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16|回复: 5
收起左侧

中成药和饮片提价,原料药材不能背黑锅!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8-9-11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继东阿阿胶、马应龙、云南白药公告产品涨价后,佛慈制药自今年3月1日起,将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100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提价,出厂价均上调17.6%,零售价也将相应进行调整。近期又有消息传出,昆明中药厂生产的天麻祛风补片、六味地黄丸、桑菊银翘散零售价格在昆明市场翻了一倍。

近两年国家严格整顿中药材批发市场,对含量达不到药典标准的,硫磺、重金属、农残、黄曲霉菌、灰分超标的药材统统拒之门外,这样以来,产地初加工和市场经营户犯难了,为了达到合格的药材,不能用硫磺熏蒸,只有用电炕烘干,为了避免药材霉变只有把货放在冷库里,无形中增加了成本,例如:菊花,用硫磺熏蒸后晒干的卖价20元,用电炕烘干的无硫货则卖24元。

由于中药材在初加工、储存、干燥等过程中增加了成本,卖出货的价格自然要高些。一般的统货买到手经过几遍筛选、再到包装出售,不但折秤,而且需要雇工费,1公斤加上几块钱的人工费很正常的。由于纸箱价格上涨,导致用纸箱包装的药材又增加不少费用,尤其中成药使用纸箱量较大,这也是中成药涨价的因素之一。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8年1月,全国约有57家纸厂的废纸均价涨了30-180元/吨,今年5月成品纸市场再次掀起涨价潮,白板纸、瓦楞纸、箱板纸等价格全面上调,各纸种涨价幅度在每吨100-300元不等。随着人工成本等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涨,未来一段时间内,药企尤其是中成药企业的产品涨价趋势还将持续。

近年来不但中成药价格上涨,而且中药饮片也在悄然涨价。导致中药饮片涨价的原因也与国家药市整顿和环保治理有关。据几家饮片厂负责人反应,中药材饮片涨价主要是加工成本提高,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有些中药饮片必须由饮片厂自行加工,不得从产地或市场个体经营户手中购买,如:黄芪、甘草、党参等大宗药材,以前都是从产地或市场上直接购买加工好的,经过筛选炮制即可销售,如今,必须由厂家直接加工,这样就增加了不少费用。首先,人工费,从产地购买原料,如果是鲜货,就需要多台机械开工,因为鲜货不能长时间存放,必须在几天内加工完毕。加工后需要烘干,以前烘干都是烧碳,如今,查环保只能改电炕,工业用电价又高,比烧煤炭高出不少成本。

如果购买干货,需要蒸汽炉蒸后再进行切片,如今,蒸汽锅炉也改成用电的,加工成本多比以前高出不少。无论是购买鲜货或是干货加工,加工成饮片后多有损耗,这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其次,中药饮片炮制,因为炮制需要水洗,肯定有污水。为了环保,生产厂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而污水处理必须购买处理污水设备,这又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成本。

为了保证药材饮片质量,对有效含量、重金属、农残、硫磺、灰分超标,必须检测,而且,批批都要检测。购买检测设备,需要上千万元,还需要各种试剂,更需要有专业人员,这一切都要计算在中药饮片成本内。据一位饮片厂负责人介绍,如今,饮片厂加工的饮片成本比前几年增加了大约20-30%。

虽然近几年多数药材价格在下滑,但是,中成药或饮片厂家因加工、炮制需增加不少人工费,同时,烘干,包装等硬件成本也在增加。例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价格上涨,都是因为人工费、包装材料价格上涨推高的。

近期我到一家中医馆抓汤药,同样的几种中药,一样的剂量,价格比一个月前则高出了50%。我问价格咋高出这么多,他们告诉我提价了。我说,今年以来中药材原料价格普遍下滑,为何中药饮片提价。他们说,因为国家对饮片质量管理严格,又查环保,加工成本增加了。

我从中医馆买的饮片有柴胡、桂枝、炙甘草、白豆蔻、黄连,升麻六个品种。

以下是各品种数量,中医馆售价及折千克价和市场售价对比一览表


品名
数量
医馆售价
折千克价
市场饮片统货
内蒙产优质货
柴胡
50克
15元
300元
65元/千克
120元/千克
桂枝
100
3.5元
35元
5元/千克
7元/千克
炙甘草
50
6.1元
122元
6.5元/千克
30元/千克
白豆蔻
50
11.2元
112元
60元/千克
65元/千克
黄连
50
22元
440元
150元/千克
160元/千克
升麻
30
4.5元
150元
38元/千克
40元/千克


