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化学药品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共抽检化学药品112个品种7912批次,涉及22个剂型,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各抽样品886、4646、2380批次。经检验,符合规定7881批次,不符合规定31批次,分别在经营与使用环节检出不符合规定产品28和3批次,分别占对应环节全部样品的0.6%和0.1%。 2.中成药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共抽检中成药57个品种6177批次。经检验,符合规定6151批次,不符合规定26批次(含2批次补充检验不符合规定)。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分别抽取中成药634、4805、738批次,在生产与经营环节各检出不符合规定产品3和23批次,占对应环节全部产品的比例均为0.5%。 3.生物制品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共抽检生物制品8个品种180批次,其中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分别抽取91批次、36批次、53批次(见图10)。涉及治疗类品种2个、预防类品种5个、诊断类品种1个,共计2个剂型(见图11)。经检验,所检项目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100%。 4.基本药物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共抽检国家基本药物(不含中药饮片)8889批次,经检验,符合规定8872批次,合格率99.8%。其中抽取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各1095、5416、2378批次,在经营环节检出不符合规定产品17批次。 5.“4+7”中选品种专项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设置了“4+7”中选品种专项,以保障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期间中标药品的质量。 2019年共抽检“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的25个品种98批次,涉及6个剂型,其中在生产、经营环节分别抽取样品88、10批次(见图13),覆盖了全部集中采购中标企业。经检验,所检项目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100%。 6.进口药品(不含进口中药材)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加大了对进口药品的抽检力度,共抽检进口药品874批次,涉及15个剂型(见图14),其中生产环节(进口口岸)、经营环节与使用环节分别抽取8批次、374批次和492批次(见图15)。经检验,所检项目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100%。 (三)中药饮片专项抽检情况 2019年国家药监局组织开展了中药饮片专项抽检。主要针对近年来销量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中药饮片常出现的掺假染色、外源性污染问题,以及因炮制、贮存方法不当等造成的质量问题,开展检验和探索性研究。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共抽检7个中药饮片1343批次样品。经检验,符合规定1222批次,不符合规定121批次(见图16)。不符合规定项目主要涉及性状(72批次)、主成分含量测定(37批次)、醇不溶物(2批次)、鉴别(5批次)、浸出物测定(2批次)、水分(6批次)等方面, 分别占全部不符合规定项目的58.2%、29.8%、1.6%、4.0%、1.6%和4.8%(见图17)。 2019年国家药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混伪品掺杂、以次充好问题,如半夏为虎掌南星混用或掺伪,用栽培品防风经焦糖染色后充当野生品,血竭中掺入龙血竭等;二是炮制不规范、染色问题,如部分批次半夏未检出炮制的指标成分甘草次酸,部分批次血竭检出人工色素。抽检结果提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规范产地加工,严格遵守炮制规范和贮运条件,加强进厂或投料前检验,积极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措施,严厉打击个别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例如,在检验中发现部分批次淡豆豉性状不符合规定,经检查发现个别企业质量把关不严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将黑芸豆代替淡豆豉使用;在探索性研究中发现部分批次感冒止咳颗粒涉嫌违规投料,经检查发现个别企业涉嫌擅自变更工艺,采用提取物替代原粉投料。随着检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检验与检查工作的紧密结合,个别企业的侥幸心理和违法冲动得到遏制,质量安全意识逐步增强。 对在探索性研究中发现的有关工艺、处方、原辅料、包装材料、说明书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药品监管部门通过“药品质量提示函”等形式反馈相关企业,寓服务于监管。例如,对青霉胺片的探索性研究发现,包衣辅料中使用的着色剂氧化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药品吸收;对天麻追风膏的探索性研究发现,现有工艺可能会导致药品粘度过大、损料严重。各地监管部门围绕提示内容以及企业排查整改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督促企业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高药品质量。
https://www.nifdc.org.cn/nifdc/f ... 20200323142400.html
|