难免会有不稳定,有多有少,量都符合 ...

不建议这么做,毕竟提取和制剂是根据批投料量来的,这批多了,将多余的给量少的批次,会对你们产品的含量影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6: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953897287 发表于 2016-6-13 16:37
不建议这么做,毕竟提取和制剂是根据批投料量来的,这批多了,将多余的给量少的批次,会对你们产品的含量 ...

嗯嗯,实际并没怎么做,只是想到,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6: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宇豪 发表于 2016-6-13 13:27
首先肯定的是,你这样做严重违反GMP规定,其次可以追究你工艺是否稳定及药材来源稳定性问题

嗯嗯,谢谢你的解答,我也只是突然看到,提出来讨论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6-13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梦长篙 发表于 2016-6-13 16:40
嗯嗯,实际并没怎么做,只是想到,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当然,如果对含量影响不大的话,根据领导的指示,私下这么做,但是要保证记录体现的符合G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6: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cwcmc 发表于 2016-6-11 14:03
浸膏肯定是不能混批的,提取工艺只要认真验证过,收膏率是完全可以控制在工艺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是同 ...

嗯嗯,谢谢你详细的分析,学习了,我也只是突然看到那条新闻,想到这样做行不行,提出来讨论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3 17: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纠结的:收率范围内一批浸膏对应一批成品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08: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77月亮 发表于 2016-6-13 15:31
你见过归见过,他敢写进记录里吗???

写了啊 明确写了 加入头子多少多少,我也是好奇了 这事合法?有文件规定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08: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surpriseF 发表于 2016-6-14 08:38
写了啊 明确写了 加入头子多少多少,我也是好奇了 这事合法?有文件规定就行?

肯定不合法啊,不合法的规定是无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4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是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应该摸索一个比较宽泛的收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1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只能私下偷偷做。没有什么难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16: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n9kzk@sina.com 发表于 2016-6-10 08:55
我觉得任何可测参数都有误差,稠膏量是不可能完全稳定的,应在一定误差范围。工艺规程应规定此可接受范围, ...

一看就是做西药的。
【处方】人参(去芦)36g 黄芪107g 当归142g 天麻71g 熟地黄142g 泽泻106g 决明子142g 鹿角35g 菟丝子106g 细辛4g 枸杞子106g
【制法】以上十一味,人参、细辛、当归和黄芪27g分别粉碎成细粉;鹿角锯成小块,经高压煎煮20小时,砸碎鹿角与煎煮液、剩余黄芪和其余天麻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 .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 25(60*0,喷雾干燥,粉碎成细粉,加人人参等四味的细粉,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你得到1100粒,你跟我解释一下,这1100粒里面药材的量还是处方的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8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