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药审报告,汇媒体观点!
一季度总局发布了2017年多个年报,相关链接如下:
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2017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
从药品审评、食药监管、医疗器械,总局发布的报告,就是数据,通过数据让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查询相关资料,收集相关报道,以供大家参考,欲了解详细信息可阅读原文。
一、赛柏蓝《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70药品要上市》
文中几个观点表示认同:
▍一批亿级大品种,即将诞生
3月22日,总局发布《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下称报告)。这份对2017年药品审评总结的报告中,透露利好信息:有50个药品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得以加快、优先批准上市。
全是利好——药企即将掘出一块新大陆、临床用药解渴、患者费用降低……基于这些先决条件,可以想象,这些药品一旦上市,做成爆品的可能性很大。以康弘的“朗沐”为例,2014年上市,2016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24亿元(康弘2016上半年报)。
50药品中,包括国产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口服丙肝治疗用新药阿舒瑞韦软胶囊、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儿童抗癫痫用药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治疗乙肝和艾滋病的国产仿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详见附件)
▍20药品建议上市
同时,总局表示2017年,一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临床急需药、专利到期药和我国首仿药通过技术审评建议批准上市。包括:
抗肿瘤药物:甲磺酸奥希替尼片、伊布替尼胶囊、维莫非尼片、磷酸芦可替尼片。
抗感染药物:盐酸达拉他韦片、阿舒瑞韦软胶囊、西美瑞韦胶囊、索磷布韦片、奥比帕利片、达塞布韦片、多替阿巴拉米片。
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枸橼酸托法替布片;
内分泌系统药物:达格列净片;
循环系统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皮肤五官药物: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神经系统药物:甲磺酸雷沙吉兰片;
消化系统药物:艾普拉唑肠溶片;
呼吸系统药物:丹龙口服液;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
▍两类药,优先审评比例最高,一致性评价用时短
去年的药品审评还有一个特点:优先审评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和儿童用药。《报告》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药审中心共将25批423件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占比最大,共191件,占45%,儿童用药共47件。
优先审评的比例,突出了总局2017年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中,对优先审评审批药品划的重点。想要药品获得优先审评的药企,可以看看这个文件了。
2017年化药各类注册申请,审评审批提速。其中一致性评价的最快,只有70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间快了一倍。截至2017年底,一致性评价BE备案共计309条,其中289品种182条,共计124家企业,73个品种;非289品种127条,共计84家企业,77个品种。
二、中药医药报《<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发布》
根据《报告》,2017年,我国批准上市药品394个(以药品批准文号计)。其中,化学药品369个,中药民族药(以下简称中药)2个,生物制品23个;国产药品278个,进口药品116个。国产药品中化学新药28个,中药新药1个,生物制品10个,化学仿制药238个,中药仿制药1个。
《报告》提到,2017年,药审中心完成审评审批注册申请9680件(以受理号计,下同)。其中,完成审评的注册申请8773件,完成直接行政审批的注册申请907件。完成审评的申请中,化药注册申请7729件,中药366件,生物制品678件。排队等待审评的注册申请由高峰时的近22000件降至4000件,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各类注册申请基本实现按法定时限审评审批,基本完成了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确定的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工作目标。
2017年,药审中心共完成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审评908件,新药上市申请(NDA)审评294件,仿制药上市申请(ANDA)审评4152件。其中,批准化药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399件(共涉及170个品种),较2016年批准数量翻了一番,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和内分泌系统药物所占比重达65%。共接收新注册申请4837件,其中化药注册申请受理量为3870件,中药和生物制品注册申请分别为335件和632件。
记者获悉,目前化药各类注册申请审评审批用时显著下降。其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请平均审评审批用时约为70个工作日,仅为法定时限的一半;IND申请首轮审评审批平均用时约为120个工作日,基本实现按法定时限审评审批。
令人鼓舞的是,2017年,一大批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得以加快批准上市。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药审中心积极优化程序,力推实施优先审评制度,加快临床急需药审评上市。截至2017年底,共将25批423件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占比最大,共191件;儿童用药共47件。有110件注册申请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加快上市,其中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口服丙肝治疗用新药阿舒瑞韦软胶囊、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儿童抗癫痫用药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治疗乙肝和艾滋病的国产仿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等,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降低用药费用,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为进一步为申请人提供便利,提高沟通交流的质量和效率,药审中心广开沟通交流渠道,形成沟通交流会议、网络平台咨询(一般性技术问题)、电话咨询、邮件咨询和周三现场咨询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模式。2017年共召开沟通交流会议321场,较2016年增长172%;全年接收网络平台咨询5881个,电话咨询超过上万次,邮件咨询数千次,每周三定期开展现场咨询。
根据规划,接下来,药审中心将坚定改革信心,牢记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使命,以更加开拓创新的胆识魄力,更加锲而不舍的执着干劲,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的、公众信赖的审评机构,继续谱写药品审评事业新篇章。
三、《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1、药品生产许可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376家。
2、药品经营许可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7.2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万家;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2.9万家;零售药店22.5万家。
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万家,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6096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9340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2189家。
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1.0万家,其中,仅经营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22.5万家,仅经营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6.1万家,同时从事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12.4万家。
5、2017年在新药审批工作中共批准新药临床734件,新药证书及批准文号20件,批准文号9件;共批准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临床申请42件。批准仿制药临床申请251件,生产申请224件。批准进口药品申请临床316件,上市93件。2017年总局共批准药品补充申请2158件,备案546件。全国各省(区、市)局共批准药品补充申请4251件,备案12264件。2017年共批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申请552件,再注册申请338件,补充申请62件。
6、2017年,全国共审批药品广告1.2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违法药品广告8774件。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389件。2017年,全国共审批医疗器械广告1.7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087件;撤销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号18件。2017年,全国共审批保健食品广告7029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违法保健食品广告2312件,撤销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40件。
7、截至2017年11月底,共有中药保护品种证书237个,其中初次申报品种110个,同品种12个,延长保护期115个。
8、2017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受理食品(含保健食品)投诉举报88.0万件,立案3.1万件,结案3.1万件。受理药品投诉举报5.8万件,立案4825件,结案4737件。受理医疗器械投诉举报1.5万件,立案834件,结案828件。受理化妆品投诉举报3.1万件,立案1105件,结案1213件。
9、2017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药品案件11.2万件,货值金额3.3亿元,罚款4.0亿元,没收违法所得金额1.1亿元,取缔无证经营1146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38个,责令停产停业1569户,吊销许可证162件,移交司法机关1951件。共查处药品包装材料案件318件,货值金额36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