从列表中不难看出,中医馆或药店卖出的饮片价格比市场价普遍高出4-5倍,低者也在2倍以上。

从以上分析不难理解,中药饮片涨价有着多种因素,中药材原料不能背这口黑锅,因为近几年多数中药材原料价格是下滑的,而且,有的品种跌幅较大。以三七为例子:2013年三七价格涨至800元/千克(120头)以上,近几年价格跌至200元上下,2015-2016年最低价跌至110元左右,目前市场价190元。

以下是近几年价格跌幅较大的药材一栏表 单位:元/千克


品种
规格
近几年高价
近几年低价
目前价格
太子参
贵州产中统
2011年380元
2014年33元
85元
白胡椒
国产统货
2015年102元
2018年35元
36元
白及
统货
2017年850元
2018年260元
260元
白芍
2011年24元
2018年13元
13元
白术
安徽产统货
2011年38元
2015年12元
22元
巴戟天
2011年130元
2016年45元
65
百合
湖南产大统
2012年70元
2015年19元
40元
板蓝根
东北产统
2010年30元
2012年7.2元
7.8元
柏子仁
山东产统货
2013年105元
2016年48元
70元
北沙参
河北产统
2011年38元
2015年16元
17元
草果
云南产统
2017年165元
2016年36元
58元
车前子
江西产统
2014年40元
2016年16元
17.5元
当归
甘肃产草把
2013年50元
2015年24元
35元
党参
甘肃产白条中统
2013年125元
2014年18元
48元
地肤子
东北产统
2014年35元
2011年4元
9元
防风
河北产籽播
2011年38元
2014年13元
19元
佛手
广东产统
2011年170元
2015年22元
35元
茯苓
安徽产块
2011年27元
2017年13元
14元
覆盆子
浙江产统
2017年330元
2012年40元
150元
干姜
云南产片
2011年28元
2016年13
14元
葛根(粉)
广西产大丁
2014年26元
2016年6.5元
7.5元
夏枯球
家种较广
2013年23元
2015年11元
15元
杭菊花
浙江产饼
2014年75元
2016年40元
50元
红参
小抄
2014年370元
2016年100元
140元
金蝉花
安徽产统
2013年500元
2015年70元
130元
金银花
山东产统
2010年340元
2016年75元
200元
桔梗
安徽产统
2010年88元
2015年17元
23元
紫菀
安徽产水洗
2011年23元
2012年7元
16元
莲子
山东产白
2011年50元
2014年19元
22元
麦冬
四川产统
2011年140元
2016年39元
76元
猫爪草
河南产家种大
2012年190元
2015年45元
76元
玫瑰花
山东产头茬
2012年170元
2015年24元
38元
牡丹皮
安徽产刮皮统
2011年38元
2018年18元
18元
胖大海
进口圆果
2014年245元
2015年65元
120元
三棱
浙江产片
2014年34元
2016年8.5元
9元
沙苑子
山西产统
2010年115元
2016年15元
28元
白前
湖北产统
2011年180元
2012年8.5元
22元
山药
河南产毛条
2011年43元
2016年7.5元
10元
半边莲
江苏产统
2017年40元
2018年6元
6元
射干
河北产片
2013年80元
2016年26元
40元
生地
河南产统
2011年14.5元
2016年7元
8元
蛇床子
较广统
2016年45元
2018年9元
9元
川乌
四川产统
2015年70元
2017年13元
17元
菟丝子
内蒙产统
2014年80元
2017年22元
22元
桑葚
较广 黑
2015年24元
2017年12元
15元
附子
四川产黑顺片
2015年110元
2017年25元
28元
玄参
湖北产统
2011年15.5元
2016年7.5元
10元
瓜蒌
较广 全
2011年30元
2016年15元
15元
玉竹
湖南产统
2014年72元
2016年21元
24元
元胡
陕西汉中
2013年81元
2018年42元
42元
泽泻
四川产统
2010年24元
2014年7.5元
15元
浙贝母
浙江产统
2014年155元
2018年50元
50元
栀子
江西产红统
2011年38元
2015年17元
17元
广藿香
广东产统
2015年19元
2017年7元
11元
槐米
较广 统
2011年60元
2018年11元
11元
猪苓
陕西产小统
2015年310元
2018年65元
65元
草决明
国产统
2015年10元
2018年4元
4.5元
白芷
安徽产统
2011年16元
2015年4.5元
8元
牛蒡子
甘肃产统
2012年37元
2015年10.5元
14.5元
知母
安徽产统片
2010年22元
2015年6.5元
13元


从以上列表中的60个品种不难看出,跌幅多达三分之二,未列入本表中跌幅在10%--30%的品种更多。因此,把中成药或中药饮片价格上涨归罪于原料药材,实在是冤枉了,这口黑锅原料药材不能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9-11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成本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9-11 16: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价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9-11 16: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9-12 1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让别人看不起我们中药,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说,你吃得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4 14: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病,还是用中药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